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汪登存(安庆师范学院)
随着影视在大众精神娱乐中占主导地位,文学日益边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让时下的文学走出低迷的困境?如何让文学期刊在市场化的竞争格局中求得生存和自救?面对消费市场的淘汰法则,作家不得不考虑读者的消费需求,以便创作出适合读者阅读口胃的小说文本。本文从《中篇小说选刊》中挑选三个文本,剖析当前小说创作在选材趣味、情节模式和结构套路上追求影视化的美学特征。
一、聚焦流行的世俗欲望
标签:
杂谈 |
杨中标《村里有老虎》
乡村权力场上的战斗
标签:
休闲 |
上周,和十几个同事一起去了深圳,给当地一作者开了一个小型作品研讨会。会毕,去了对面的香港。同行的杜哥带了一包精装“中华”。杜哥何许人也,本刊副主编,人称“杜爹爹”。杜爹爹的发型很特别(如图),香烟也特别。他的中华烟,每根都被透明胶纸套着,吸烟前必须“脱套”。于是,我们把深圳的研讨会搬到香港的街头来开了,讨论起“中华香烟要不要戴套”的问题。杜爹爹的结论是:问题很严重,情况很复杂,还是戴套为好!
恭喜,杜爹爹答对了。有了戴套的中华烟,去澳门也安全。
去了澳门,杜爹爹一副老板派头,带领一富婆、一丫环、一保镖,意气风发地向葡京进发。为了逼真再现港版赌片,一路上,杜爹爹授意我们温习剧情。于是,保镖开道,富婆随后,丫环点烟(由于激动,又由于天黑,杜爹爹的烟一时忘了脱套,顿时,一股焦臭)。
进了葡京
标签:
杂谈 |
标签:
情感 |
大年初五的清晨,湿雾漫过山峦,顺着公路向前流淌。
寻梦?我独自一人,徜徉于山与水间,云与雾间,鸟与林间......
几座孤立的石碑离我越来越近了。准确地说,它离我本来就近,就在我住所的前方。以至于我每次经过时,都可以对它忽略不计。为什么还要趋步向前呢?仿佛是有谁在招引,我竟鬼使神差地跟去了。
罗开宝,其中一个石碑上的三个大字,让我微微一怔。这是我四十年前的小学语文老师啊!
老师的长眠,是不关风雨的落拓,是冷暖两由之的禅意。如今,我在这里建房,我从这里经过,老师从未说过什么。而在四十年前,老师对我说,你是全班最优秀的学生。就是那么简单的一句话,曾经让我自豪了很久,也让别人羡慕了很久,还让一个叫“庆生”的同学嫉妒了很久,嫉妒得他竟然和我干了一架。现在,我细读碑文,那个庆生同学清晰浮现,只是他的名字前冠上了“孝男”二字,他是老师的儿子,最小的一个儿子。也许老师至死都不知晓我和他儿子还干过一架,但我记得那次,我真的输给了他的儿子。四十年后,回想那一场输赢,那又算得了什么呢?况且,我也早已原谅了庆生。只是不知这个昔日的同窗、师兄如今身在何方,一切是否安好?
一千三百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在我住所的后面,有一片小山林。
春天的时候,偶尔可见一只野鸡停驻在突兀的山石上,它摇晃着慌张的脑袋,发出“咕咕”的求救声。它是孤独的,感到了危险。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伤害它,我还想和它做个伴儿。我曾想离它更近一点,只是想想而已,因为我知道,我的靠近,就是它的离开。于是,我们站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它张望它的前程,我张望我的前程。
冬天来了,那只孤独的野鸡不知飞向了哪里。也许去了岩洞,把自己隐藏了起来,那是一块热地,有一团地火。我也感觉到了冷,劈柴生火,搬来那些读过和还没有来得及读过的书,围成一座城堡。这是我一个人的世界,1000平米的世界。我每读一页书,就把书页撕下来,投进火炉。于是,真理也变得炽烈起来。
一只野鸡飞走了,几只家鸡又来了。它们在小山林里,徒劳地觅食。冬天啊,除了冬眠的虫,就是伏地
标签:
文化 |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和儿子的代沟那像一条长江、一片大海。不!比长江还要长,比大海还要深。我曾经自嘲地说,我们的关系不是父子关系,而是金钱关系。因为只有他需要钱的时候,才会主动开口找我讲话。一般说来,他要钱的时候是很雷人的:白天不要,专拣晚上要,而且要得很急,常常害得我深夜去跑柜员机;从不痛快地要,而是迟疑地要,以至让我一见到他来我的书房转悠,就知道又是一个要钱的来了。
学习不好,花钱很用心;亲情不足,反叛很超级,这是我对儿子一贯的评价。前不久,因为他偶尔用过我的电脑,留下了蛛丝马迹,所以我就有机会一路追踪下去,闯进了他的QQ空间。出来后,我沉默了好几天,也不安了好几天。儿子在近三年的时间内,写下了几十篇日记和文章。看不出来,这小子还真有点小见地,有点小文采,有点小情调,有点小悲愤......
我觉得
标签:
杂谈 |
早在一个多月前,我突然接到兰州的长途,是我的长篇《去天堂使坏》的责编赵金祥先生打来的。赵先生告诉我说,《去天堂使坏》被列入甘肃省“送文化下乡工程”了,要再版了,过几天就把再版合同给你寄过去。
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很高兴的。不管咋的,在文学如此低迷的今天,自己的书还能再版,而且还能与政府的项目沾上边,确实值得自恋一下。其实这本书也不是什么主旋律,它能再次登台亮相,全是因为赵先生的倾力相助。
2004年,我刚从部队下来不久,在一家报社做记者,凭着一股激情,写下了平生的第一个长篇小说《你竟敢如此年轻》。那时,我对文学界、对出版界一点也不熟悉,更不知道如何操作长篇。傻不拉叽的,一个人跑到图书城去翻看各种各样的小说,抄各家各户出版社的地址。然后又傻不拉叽的,把一本一本小说复印稿寄出去,包括赵先生所在的敦煌文艺出版社。大
标签:
杂谈 |
我的先人叫祖吉。道光年间,他只身远行,来到江南这个山青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