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反响 |
新人故事与文学启蒙
——读陆涛声长篇《梨花梦》
中国作家网>>报刊>>文艺报>>第七版
2016年12月23日07:06
来源:文艺报 许植基
常州电视台报道
http://www.cztv.tv/vod/vod66/folder73/2014-12-29/82387.html
自左至右: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文学报》总编辑陈歆根,著名评论家、江苏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王飞,本书作者陆涛声,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丶管委会主任
——序孔瑞平散文集《霜落蒹葭》
陆涛声
2004年我在网上一论坛散文版贴了两篇文化随笔:《重建雷峰塔镇谁》、《修复大明宫真是“奇迹”》。她在这两个帖子后边回复,表示了赞评,“感动之余,略觉意犹未尽,极欲赘叙数言,为西坡兄作北面之应””,接着我的话题发了感慨和评说,字里行间,饱含义愤。从此我在互联网上成了她的“兄”,她也被我邀到我个人办的文学论坛发帖,于是我们成了互联网上的文友——我应是她父辈,为忘年交。
《持灯使者》:当代中国最新优秀小说排行榜(第十三期)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当代中国最新小说研读小组”
1.叶广芩《状元媒》,《十月》(长篇小说)2012年第1期
2.盛可以《1937年的留声机》,《小说月报》2012年第5期
3.畀愚《暗夜》,《人民文学》2012年第4期
4.陆涛声《丹青》,《小说选刊》2012年第5期
5.成难《比邻而居》,《黄河文学》2012年第4期
6.张廷竹《城市的河》,《十月》2012年第2期
7.海飞《老子的地盘》,《小说选刊》2012年第4期
8.王松《王五归来》,《小说月报》2012年第5期
2013-09-29 来源:青海作家网作者:青海作家网
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汉译民专项启动
陆涛声
去年腊月初王文明来告诉我,他今年将满五十,要编本雕刻作品集留个纪念,并带来准备编进集子中的全部印章作品,拿出一一让我观赏了一遍。与文明相识相处十余年,多次欣赏过他的书法、画、印章及紫砂雕刻。他书法四体均有相当造诣,治印不仅攻篆刻,也重刻边款、精刻动物印钮。然而这次他编入集子的雕刻作品,还是令我大开眼界,不仅集中展示了他的篆刻,也集中展示了他的紫砂浅刻、竹木浅雕,还有留青竹刻、紫砂印钮上的微型雕塑……数量之大,品种、样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足见其投入的心血之多,工夫、毅力令人吃惊、叹服。文明篆刻,印料品种有石印、陶印、竹根印、瓜蒂印、非洲象牙印、缅甸茄果印……其中令人难以想到的是南瓜蒂、茄果也能制作成印料,是我平生第-次见识。其亮点有三:
其一,植根传统谋新意。
文明的篆刻作品,他将不同历史阶段传统的印章特点融汇、互化,从而形成自己的印章风格
四入美国
——北美半月行之四
陆涛声
行走江南路
陆涛声
我长居的江南(严格地说是苏南),江南的路与其他地方的相异,也就有了我的个人感受。
一
我是抗战初期出生,在父母逃难临时借住的江南乡村,临近长荡湖的小镇儒林。旧中国时,乡镇还没有受到工业文明影响,江南的路有三等,镇与镇及与县城还不通汽车因而没有公路,最宽的叫“大路”,其实也不到一米宽;其次是村与村之间的路,叫小路,只有不到二尺宽;最小的是田埂。
因为地形地势、气候地带、地质土壤、地区贫富的差异,路就也有差异。北方种旱地作物,路可以与田地差不多高低,而且北方的土质带沙性,堆起的容易坍塌,路和田没有明确界线。江南绝大部分是水田,得存一二寸深的水才能插秧栽水稻。存水就得四周围起高出水五寸到一尺高、尺把多一点宽的田埂,江南的土是粘土,垒起的田埂比较牢固不容易坍塌。做农活得从田埂上走,行人有时为抄近路也从田埂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