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惹了祸,让父母花了很多钱去赔偿,很多人会说:“这个孩子是来讨债的”。如果孩子给家庭带来荣誉,或者他很懂事,能够帮父母完成他们完不成的事,或者很孝敬父母,就会有人说:“这个孩子是来报恩的。”
静茹近期在喜马拉雅开设了电台,邀请大家都在做客,分享静茹老师的微课程。
在喜马拉雅搜索《静茹绘画疗愈》,即可搜索到。
我最近发现很多人在谈论一片文章《不要在该约炮的年纪谈修行》。粗读一遍,我其实也和他一样,不喜欢太多微信转来转去的心灵鸡汤,我也非常赞同什么年龄就做什么年龄的事,但是,因为看他的文笔充满了攻击性,觉得他应该是年轻人,我还是想从一个中年人的角度再解读一下我对他的两个观点的看法。
一、不是大富大贵的人,没有资格谈淡泊名利?
大富大贵的需求,并非是所有人的喜好,就像一个吃饱了的人,不想去饭店一样,就像老虎喜欢吃肉,熊更爱吃蜂蜜一样,富贵并非是所有人的兴趣爱好。即便是每个人都曾经想过要拥有大富大贵,那也不是所有人的终极需求。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一种实现更高目的的手段,或者证明身份,或者改变命运,或
有天,一个画家在群里喊了一嗓子,“谁想去云南写生?”有五个人回应,结果就这么凑了一个“说走就走”的团。

从小看86版《西游记》,就一直有个困惑,那个见了妖怪就喊:“徒儿救我”,看见孙悟空杀生不问青红皂白就念紧箍咒的家伙,凭什么引领这些比他有本事又勇敢又忠诚的人取经呢?很多年里,唐僧一直都成为影视剧中被调侃和歪曲的形象,直到看见星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