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集训,感悟挺深的,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而且还让自己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次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总结这次集训的感悟,第一个是从整体上面来说,第二个是从听师父讲课这一方面讲,第三是从这次集训练拳方面来讲。
第一点:集训整体感觉
对于我来说,每次来参加集训的那种感觉都非常的好。虽然我在河南上学,河南是我的老家,但是我始终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感觉武汉这里、这个道场才是我的家。每一次来这里参加集训,我都感觉非常的舒服、而且很开心。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我在学校练拳的时候是一个人的,一个人练,这样子的话会有些没劲儿、枯燥。然后就会练着练着就没有感觉了,就没劲儿了、练不下去了那种感觉。然后每次在快没有精力的时候、快没电的时候。刚好就又到了集训的时候,我就觉得来参加集训就如同我身体没电了一样,一参加完就像一个电池充满电了一样,又重新恢复了活力。
其次,我觉得这个道场有一种魔力,它可以净化我的身心。每当我
纲要
身
l 虚领顶劲
l 气沉丹田
l 上下相随
心
l 心开
l 选人标准
气
l 清浊二气
下一站
l 约克太协
正文
身
本次师父讲了修身的十三大要领,我就比较重要的、自己稍微有些感觉的、或者自己需要加强的三个点进行总结。
虚领顶劲
第一个要领是虚领顶劲。本次练功师父重点捏的要领就是如何在坐功中、无极桩功中体会虚领顶劲。正如师父所讲,虚领顶劲是一个大要领。头正是气通到头上的前提,通上去了
松下胸中这口气
气浮是我的老问题,很想松沉下来,把气顺到脚底,可是一直没到那个水到渠成的时候。这次集训中有些新的体会,不知对不对,请师父批评指正。
首先出现的契机是在第二天上午练云手的时候,当时练着只觉得是在转关节,没什么感觉。德川过来指点说去体会一下师父给朝亮调整时演示的“扇子”,就是说两肋要能松开,能开能合,气就好下去了。我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因为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体会,也不相信现在就能体会到。这是来珍过来问德川说:师兄,你看我这样做到了没有?边说边模仿“扇子”。我和德川都笑了,虽然我觉得他这种勇于尝试的劲头很难得,但还是笑他急于求成。德川说,腾飞可以去体验这个了,来珍还不用急着去体会。结果,来珍马上又请教德川师兄他对“轻灵圆活”的理解对不对,德川笑着指点了他,然后说我和来珍应该相互借鉴学习,来珍应该更沉稳一点,我应该更积极主动一点。来珍随口说了一句,腾飞师兄是保守了一点。
当时感觉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我听进去了,由于习
这次十一集训师父系统地给我们讲解了太极大道的提升之路。师父分五次课讲解
武道
修身
修心
炼气
灵气
层层递进,不断推升。下面先谈谈我的课程感悟:
武道
开篇,武道篇,点明了要旨,也点化了我的思绪。原来明道,就是明阴阳,才近道。
我们在练武中不断体会阴阳、刚柔、
想法决定活法
周日晚道场的交流,师父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想法决定活法,活法决定人生——这正是我最近内心的真实感悟。
我从小的身体底子不太好,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一路熬过来,把心理搞得很压抑,身体也很差。这几年通过练拳,到学堂做新教育老师,身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感觉进步还是太慢。反思这几年的成长经历,深刻体会到:除开先天的因素,人的价值观和心性是影响人生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师父所言,想法决定活法。但是,要把握和改变人的“心”,让“身心意气灵”升级换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例如:因为从事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基本价值观——重视人的身心健康,注重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思维和知识的学习则在其次——是很认同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这一观念是非常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见证了不少孩子身心上的明显进步。有的孩子的改变,甚至用“脱胎换骨”形容也不为过。从这个角度而言,新教育是一种“改命”的教育。因此,我在给自己制定生活和
(2017-11-11 12:35)
题记
转眼之间,四天的集训已经告一段落,五天的学校日也接近尾声。而其中所学所用的内涵可以一言以蔽之,可谓悟于稳重占先,练于中正安舒,且悟练于分分秒秒也。因而在这一次集训当中,我认为这区区四天的集训,就给我带来了比二十八天的夏令营还要丰富的礼包,这是万金难买的。董师父带给我们的教导以及我们自己的悟练,都是我们提升层次的良方。所以在这里,我首先对董师父以及其它老师表示敬意。
我的总结如下:
练拳方面
(2017-11-11 12:31)
深圳刚刚入秋,今早起床时寒意很重。但练拳不到十分钟,我将外套脱去时,身体已然温热了。等到练完一个半小时去上班,已经是满身大汗。汗气绕着身体而上,仿佛一只涅槃的凤凰。
这种战胜寒意的温润,让我再次回想起两年前刚接触太极的情境。彼时华科太协尚未成立,也正好是秋意浓。清晨,我跟着会长朱发文在寒冷中习练。那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一直渗透至指尖的温润,让刚接触太极的我对这个拳充满了神往。
对于温润,我并非毫无概念。老家有温泉,冬天时常去泡,泡在温泉里,微微渗出一些汗水,暖意好像完全进入了你的身体。但练习太极后再去泡温泉,便很难再体会到原先那份惬意。为何呢?我想,泡温泉的暖只是外的暖,与练习太极的那种由内而外,全然贯通的温润十分不同。一旦体会过了后者,便很难再对前者充满兴趣。
如师父所说,喝过了茶,谁还会只要喝白开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