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十二条法则
行书的用笔方法很多,具有灵活性、伸缩性、多样性等特点。因此,掌握行书的用笔方法是至要的,用笔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质量。
书法创作九个要点
(一)构成
巧落款、点睛章,突出主题不能忘。书法艺术作品由四部分构成:
一是主题,即正文,反映主题意思与意境,其内容积极向上,有美德要寓意深刻,根据自己心情和喜好选择。
二是形式,形式更能衬托、
行书布白要领
一、格式恰当
书法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多种传统的书写格式,积累了许多布白法,并为人们所喜爱。格式通常为条幅、中堂、对联、屏条、横披、手卷以及扇面等。格式是由书与目的和用途决定的。明以前的书法作品幅式比较小,这是文人雅士于书斋雅玩的结果。明代开始,巨幛大幅的作品开始增多,书家追求淋漓酣畅的气势和神采茂密的布白,他们于大处着眼,通体出发,立意谋篇,这种创作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拿现代书法创作来说,为了交流展览,举办个人书展及大厅大堂悬挂,基本以大件的条幅、对联、中堂、横幅、屏条比较适宜(当然,并非不写小件作品),若是赠送亲友或家庭摆设,则以小条幅、小横披、扇面等形
草体19种笔法歌诀
1、落笔逆锋入,锋在画中延,点画之伊始,扎实意了然。
2、提笔锋运行,行进虚提杆,抽丝拉筋出,线条显劲健。
3、转笔不宜快,笔意重空旋,开张舒展势,作草多环绕。
怎样入帖与出帖
——胡问遂谈书法
学习书法经常会碰到这样两种情况:未入门的难于掌握笔法,登堂入室的又苦于依人作嫁、难为出路。这两个问题俗称入帖和出帖。
楹联构思十法
文学创作应是“有感而发”,对联创作也是如此。由于对联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交际作用,往往出现“无感也须发”的事。比如单位里要开大会,让你写一副会场联;又比如,代人写庆贺、哀挽的对联,但却对当事人没什么了解。无论是有感还是无感,也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要写,在主题、身份都明确的情况下,如何构思就是令初学者困惑不已的问题了。
现根据前人经验,结合创作实践,介绍一些常用的构思方法:
书法如何写出韵味
何谓字好?曰:经久耐看的字就好,越看越好看的字就更好。怎样耐看、好看?曰:有味的字就好看,味浓的字就耐看。有“味”的字谓之书法,无“味”的字只是文字。文字是传意的,无须讲究“味”。然书法是艺术,必然讲究“味”。
这种“味”即是“
书味”,能使人“赏心”,是书法艺术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