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蝶衣君
蝶衣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9,334
  • 关注人气:54,7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池花落』明月依旧在,故人何处寻?(下)

(2006-11-01 20:24:34)
分类: 闲池花落
『闲池花落』明月依旧在,故人何处寻?(下)
 
烟雨古都(金陵篇)
 六朝古都金陵在我最初的记忆里,停顿于学生时代沪宁线上同学间利用假日,相互间的走动。那时的我年少气盛,洋溢着青春的朝气,稍有闲隙,便背上行囊四处揽胜。
                 
  而今,由于工作的缘故,经常去金陵,小住便是半月。于是有机会慢慢领悟古都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古都金陵慑人心魄的应该是她的博大精深。她就象一卷史书,慢慢展开,愈久愈让人沉迷。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的泊秦淮诗似乎仍回荡在耳边。烟霭的暮色中,十里秦淮在华灯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婀娜。画舫凌波,浆声灯影;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烛影摇红、笙歌曼舞。那秦淮八艳的万种风情,让人心驰神往。
                 
  秦淮河的月夜沾满了江南的灵气和才气。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各式楼榭,在灯光的辉映下,或红、或黄……和着秦淮河升起的薄薄烟霭。六朝脂粉,风流才子的余韵缭绕,弥漫在这夜色笼罩下的秦淮河。
                 
  我曾经在月色阴霭的夜晚,乘一袭画舫,泛舟秦淮河上,听水声潺潺,看云影朦胧。顿觉时光倒逝,那灯影摇曳的窗扉尽头,分明是那明清女子明眸善睐,巧笑艳歌。香君的故居,伴水的篱院犹在,只是佳人已乘鹤西去。零落飞花碾作尘,平添些惆怅而已。
                 
  我所住的寓所在北京东路南侧,与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鸡鸣寺仅一路之遥。该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背湖临城,浓荫绿树,翠色浮空,风景绮丽。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建成,规模宏大,盛极一时,享有“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
                 
  只是时光终究留不住岁月的脚步,恰如江南许多这样的山寺,在多少个烟雨迷濛的午后,青苔斑驳的墙垣,紧闭的甬道深处,浸漫着人生的无定……
                 
  在那个淫雨霏霏的夜晚,百无聊赖地呆在寓所,看着窗外烟雨濛濛中的鸡鸣寺,在轮廓灯的打照下显得格外瑰丽辉宏。那是一种金碧辉煌,震人心魄的壮丽。在如烟似霭的烟雨中,竟让我感动地想哭。
                 
  人生会有许多感悟,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在不同的时间就会有不同的参悟。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慵懒的透进窗扉时,遥看掩映在绯红朝霞中的古寺,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感谢上苍给予我新的一天;傍晚,当落日的余晕将点点金色挥洒在古寺的层层台阶时,我又感动于以平和心辞去将逝的一日……
 
『闲池花落』明月依旧在,故人何处寻?(下)
 
二泉印月(太湖篇)
    初春时节,沿着江南一路走到无锡著名的赏梅胜地梅园,该园倚山饰梅,峰回路转处但见湖石玲珑,清俊古雅的庭台楼榭,无不一一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绯红的梅海中。“梅花香自苦寒来”,微风过处,夹带着阵阵扑鼻而来的清香,让人不由地心醉。 
    
    离开梅园,转到享有包孕吴越之称的太湖鼋头渚,那被神化了的巨石,突入湖中,分明似栩栩如生的神鼋,傲然翘首于碧波蓝天之中。这里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山明水秀,烟波浩淼,峰峦叠现,仪态万千。登上鼋头,极目远眺,观远山如黛,数白帆点点,瞻鸥鹭翔集,坐卧小桥流水人家,远看袅袅炊烟,细品太湖三白,涤荡尽心间尘世喧嚣。冷眼缤纷红尘,恰如过眼云烟。 
    
    在天色晴朗的月夜,泛舟波光粼粼的太湖,静待明月初升,远观月华如链,追逐湖光月影,渐见平湖如镜,心绪便似皎洁的月光,随波荡漾开去…… 
    
    在这样的一个月夜下,信步来到位于惠山胜景的二泉映月,看参天古木掩映下,汩汩清泉里倒映出来的一汪明月,聆听远处微微夜风中隐隐传来幽幽的二胡声《二泉映月》,和着淡淡的感伤,放任自己的心绪静静沉醉。 
    
    那如泣似诉的旋律通篇流露出无尽的缠绵哀怨和饱含着的愤慨之情。音律古雅清新、飘渺惆怅、悠扬缱绻、意境深邃,苍桑中见悲情,宛约中见风骨。所谓“弦弦掩抑声声思,诉尽人间不平事。”隐喻了阿炳历经疮痍的一生,流露出他对坎坷命运的愤懑,和作为饱受磨难的流浪艺人倔强不屈的性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充满了浓郁的江南丝竹风格。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于是我遥想着多少年前这么一个夜色阴霭的夜晚,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怀旧的气息,那小巷深处拉着咿咿呜呜琴音,和着那震撼人心的韵律,迈着蹒跚步履慢慢远去的,分明是流浪艺人阿炳那颗桀骜不驯的灵魂…… 
    
    在多少年后的这样一个不眠之夜,静静地听一曲《二泉映月》。沉醉于感悟,任思绪放飞……
 
『闲池花落』明月依旧在,故人何处寻?(下)
 
乌蓬浆影(绍兴篇)
  绍兴又名会稽。春秋时称越,有史载:“先民好文身,性蛮悍。”故有人疑其为马来后裔,近粤闽而异于北方蒙古人种。绍兴人文荟萃,闻名者甚众,最为典范者当属越王勾践及四大美女之西施。卧薪尝胆的典故,传颂千古,家喻户晓,成为励精图治,奋发作为揣摩与效仿的楷模。而一则西子捧心的传说竟又牵动多少儿女情长?

  许是受儿时课本影响,在我印象中绍兴最值得思揣的地方便该是乌篷船、旧毡帽了。“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一代文豪陆游浅吟低唱般的诗词,把乌篷船驶入历代骚人墨客追古惜今、千年咏唱的视野。终于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够有幸沉浸于这片包孕吴越的土地,静静领略古城绍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远流长的历史。

  “黛瓦粉墙,深巷曲异,枕河人家,柔橹一声,扁舟咿呀。”雇上一叶乌篷,欸乃浆声处泛波于碧波潋滟的古鉴湖上,看揖桨摇橹,听水声潺潺,观远山如黛。沿古纤道一路西行,绕过由乌篷船搭成的浮桥及静静屹立于湖面的社戏台,如鱼般自由穿梭在湖光山色中,烟柳拂面处迎着暧暧暖风,顿觉烦恼尽消、心旷神怡。

  信步来到鲁迅故里,箜箜作响的石街,布满青苔的砖瓦,特色各异的飞檐,错落有致的拱桥,处处浸漫着浓郁的乡土氛围。那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杂,怡然回归自然的朴素情怀涤荡心间。

  步入先生故居,寻觅斯人足迹。沿先生曾经的脚印来到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一切宛如旧貌,只是时光倥偬,好景不再,挖何首乌的翩翩少年早已驾鹤西去。唯留下的是曾经的快乐少年冷眼尘世沧桑的愤慨与忧思。

  从百草园转到先生住处,精雕细琢的床榻、绚丽秀美的丝绸、庄重豪华的家什,于宽大灶台墙角边看似随意摆放的农具,处处保留着主人当年的生活气息。昏黄明灭的灯火摇曳于寂寂长廊尽头,而我的思绪也渐入迷离状态……

  从曲径通幽的小巷过街拐过石桥,转到被先生称为全城中最严厉师长的书塾——三味书屋,刻着字迹的书桌,行礼的横匾和下面画着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犹在,却是渐已蒙尘,而斑驳脱落间亦正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无定。“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朗朗书声似乎尚在耳际飘荡。

  雇上人力三轮,转进烟柳尽处小桥流水人家,透过开启着的扇扇雕花窗棂,打探那掩映于高低错落飞檐翘翎下的苍穹,鲜明有致的轮廓线条,如庄严厚重的文化底蕴洇染下的仓桥老街,极象是饱读诗书的老者兀自独立于喧嚣尘世。

  阴霭的月夜,信步走在青石的街巷,烛影摇曳的灯火尽头,绯红光晕隐隐绰绰,乌蓬船头戴着旧毡帽的艄公悠闲自得地轻摇舟揖,精雕细刻着麒麟等物的古桥下河水静谧地流淌。咸亨酒店门口,当街的曲尺形大柜台犹在,却是无可避免地湮灭于人世浮尘。突然期盼时光能在刹那间倒转,而那恍惚不定、飘摇前行的,分明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边问着回字有几种写法,边踱着蹒跚的步履于叹息声中渐行渐远的背影……
 
『闲池花落』明月依旧在,故人何处寻?(下)
 
人生会有许多感悟,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在不同的时间就会有不同的参悟。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慵懒的透进窗扉时,遥看掩映在绯红朝霞中的古寺,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感谢上苍给予我新的一天;傍晚,当落日的余晕将点点金色挥洒在古寺的层层台阶时,我又感动于以平和心辞去将逝的一日……
 
 
《和烟雨古都》——文友鲁南
六朝古都王何在?
十里秦淮香尚留。
登高复远眺,
凭栏意,
一丝恨、几多愁。

胭脂之水流未尽,
香君楼空不封候。
惆怅复悲切,
留恋处,
杨柳岸、烟雨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