加载中…
个人资料
SeeSunshine
SeeSunshine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277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博客海洋中的信息孤岛

(2005-10-06 15:09:31)
分类: IT

博客,是一种手段、一种现象,是强大的创新技术手段支持下的网络社会现象。博客的特点当然很多,但这里我们只谈其中一个方面——博客的自由、开放和交流精神。而从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个问题,这就是漂流在网络海洋上的、比比皆是的——信息孤岛。

博客的自由,体现在博客内容的完全自由选题,甚至无题。而在形式上,博客更是具有天马行空、随性而为的特点。

但是,应该意识到,仅有一个自由精神,是不足以长期维持博客的积极性的。就像许多国外学者已经指出的,支持积极博客们长期“积极”下去的最大动力之一,就是网络世界的自我实现。

在自媒体《We Media》一书中,作者把博客们的需求,同马斯洛的现实生活中人的需求理论相比较。不难发现,在现实社会模型中最为重要的自我实现需求,也正是博客们辛勤在网络上耕作的背后驱动力。

如果我们从自我实现这个模糊化概念里,继续看过去的话,会发现其中对于交流的渴望和对社区认可度的期望,占了很大的比重。

博客的评论功能,TrackBack反馈系统等功能对于交流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但是,如果我们跳出单个博客,来看待整个博客甚至互联网大社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博客体系,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许多的博客是“自完备”的,但是各个博客之间的“互补充”,就远远不够了。

同往常一样,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讨论一下这个博客世界的信息孤岛问题。

首先,博客信息加工合作上的孤岛。不论是国外大鳄MSN SpaceGoogle BloggerYahoo/Alibaba 360,还是国内的BokeeDonewsBlogcnHexunAnyP等等,在博客功能的建设上都在想办法。但是,有一项功能大家还都没有作为重点,这就是群组博客,或者称合作博客(同企业博客有区别)。

想来,博客的一大特性即是合作和共享精神,就如同开放源码运动一样。如果每个博客都由一个人来完成,那么即使其他人来评论了,该完成的也已经完成了。试问,有多少Blogger会根据评论来修改自己的博客?

这就使得最多博客文章,都比较短命、“私有化”。Wiki的开发模式,就是博客一个很好的方向。在两者更好的结合、融合方面,将会有很多文章可作。

其次,博客的社会评价体系上的孤岛。各个博客网站之间的评价体系是各自独立的。一方面,大家在害怕垃圾信息,喜欢看到负责的、有思考的博客和评论者;另一方面,大家又很难衡量博客作者和读者的社会影响力。许多网站都有对博客作者的评价、评分和各种虚拟币值的鼓励,但如果作者搬家,在别的地方就不灵光了。这一点,也是自媒体讨论中里的话题之一。

如果我们站在高岗上看看,这种评价体系的封闭性,也是一种信息孤岛。没有深层的信息共享,博客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当然,有些时候,领先的服务提供商有意形成这种孤岛,以便对后来的服务竞争者造成壁垒。做法可以理解,都多有失远见。

要知道,网络世界的许多经营理念,同传统商业都许多不同。有些时候,运用执行得当的话,越共享就越强大。

再次,博客传播方式上的孤岛。博客世界的无序性,造成了许多博客作者和读者的自我陶醉和新型的自我封闭。

虽然从技术上来说,社会网络分析等概念被重新激活,但至少在现在,这些产品和理念还都处于襁褓之中。大多数博客和博客的读者,都是自己在茫茫的互联海洋中,独立划过,在无数的博客孤岛之间。遇到一个好,就打捞上来。

但是,要不了多久,随着博客数量的惊人增长率,这种传统的打捞方式,就未必能适应了。说不定会演变成“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说不定变成了自由大旗下的自我封闭。因为,大家总是感觉“这些就挺好的了”,就不去找新的博客源了。

其实,在博客世界的特征,决定了必定是博客后浪推前浪。而后浪要能后来居上,就要有良好的社会传播系统,否则再好的东西,一个浪花都没有就被隐没了。

现在的博客推介,如博易的博客网址,如搜狐的博翠,如Donews的推荐和各网站首页的博客名人的排次等等,都还只停留在手工的、少数个人主观评判的基础上。然而实际上,博客话题的千变万化,直接决定了少数人的评价,将会陷入所谓1.0版传统门户的老路。

这方面,目前可以间接利用Technorati等公司的博客链接分析。这同一些公司在Alexa流量统计基础上来作各种网络指数类似。但国内在这方面服务的基本仍是空白,大家都忙于建立自己的博客网站,忙于招兵买马,忽略了牵线搭桥于散开在各处的博客孤岛,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服务。

一方面,现在不论是在博客的用户量上,还是在IT精英们的呐喊声上,博客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社会的新潮流。

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进行博客挖潜,就要看到上述和其他很多隐藏在“开放”背后的“封闭”。只有这些评价、推介和传播体系上的孤岛问题得到解决,才能真正释放以博客为核心的Web 2.0时代的用户激情,才能让更多网络世界、博客公社的公民,得到他们最期望的“自我实现”。从而走出信息孤岛,迈入信息甚至思想共享,完成网络世界许诺给互联人的许多承诺。

文章引用自:http://spaces.msn.com/members/seesunshin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