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阅
子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939
  • 关注人气: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电影人物原型:波兰犹太钢琴家史匹曼(Wiladyslaw Szpilman,1911 – 2000)


电影故事

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y)导演的电影《钢琴家》(The Pianist),是根据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史匹曼(Wiladyslaw Szpilman)的回忆录改编而成。它描写二战纳粹占领波兰期间,犹太钢琴家史匹曼受到波兰各个阶层人民、甚至纳粹军官保护的感人故事。这部电影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是一个真实人性与荒谬信仰撞击的故事,是一个音乐激励生存和意志的传奇。


导演波兰斯基


电影导演

长期以来,波兰著名导演波兰斯基逃避着在纳粹铁蹄下逃难求生、母亲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的痛苦记忆,因此,他当年曾经拒绝导演《辛德勒的名单》,因为影片的题材与他不堪回首的经历太过接近。不过,他说:“我一直知道,我会把波兰历史中这惨痛的一章拍成电影。” 2002年,他终于有了勇气面对那段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经历,接拍了这部《钢琴家》,把史匹曼二战期间颠沛流离的生活,融入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他说:“这是我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情感上,它不能与我过去的任何作品相比较,因为它把我带回了那个我仍然铭记的时代。”

电影《钢琴家》没有好莱坞战争题材惊天动地的场面,也没有《辛德勒的名单》令人恐惧的情节,而是用朴素的调子,去书写历史,讴歌人性,谴责邪恶。电影上演后即风靡全球,分别获得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的电影节和电影学会评选为年度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原创音乐等奖项。扮演钢琴家的阿德里安‧布洛迪(Adrien Brody)更获得多个电影节包括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奖。当导演波兰斯基听到《钢琴家》获奖的消息时,激动得泪如雨下。他在一个颁奖典礼上说:“能以一部代表波兰的影片拿到大奖,我非常荣幸、非常感动。”

在波兰一家电台,正直播犹太钢琴家史匹曼现场演奏的肖邦升C小调夜曲 (Chopin Nocturne in #C Minor No.20,Op.1)。作为电台的首席钢琴家,史匹曼的名字和琴声早已是家喻户晓。此刻,他的音乐随著无线电波,穿过阴沉的波兰上空,与纳粹德国的飞机大炮声一起来到千家万户,抚慰著那些饱受忧患的心灵。轰鸣声越来越逼近,电台的其它工作人员都撤离了,并且也劝告他赶紧逃命,但钢琴家依然全神贯注,不顾个人安危,双手在键盘上激情起舞,似乎要用高贵的音乐压倒疯狂的轰隆,,,,,,

当50万隔离区里的犹太人被一批批拉去奥斯维辛,最后只剩6万人时,作为国家音乐人才,斯兹皮尔曼被波兰地下抵抗组织营救了出来。史匹曼在朋友、朋友的朋友、以及许多素未平生人们的帮助下,躲过了一劫又一劫,同时也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这天,在一个公寓里,他听到邻居弹肖邦玛祖卡。这段音乐是钢琴家原型Szpilman本人的录音--肖邦玛祖卡(Mazurka in A minor, Op. 17, No. 4.)


在一个月光如洗的晚上,从废墟中一座破旧的的房子里,传出幽雅的钢琴音乐,原来是一位孤独的纳粹军官,正在一台破旧的钢琴上,弹奏他自己祖国的作曲家贝多分的《月光奏鸣曲》(Wilhelm Kempff 演奏)。可以设想,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废墟,这也不是他第一次通过音乐寻求心灵的家园。此刻,他正怀念着战前和家人一起的甜蜜时光,深深地厌倦这场残酷荒谬的战争。


热爱古典音乐的纳粹军官

非凡的一幕:在那个被毁灭的楼区中,逃难中的史匹曼Szpilman是唯一的孤魂,四处寻找食物和水源。最后,在一个被废弃的房子里,他找到了一罐醃黄瓜。他正全神贯注地试图打开罐头,一回身,刚才弹琴的那个纳粹军官就站在面前。纳粹军官得知史匹曼是一个钢琴家后,要求他演奏一曲。史匹曼演奏了自己祖国的作曲家肖邦的第一叙事曲(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

这首叙事曲取材于密茨凯维茨的史诗剧作《康拉德·华伦洛德》。 11 世纪,立陶宛被日尔曼骑士兵团所灭,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日耳曼人抚养成人并受到重用。一位立陶宛老人乔装成歌手接近华伦洛德,向他表明真相,使之幡然醒悟。最后,华伦洛德牺牲个人,为祖国的独立英勇效力。

此情此景,史匹曼选择弹奏了这首史诗般的叙事曲,水乳交融地表达了这个故事背后的民族精神和自己痛恨纳粹侵略的心情。好一个音乐在电影的神来运用!

史匹曼超凡的的琴技令爱好古典音乐的纳粹军官深深折服,纳粹军官决定帮助他躲藏,并定时给他提供食物。撤离波兰前,德国军官还把自己的军大衣留给钢琴家御寒。

片尾:战争结束了,国宝钢琴家终于迎来了自由,意气风发地重返舞台,那双在集中营里历尽沧桑起满粗茧的手,那双在废墟扒开断墙残垣挖掘食物的手,那双在饥寒交迫中僵硬发抖的手,如今又潇洒地飞舞在黑白琴键上,演奏着肖邦的大波罗乃兹舞曲(Polonaise brillante, Op. 22)。

电影不足之处: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不过,如果要我谈一下这部影片的不足之处,就是看完电影后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了更贴近生活,导演用了一种近乎半纪录片式的手法,使得人物的表现力度稍嫌不够,史匹曼的灵魂表达缺乏那么一点儿火花,他和家人的生离死别以及他与前女友Dorota之间也没有给予足够温情的描写。相比之下,史匹曼与那位纳粹军官的精神交流,更为触动人心,令人经久难忘,挥之不去。

这位德国军官确有其人,他叫Wilm Hosenfeld。他不仅救过钢琴家,还救过其他犹太人,就如同《辛德勒的名单》里的辛德勒一样。但Hosenfeld却没有辛德勒那么好的运气,他后来被苏联红军俘获了。他在被关押时给妻子写过信,提到几位他救过的犹太人名字,其中就有斯兹皮尔曼。虽然钢琴家一直恳求波兰政府帮助Hosenfeld,但波兰当局说他们无法干预被关到苏联的德国人。在经历了将近六年的磨难之后,Hosenfeld因为说救过犹太人,反而激怒了苏联人,认为他撒弥天大谎,把他摧残死了。这真是一个荒诞的人间惨剧,令人痛心! Hosenfeld 的儿子在战后见到了钢琴家本人,Hosenfeld的遗孀拿出了丈夫生前的战争日记,里面记录了这位5个小孩的爸爸对纳粹的鄙夷,以自己是德国人感到羞耻。

这个真实故事让我们再次坚信,无论在哪个种族中都有人性的美丽和人性的邪恶!

 

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其它代表作:
1962 Knife in the Water
1968 Rosemary's Baby
1971 Macbeth
1974 Chinatown
1976 the Tenant
1979 Tess
1992 Bitter Moon
1999 the Ninth Gate
2005 Oliver Twis



阅读    收藏 
标签:

影视与古典音乐

分类: 杂谈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喜欢看电视连续,除了几部如《围城》《中国式离婚》等,前段时间电视台热播的《金婚》,确实吸引了我的眼球。倒不是剧中有多么好的情节,人们不仅欣赏着张国立和蒋雯丽的精彩表演,而是剧中的一段音乐展现了男主人公与李天骄的说不清,道不白的隐情。

 

    天涯社区的一位网友,写下这样一段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态度:

 

  “那天我刚好看到的是佟子在三线工作的那一集, 他和大庄正在喝酒,李天骄跑来找他们,要他们去参加厂里青年的联欢会。然后他们三个人在晚会上唱了样板戏《沙家浜》,李天骄唱阿庆嫂。当她唱的时候我惊呆了——我的梦中情人不就是这个样子、这种气质的吗?那气质就是刚好对上你的审美品位与情趣, 让你勾起对童年和少年幸福时光的回忆。她穿了七十年代的那样的服装,留那样的发型,那美丽的略带妩媚的大眼睛,爽朗灿烂的笑容,眉间的一颗美人痣,对我这样一个怀旧的孤独的老男人太有杀伤力了!本以为对什么影视明星的迷恋只是八零后的事情, 并且一向对此不屑一顾,没想到今天我这七零后老男人也着了道儿了。 三十多岁的老男人,本来以为审美观已经成熟了, 不会轻易再为美心动,看林志玲我不心动, 看刘亦菲我不心动,看到李天骄,我心动了! ”

 

  深深喜欢上李天骄这个角色, 也深深被佟志与李天骄那种似有似无,若即若离的精神恋爱所吸引。很同情文丽这个角色, 对蒋雯丽的演技也很欣赏。但当佟工跟文丽闹离婚时,我潜意识里是希望他们离的。我其实是希望佟工跟李天骄能走到一起的。但既然片名都叫《金婚》,这俩口子一定是白头偕老了。那佟工跟李天骄的那种感觉,或许也叫‘爱情’吧,就永远成了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了。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捷克民族称为“母亲河”。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

 

  六个乐章都可以单独进行演奏,其中最著名的是完成于1874年12月8日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曲中所描写的沃尔塔瓦河(捷克民族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引子中运用长笛和单簧管的音色,逼真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两支山泉,潺潺流水,渐渐汇入大河,大河流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乐曲奏出最为著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随着河水的奔流,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村中传来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农民在欢乐地举行婚礼。乐声渐渐远去,河水向前奔流,月光下一群水仙女唱着歌,在水面嬉戏。穿过峡谷,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着石坎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沃尔塔瓦河流过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河面渐渐变得宽广,最终,沃尔塔瓦河波涛滚滚流向无尽的远方。这是一段激奋而欢乐的音乐,旋律抒情妩媚。音乐在史诗般的音响中结束,小提琴的波动旋律滚滚而去!

 

    最叫人心动的是,佟工跟李天骄在电话的两头,一起听《沃尔塔瓦河》。这样的帕拉图式的,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男人与女人之间这么美的精神的爱恋吗?从此佟子爱上了古典音乐,特别是这首《我的祖国》之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总觉得佟志与李天骄的戏在稍微多点,在能多用上一些古典乐曲,岂不更能为这部连续剧增添亮点吗?

 

    导演也肯定喜欢这曲目,用沃尔塔瓦河的旋律朔造了李天骄这一人物,是瓦格纳发明的一种用音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就是用一个简短而富有表现力的音调,来代表一个人、或者一个物。这方法用的很普遍。如果这不是描绘一条河,而是描绘一个人,一个女人,你爱不爱她?这个女人就是李天骄。这就是用这曲子做她形象的理由。

  

    古典音乐用于影视作品的成功范例,在西方影视当中已经比比皆是——《走出非洲》里边大量使用莫扎特的音乐,《现代启示录》中使用瓦格纳的《女武神之骑》衬托越战中的美军直升机,《莫斯科保卫战》中用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来表现苏联向乌拉尔山以东的大搬迁,《发条橙子》里边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用到令人心惊肉跳的地步,《闪亮的风采》(又译《钢琴师》)中维瓦尔第的《荣耀经》又使得那么让人欢欣鼓舞……

 

    国产片也大量引用古典音乐,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与《乡村骑士》间奏曲。电影《横空出世》与《行星组曲》,电影和你在一起》中很重要的成分是音乐,而且都是古典音乐大师们的音乐,最激情的一场戏中用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等。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的众多版本中,无可非议的当数库贝利克的演绎最为出色,而相比库贝利克在Boston的版本而言,1990年,库贝利克离开祖国40年之后,拖着重病之躯,回到祖国,在新春的《布拉格之春》音乐会上,用指挥棒把自己积闷于胸中40年的爱国之情,一层一层的表现给我们看,时而彭湃,时而控制有力,整场演出张力十足,不信有人能不被感动。这也因此广受包括企鹅评鉴在内的众多赞誉。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