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杏花疏影 |
自序:看了身是客MM的《紅樓----周老師之反駁》,随便写了这么一点文字。那么多的红楼专家,本不敢乱写,怕被人拍死,可是还是忍不住写写。
红楼梦本来就是一部颇真实的小说,人物没有好坏之分,曹雪芹最讨厌满篇才子佳人外加几个跳梁小丑的书,怎么会自己落入俗套。所以红楼中人物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即使对于曹雪芹最宠爱的黛玉及宝钗,也有各自的缺点。
贾家的没落从元春去世已经是必然的了。而且在那些暗示个人命运的曲子中,也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证据,例如写巧姐的“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还有警幻仙子给中仙子说的话:“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可见贾府是无法逃脱没落的宿命的。即使贾兰高中,也难以挽救贾家的败落。
我说前后差距大,还有一点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那就是元春赏赐之物妄示异同,哪知到了最后,竟然毫无下文。宝玉和宝钗的婚事竟全是凤姐和贾母的主意,王夫人反倒是没有主动求取宝钗,这实在是不合常理。诸如之类的矛盾,比比皆是。
如果由曹雪芹继续写下去,我想后面当不止40回,一定更宏大,更精彩。如何给金陵十一钗(除了秦可卿)安排薄命,就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再加上那么多副册和再副册,寒,哗啦哗啦要死几十个人,我一直窃以为说不定曹老自己也写不下去啦,哈哈。
当然我还是很赞同高鹗续写的。一本好书,如果没有结局,虽然可以让人浮想联翩,但是却是一种遗憾,不管高鹗是不是狗尾续貂,他的功劳都是不可磨灭的。而且,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尽力尊重原著,而不像其他的红楼续集一样胡编乱造,诸如《红楼复梦》、《红楼圆梦》、《红楼梦幻》等等等等。虽然我不喜欢黛玉死,宝黛分,虽然看了那些续集能够一解心中抑郁,但是我知道那不是曹雪芹会写的结局。
红楼梦本来就是一部颇真实的小说,人物没有好坏之分,曹雪芹最讨厌满篇才子佳人外加几个跳梁小丑的书,怎么会自己落入俗套。所以红楼中人物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即使对于曹雪芹最宠爱的黛玉及宝钗,也有各自的缺点。
贾家的没落从元春去世已经是必然的了。而且在那些暗示个人命运的曲子中,也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证据,例如写巧姐的“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还有警幻仙子给中仙子说的话:“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可见贾府是无法逃脱没落的宿命的。即使贾兰高中,也难以挽救贾家的败落。
我说前后差距大,还有一点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那就是元春赏赐之物妄示异同,哪知到了最后,竟然毫无下文。宝玉和宝钗的婚事竟全是凤姐和贾母的主意,王夫人反倒是没有主动求取宝钗,这实在是不合常理。诸如之类的矛盾,比比皆是。
如果由曹雪芹继续写下去,我想后面当不止40回,一定更宏大,更精彩。如何给金陵十一钗(除了秦可卿)安排薄命,就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再加上那么多副册和再副册,寒,哗啦哗啦要死几十个人,我一直窃以为说不定曹老自己也写不下去啦,哈哈。
当然我还是很赞同高鹗续写的。一本好书,如果没有结局,虽然可以让人浮想联翩,但是却是一种遗憾,不管高鹗是不是狗尾续貂,他的功劳都是不可磨灭的。而且,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尽力尊重原著,而不像其他的红楼续集一样胡编乱造,诸如《红楼复梦》、《红楼圆梦》、《红楼梦幻》等等等等。虽然我不喜欢黛玉死,宝黛分,虽然看了那些续集能够一解心中抑郁,但是我知道那不是曹雪芹会写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