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5248681028
用户524868102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81
  • 关注人气: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老珠子孔道的一些看法(一味斋原创)

(2015-09-02 13:30:37)
标签:

佛学

分类: 玉器鉴别

关于老珠子孔道的一些看法(一味斋原创)

 
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此珠看皮壳就知道大开门了,但是学习想进步就的敢下手,先上几张图片大家看一下
http://files.xici.net/d188629012.0/d53f8794a4c27d1e2d0ddcad1ad5ad6eddc438b4.jpg?tb=dm&h=353A0D26C5EE72EE1B01A53FC69BBFA5
http://files.xici.net/d188629012.0/728da9773912b31ba95b17408718367adab4e1a0.jpg?tb=dm&h=52F20C6449DABC54B5D889D98A64E470
http://files.xici.net/d188629012.0/11385343fbf2b211e71a5f27cb8065380cd78ea7.jpg?tb=dm&h=724AA7D8E529BDABCBED333E070D68A6
http://files.xici.net/d188629012.0/5bafa40f4bfbfbedafa8ed1679f0f736aec31fe1.jpg?tb=dm&h=6977F553DC09E311416C320DFF8605CA
可以看出 这是一颗大开门的老药师 下面我们来看看真知吧
老规矩 图片说明一切
http://files.xici.net/d188629012.0/9f510fb30f2442a720fe26ccd043ad4bd01302e3.jpg?tb=dm&h=2936913F5C9483CF2159BA770E3071EB
http://files.xici.net/d188629012.0/91ef76c6a7efce1b001a12a3ae51f3deb48f65a2.jpg?tb=dm&h=33556A8EA27860065C9FFE03693D18AD
http://files.xici.net/d188629012.0/c995d143ad4bd11369e7505b5bafa40f4bfb05b4.jpg?tb=dm&h=DB0B4EC4D1D12769FC9F84A5EF43723D
http://files.xici.net/d188629012.0/cefc1e178a82b9017b45275a728da9773812efeb.jpg?tb=dm&h=A0FE016FFE9A057050368091F7874322
有哥们儿会问了,老珠子不是都是钥匙孔吗?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
老珠一定要有风化纹吗?孔道一定要是钥匙孔吗?那西玛够老吧,高古琉璃够老吧硬度还低,他们有多少有马蹄纹风化有钥匙孔?大家试想一下市面上的老珠有多少是经过千年传承佩戴下来的,我说一下个人观点:我认为市面上的老珠大多都是出土的(出土的不一定就必须有灰皮和钙化),古人的年龄很短然后就入土为安(传承的话也不会传几代)所以根本不可能形成钥匙孔只会在珠子两端孔道内部边缘形成一点磨损使之变光亮了,要想形成钥匙孔一是必须经过n百年的佩戴,二是此珠应该是长形或是大尺寸的,三是佩戴的位置是正中间或整个珠串有弧度的地方。现在具备这些特征的大部分都是天珠或长缠丝!如果非要都具备这些特点才买,你会错失很多好珠子,当然不这么做也有可能吃很多药,所以还是谨慎些好,多摸老珠多观察细节一点点就会有感觉了,只是一家之言多指教。
玛瑙硬度很高,结构也稳定,除非有人用钢丝穿线,否则一般不会留下钥匙孔。要想形成蜜蜡那种钥匙孔是几乎不可能的,只不过会将孔道上面与线绳接触的部分磨损的略微扩大一些而已。
那么又有朋友问了,这个孔道里的螺旋纹是现代做旧吗?呵呵,老规矩 ,上图说明
http://files.xici.net/d188629012.0/631d9dddtb00b684d0b61&690.jpg?tb=dm&h=160E63A9C39964D3D7A7F77570DA7314
以上都是一些开门老珠子的孔道,大家可以看一下,
老玛瑙、玉珠子的打钻孔还有一个特征是两头对钻,珠子孔道的中段会留下一个对接不太准确的平台。关于老玉石珠宝孔道螺丝问题,是太多喜欢石质珠宝物件朋友最关心的,这里就此问题,以玉石和玛瑙材料为例,提供一些关于石头打孔的技术及呈现状态供大家参考。

如果多看看出土珠宝,就会发现,从早期的打孔到民国的打孔,实际上日渐螺丝明显。

  工匠所使用的钻孔工具演化历程,可以让我们找到最好的依据,以免往往仅凭个人某种知识的误导或者理解上的偏颇而枉下结论--

  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使用比较锋利的高硬度石头棱角打孔。
  青铜时代,人们开始用铜进行碳化方式的锻造使其硬度得以提高,即用合金针打孔。
  盛世汉代以后,就出现了铁金属和钢金属了。

  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文明史上的锻造及淬火技术,早在春秋战国前,中国人已经发明了铸件密度人为改造技术、淬火技术、防锈铬化技术这三项划时代的冶金技术。

  西汉又因冶铁炼钢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人类史上的炼钢时代,西汉王朝的冶金技术和金属加工技术,是人类史上空前的,并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

  实际上,如果具体地说铁的源流,还要早得多,1973年在中国河北省出土的商代铁刃青铜钺,证明中国人早在3300多年以前就认识了铁,熟悉了铁的锻造性能,识别了铁与青铜在性质上的差别,并把铁铸于当时的兵器刃部,加强铜的坚韧性。经科学鉴定,证明该铁刃是用太空陨铁锻成的。

  而钢金属的产生,正是在我们发明炼铁之后不久,就学会了炼钢。由于钢较之最初的生铁有更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所以很快就得到大量的应用。具体时间,公元前120年前,中国人发明炼钢法,而西方洋鬼子1856年才学会炼钢法。

  再说说越王勾践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这里我们要了角的,应当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合金组成所达到的韧性和硬度水平,今天我甚至都不能完全复制。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发生锈蚀的途径一般说来有这样几条:在潮湿的条件下,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时,发生锈蚀,生成铜盐;在潮湿的条件下与贵重金属(如金、银等)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与硫或含有硫的物质接触,生成铜的硫化物等。

  基于上述事实希望大家不要认为凡从前的都是粗糙的,不规整的,难看的,不比今天的。

  实际上,我们应当想到,比如收藏品鉴定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专家说--明清瓷器制造工艺水平达到空前程度,而同治以后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水平明显下降。今天我们的许多东西在工业化的市场化利润的不良追求中,太多东西不如古人。大家想想就清楚了,我们的向前身后,无所不在的无奈和工艺及质量的欺骗……

  我们现代中国人已经没有资格和颜面总是以浅薄的知识和与历史隔绝近百年的的缺陷条件来低估祖宗的文明,要以客观的富有民族真情的积极心态好好了解我们古人的原始史料再下结论,这样才不犯低级错误。

  要说清古人打孔技术,还得说说金属锋刃器的材料复合及淬火技术。

  保守地讲,近三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淬火这项当时人类文明中最超高的旷古绝技,我们的先人已经采用特殊的化学工艺对金属物件进行科学化的淬火处理,比较再早期的传统纯粹冷水淬火,金属硬度和坚韧性可以说是发生了巨大的质变。比如震惊世界的越王勾践剑,不就是曾一度令洋鬼子们怀疑吗,认为是现代复制,甚至想以流氓抢注方式垄断这项人类至高明技术品种,后经是真实的中国古人的伟大创造,马上就装孙子了。

  我们的古人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使冶炼钢料初始自然结构变形,称之为百炼钢技术,所制成的钢经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材料中的杂质,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含量,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最终提高了钢的性能。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

  因为熟悉沈括《梦溪笔谈》,就引其所述作为证据,其卷三云:“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我们古人在2000多年前可以制造削铁如泥的宝剑,在珠宝上打孔算得了什么。

  三星堆出土的玉石经权威鉴定并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定,竟然在9000年至12000年前,尚处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但却是其切割手段颠覆了通常我们所知道的线切法,完全是现代高硬度轮盘锯切的效果,就是说,绝对不是线切,那么,除此还没有不同方式,至今是不得解谜。

  距今5300多年的安徽凌家滩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了,用直径不超过0.15毫米钻管在玉器上钻出的直径0.17毫米的管孔芯,比人的头发还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管钻工艺技术。古人在玉石上打孔最细程度,我们今天须要用超声波才可以仿得出来。当然,据说也有专家试验采用古人的沙钻法有所突破。这就不细探究了,现在再说古代珠宝,尤其是石质珠宝物件的孔道表现:

  首先破除常识错误,即古旧珠宝器物的打孔一定大,我们已经看到几千年前的实物,玉石孔道直径0.17毫米,就是1毫米五分之一不到的大小。

  通常我们所知道的玉器打孔,用实锋锥工具蘸解玉沙研磨。或者用骨管或竹管灌蘸解玉沙研磨。其中锋锥具首推鲨鱼牙材质,它比玉石硬度高很多。

  从清代的相差记述文献中看到,琢玉用的沙称这为黑石沙、红石沙、黄石沙、宝沙,也简称黑沙、红沙、黄沙。其中黑砂很可能就是莫氏硬度高达9的刚玉砂。则这种硬颗粒,在研磨中,必然在孔道壁上研磨出螺旋纹,就算串绳并佩戴非常年久,孔道的纹也依然可见,只是柔和多了。

  所以,小孔道须用细解砂细钻研磨,需要持久功夫,只能用于极其贵重的物件上;而大孔道必然用大颗粒解砂研磨,螺丝也粗得多,主要用于批量品。古老大孔道的螺丝,与今天的设备所打磨所呈现的形式非常相近,不容易区分,最好的方法就是整体分析,尤其是物件表面老化程度及包浆,有的环境包浆不明显,就得看表面老化状态及孔道状态等表现了。孔道上螺丝明显的,更是表现在比玉石硬的石质物件上,比如玛瑙等。

  要建议的是,不可以孔道表现下死定义

有就是往往被成见的那种有明显螺丝孔道,实际却是出土文物,你能说它是现代打孔吗

反之,孔道光滑油润的,恰恰就是抛光的现代作旧品,骗你没商量,统统都标清代明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