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之死的两个细节
“语文品质”笔记(一)
01
02
《答谢民师书》
质。但常行於所当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
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於达意,
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
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於口与手者乎?是之谓
词达。词至於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答黄鲁直》
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铭曰:惟古于词必已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寥寥久哉莫觉属,神徂圣伏道绝塞。
既极乃通发绍述,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墓铭译文:古人写文章一定要出自于自己的独创,后来的文人不
能独创就进行抄袭。后人模仿前人公然抄袭剽窃,从东汉到现在
一直采取这种方式。文坛长期空旷寥落没人知道作文的正路,古
圣已逝,今圣不出,道统已经阻塞中止。物极必反,道路开通,
出现了樊绍述,他的文章文从字顺,字字精当。要探求作文的方
法,这就是可以遵循的正确途径。
(邹进先,韩愈诗文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02月第1版,第176页)
尚文友诗:四月十九日晚与陈小平陈开玖两君游江心屿
世事多纷扰,江心一岛清。
幕天皆绿叶,拂面是松声。
月上谢公意,潮来信国情。
参商今聚首,相对话更更。
天锡兄来金治病,不见已多年矣
多情明月照相逢,俯仰之间华发生。
曲径危桥携手过,同来江上沐清风。
02年中秋与七八从游会饮新月湖上,口占一绝
白发三千路八千,一轮明月映心圆。
难忘今夜弦歌乐,愿结来生兄弟缘。
李氏曰:尚文先生诗,写禅意佛声者,余读之不甚喜。何哉?
王老头按:近繙顧随的集子,发现其《驼庵文话》中有关于语文品质的论述,别具慧眼,见解独到,只是未用“语文品质”这一术语而已。兹摘出,与博友分享。今后我将继续到先贤的集子里发掘类似的宝藏。
一
观愈到家,实用成功也愈大。
系,
风车云马舞鱼龙,
点破蓝天气自雄。
正欲重霄追日去,
一线难断软红中。
李曰:“一线难断软红中”,乃自况也。言“难断”,自嘲焉?自恋焉?恨焉?喜焉?余读之三,忽心有戚戚焉。软红虽为羁绊,但人生无羁绊,又何谓人生。不知尚文先生以为然否。
年老容吾学楚狂,三秋相约到三湘。
襟前共染斑竹泪,月下齐吟屈子章。
梦好何妨双鬓白,縁深恰似五云浆。
归来衣袖香犹在,魂魄几回飞岳阳。 (二00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李曰:尚文先生诗距今凡十五年矣。2000年秋,上教社编辑“语文教育新论”丛书,拙著《言语教学论》纳入出版计划,尚文先生携几位研究生,与其他几位作
夜半梦醒口占(七绝)
无关贫病无关老,
一声长啸惊梦回。
幸有知音俄顷到,
百千星斗破窗来。
尚文友七言绝句五
顷读《书摘》曹文轩先生绝句,感而奉和(2001.2.2)
城郊古寺鸟飞还,夜课老僧松月间。只恐梵音惊世梦,轻移瘦影掩重关。
李曰:读“古寺”“老僧”“梵音”“瘦影”句,茫然不知余为何人,恍然而不觉今是何世。诗是好诗,但佛影禅意,避世也,自伤也,余以为过矣。不知尚文先生以为然否。
尚文友七言绝句六
尚文友七言绝句二
墨梅无叶骨撑空,
看儿童球戏口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