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2-3岁学会说话之后,开始展现个性,有事没事回答大人问题都加个“不”字。过了3岁之后,词汇丰富了,拽起反义词一套一套的。
早晨醒来,我说了句,“今天太阳真的挺好的。”小儿回了句“今天太阳真的挺坏的。”
我说爸爸要去单位开会,小儿说“要不爸爸,你关会吧。”
我说“这个事很重要”,他回应道”什么东西轻要?“
宝宝说,“爸爸你陪我玩吧。” 我说“爸爸要先回一条短信。” 小儿说“爸爸你回一条长信。”
在路上开车时,小儿说“爸爸你开得太快了,这是不是高速公路,爸爸,有没有低速公路?”
清晨五六点,急促的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检查了手机,并无异常。恍惚间想起国外生活经验,半夜室内铃声四起,多半是火警,一般是要撤离的。四下踅摸,发现孩子外套口袋里灯光闪烁,拿出一看,原来是家里老人淘汰下来的旧手机。孩子给设了闹钟,真是哭笑不得。关掉手机闹钟,回床睡觉。后来白天听家人说,孩子白天去公园玩之前,一定要求家人也给他拿一只手机。他说,要是没有手机,刷不了二维码,就进不能进公园。孩子说的是健康码的事儿。疫情期间,连这么小的小小孩儿都懂得的遵守社会规范了。回家后手机还不离手,自己还胡乱倒腾,给设了个闹钟。这就是夜半铃声的来由。
三岁小娃说的话,我都不敢相信,不知什么时候学会的。
见我在用电脑,孩子突然冒出一句“爸爸要按一下回车。”追问:回车什么意思?回答说“不知道”。
外公出门办事未归,孩子说:“给外公发个微信,让他快点回家。”
厌倦了成堆的玩具,对妈妈说:“妈妈你在手机上下个单,买个玩具。”
自己坐在沙发上玩,听到大人聊天,他附和了一声“出去旅游,要做个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