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今天0岁62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 2012.07.06,我在新浪博客安家。
- 2012.07.06,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李老道与狼牙山五壮士》。
- 2012.07.06,我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
杨成武避险月峰庵
尤文远
www.bddaojiao.com
满城县西南部与顺平交界处,孙村和市庄两村紧邻。据1931年《满城县志略》载:“孙村有尼庵一座,有女僧9人。市庄尼庵有女僧11人,”因供奉白衣观音菩萨,俗称白衣庵。孙村尼庵名月峰庵。
1944年11月27日,杨成武从满城县慈家台(原属易县)出发到冀中军区任司令员,经过昼夜行军穿过完县(顺平)山区,在向导的指引下,于次日下午到达满城县孙村。忽听一阵狗叫,知有敌情。向导领着杨成武司令员等一行,东拐西拐,到了一座尼庵,庵门楣上有月峰庵三字。向导轻轻地敲门,低声叫了一句,庵门开了一道缝,里面露出一双明眸的眼睛,探询地望着向导,也打量了一下穿便衣的杨司令员一行。向导轻声说:“慧如,他们都是自己人。”女尼赶紧把连着门
——读杨成武上将《敌后抗战》有感
www.bddaojiao.com

(狼牙山李圆忠老道士向晋察冀军区三分区摄影组长叶曼之记者讲述目睹五壮士英勇抗击日寇,砸碎武器高喊口号跳崖殉国的悲壮情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原创】爱国高道李圆忠道脉传承
史理广
www.bddaojiao.com
编者注:李圆忠道长是位杰出的爱国宗教人士。原籍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魏庄村,早年从戎,因军阀混战,报国无门,看破红尘,遂遁入玄门,出家易县狼牙山老君堂,寻找曹永恒道长未果,后于绥远拜在王永清道长门下。抗战
作者:尤文远 来源:保定道教网
www.bddaojiao.com
道、佛、儒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化支柱,文化积淀深厚。在漫长的岁月里,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导人为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养成了优良风气,对社会的和谐起到了法律不能替代的作用。民国版《满城县志略》载:“长久以来满城县无盗窃、抢劫、凶杀案件,偶有发生,则为外地流窜而来的罪犯。”故满城县有“绵羊县”之称。这些优良的风气,无不与宗教对人们的警戒犯罪的思想约束有关。但宗教也给人们灌输了封建迷信思想。www.bddaojiao.com
寺庙、道观是宗教文化的载体,每个寺观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抱阳山定慧寺遗存的20余通碑刻,记载了保州(今保定市区及满城、清苑二县)寺院及众多名人不见史书的珍贵资料,纠正了史书的差误。元好问《顺天府营建记》宰真觉寺(大慈阁)、鸿福寺等为元初张柔创建。抱阳山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碑载,景德(1004~1007)后,保塞左领军卫将军邢仲良
道教节令与庙会民俗
www.bddaojiao.com
(出处:保定道教网,来源:《保定道教琐记》)
二、其他节日及庙会
1.二月初二,龙抬头www.bddaojiao.com
民俗中有二月二龙抬头之祭,谓龙升天之日。道教有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五方龙王等,尊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帝君旨意,领施雨、安坟之事。《太上洞渊请雨龙王经》载,遇天旱,诵经召龙王,可普降大雨。为了风调雨顺,人们于是日到龙王庙或龙母宫焚香祈祷风调雨顺,各宫观道士亦为民众祈祷诵经。因此保定辖区不仅在各河流域建龙王祠,甚至干旱的山区亦建龙王庙。水域建龙祠祈免涝灾洪水,旱区则祈龙王风调雨顺免遭旱灾之苦。满城的龙潭和一亩泉均建有龙母宫。
民间习俗,
道教节令与庙会民俗
www.bddaojiao.com
(出处:保定道教网,来源:《保定道教琐记》)
一、春节www.bddaojiao.com
春节一词始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令全国实行阳历,以该年1月1日为元旦,即新年,原农历年改为春节。春节一般始于腊月(农历十二,又称祭月)初八,二十三灶王升天之日称过小年,至上元节次日正月十六结束,持续一个多月。人们为获得天神的喜欢与护佑,以丰盛的美食佳肴和精彩的文艺节目奉献给各路神仙。敬神活动充分反映了道教文化与民俗的亲密关系。
1.腊八,王侯腊www.bdda

中国道教协会为全国性道教界群众团体,1956年11月26日,全国各地区、道教各宗派著名人士岳崇岱(全真派,沈阳太清宫方丈)、孟明慧(全真派,北京火神庙监院)、刘之维(正一派,北京寺观管理组负责人,原前门关帝庙当家)、刘理航(全真派,杭州福星观住持)、杨祥福(全真派,上海白云观监院)、李锡庚(正一派,上海大境庙当家)、苏宗赋(全真派,坤道,上海金母宫当家)、易心莹(全真派、四川青城山常道观监院)、李净尘(全真派,浙江天台桐柏宫监院)、乔清心(全真派,西安八仙宫监院)、吴荣福(全真派,汉口大道观监院)、王理学(全真派,武当山紫霄宫道士)、阎崇德(全真派,陕西陇县龙门洞监院)、尚士廉(全真派,泰山岱庙当家)、韩守松(全真派,南昌青云圃监院)、杨惠堂(全真派,甘肃临洮九华观)、李惟川(全真派,青岛天
道教宫观中的宗教活动,若论时间长、规模大、最隆重、最庄严和神秘的仪典,当数全真道宫观中的“传戒”与正一道宫观中的“授录”。这两种仪典,一般宫观无资格举办,只有具有权威性且影响最大的十方丛林宫观才能举办。这两种仪典,都不是定期举行,只有在宗教条件与物质条件具备后才能发起举办。
所谓“传戒”,就是道教全真十方丛林宫观中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律师、著名方丈,向已受“冠巾”的正式道士传授“三坛大戒”(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受戒弟子来自三山五岳,不拘地区,亦不拘老少(现在规定在18岁以上)。“戒律”,是以“天神”的名义规定的不可违背的道士言行、修持的准则。道教宣称,“戒律”如同载人的舟楫。出家修道者志在超生死,但道有真传,法有秘授,都只应传给有德之善人。“戒律”能帮助修道者达到性善的境界。修道不受戒,就不能得到道法要诀的真传,且名不得入“登真录”。因此出家道士要受戒并持戒。
全真道用传戒方式教育道众的传统源远流长:自元朝丘长春订立传戒仪范始,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王常月方丈在北京白云观多次开坛,广度弟子。本世纪20年代白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