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散文 |
分类: 边疆记忆 |
开春的季节,紧随着咱对业务的学习和熟练就到了。
此际,最是蔬菜紧张的青黄不接的时期,咱十连会经常接到指令、商量、甚至央求,要往外调菜。谁让咱是生产典型啊,那菜窖里储存的越冬的菜就是多啊,每天都有三个人在那里倒腾和翻检的;但看着那指令性的菜价就心里有气,一个冬天都不变的,心里不服啊,上门找蔬菜班的老魏班长,所见略同。一拍即合,但凡要调土豆的,没有,除非按土豆种的价格调;哈哈,立马就有五倍多的收入进来,你爱要不要。
春菜陆续开始上来了,随之,营部生产组关于蔬菜价格的油印单子三天两头
标签:
诗歌 |
分类: 琐事乱弹 |
杭州晋升新火炉,
度夏居家全凭熬。
日间依赖吹电扇,
标签:
诗歌 |
分类: 琐事乱弹 |
午后终究满希冀,
乌云推进底层疾。
狂风暴雨摆宏谱,
标签:
随笔 |
分类: 少年时光 |
在照例的整理物品的时候,最为感慨的就是小女和楚楚的衣物,好些还没穿过或是才穿几回的,便不合身或是过时了。唯一的出路,便是将干净的衣物捐到社区去,还是尽可能地物尽其用吧。
感慨之下,难免就想起了我们小时候,那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今的年轻人,自然是如同天书般地陌生,而我们这代人可谓是耳熟能详啊。
标签:
随笔 |
分类: 少年时光 |
和全身的好皮肤明显不同的是,我的膝盖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疤痕;而且,左右两个膝盖几乎是一样多的,真是可以媲美呢。
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和如今是截然相反的。比如,人摔了一跤,最担心的倒还不是人有没有擦伤或是出血,而是衣裤或袜子是否破损了;因为前者可是早已司空见惯的,不稀奇,而后者,在衣物和袜子都要凭票供给的年代,那可是回家要挨骂的呢。
标签:
诗歌 |
分类: 琐事乱弹 |
早发告示阵雨稠,
要遇晴朗佳节后。
老天有眼惠宾客,
标签:
诗歌 |
分类: 农事感悟 |
标签:
随笔 |
分类: 少年时光 |
在童年的那个但凡供给就要凭票或凭证的年代,各种票证可谓充斥我们的生活,几乎到了缺一不可的境界。哪怕是买一盒火柴,都要凭购货本的,而且记录登记。
肉票是我们接触较多的购买荤腥的票证,以猪肉为准;如若是回民等,则可凭票到清真店铺购买羊肉和牛肉,当然还要有相关的凭证才行。
标签:
随笔 |
分类: 农事感悟 |
二零一八年的春天,超温暖的季节。今天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杭州的预报气温是十五至二十六度。室外,阳光灿烂,春风和煦,停车场的小车不多,看来踏青的人群不少啊。
这还不是最暖和的呢,三月份,记得有两天的气温突破三十度,创下了历史之最。今年的春季怎么啦,以前所形容的温暖如春的词汇,似乎有些词不达意啊,因为这三十度以上的气温,分明是很难用温暖来刻画的,似乎炽热还差不多啊。
标签:
随笔 |
分类: 美食菜谱 |
夹起一筷水芹菜,其中还有肉丝和豆腐干的,真香啊;心底不禁暗暗赞许道,这大自然的馈赠,野菜,成了我家本周的当家菜呢。
从小时候起,因为天灾人祸的那几年的饿肚子的岁月,我们兄妹三人就在休息天、大多是周六的下午,开始热衷于采摘野菜。其既能当菜吃,节约些日常支出,也能烧菜饭,节省些粮米,还营养丰富呢。
标签:
诗歌 |
分类: 琐事乱弹 |
正月十五闹元宵,
杭州满城皆人潮。
吴山广场彩灯秀,
西溪湿地射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