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317096290
是真的
文/阳明明
我老了,所以才惧怕每个冬天。冬天啊,我是没办法熬过这个冬天了。我是一只蚂蚁,很老很老的蚂蚁。别以为老蚂蚁就没有爱情,我年轻的时候也谈过恋爱的。真正的恋爱,谈一次也就罢了,一次足矣让你终生回味,也会让你一辈子对爱情这东西腻味。我是一只蚂蚁,和一只大白熊相爱了。你不相信?起初我也不相信。我们是在春天遇见的,大白熊想吃掉我们的蚁群,于是就坐在我们的蚂蚁窝旁边。大白熊忧郁的眼神在阳光的映衬下,变成了灰灰的,像是布满阴霾。大白熊不会是失恋了吧?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上前和他说话。他果然是失恋了!那是一个春天,阳光多好啊,然而他失恋了,于是我立即产生了拯救他的想法。像我这样的女生,对男生的爱情,是不是多半产生在怜悯之上?我不确定。在那个春天,我和大白熊逐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为此,我还远离了蚁群,大白熊也渐渐改变了吃蚂蚁的坏习惯,开始食用青草和花朵。我爬到他身上,在他的脑门上,紧紧抓住他的毛发,去看了很多很多远方的风景。远方的更远方,不断地前进。大白熊奔跑的时候发出幸福的咻咻声。终于有一天,我觉得再也忍不住对他的爱,于是就说了出来。那是黄昏时分,夕阳即将垂下,我对他说我爱他。他羞怯地低下了头。你们看见大白熊羞怯的样子吗?你们看见骄傲的大白熊羞怯地低下头的样子吗?我都看见了。过了一会儿,他抬起了头,浑身颤抖,双眼含着泪水,说他也爱我。一只蚂蚁,那时候她还年轻,和一只正值壮年的大白熊相爱了。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就好像天际的晚霞,就好像天边隐隐约约的月亮的脸,就好像阵阵吹来的晚风。我们继续前行,他奔跑起来更有力量了,而我,趴在他的脑门上越来越紧了。经过了春夏秋,我们相爱着走进冬天。冬天一来,天寒地冻,皲裂了他的脚掌,他的眼角时常洋溢着泪水。他迎风流泪的时候,我就站在他的眼睛旁,似乎那是滔天的洪水。而且,更为严重的事情发生了,冬天让一切青草枯萎,一切的花朵也凋谢了,他失去了自己的食物。他奔跑起来越来越慢了,然而还在坚持,因为他想看看前方有无青草和花朵,然而不管经过了多少的山岭,不管穿越了多少的明天,依然没有发现。他终于走不动了,躺在雪地里,把我紧紧地拥在最温暖和柔软的腋下。“你把我吃了吧!”我对他说。他虚弱地摇了摇头。他看着我,本能地流出了涎水,可他摇头的动作又是那么真实。“你会饿死的,你撑不到春天到来。你死了,我也就失去了温暖,也就会死去。”我哭着说。他还是摇头。“我带你去寻找蚁群吧,我准找得到。”为了他,我有了不惜出卖同类的念头。他依然摇头:“当初我答应过你,再也不吃蚂蚁,我做得到。”我跳到他的额头上,迎着冬日的阳光,发出了悲怆的呼叫,然而一只蚂蚁的声音能有多大呢?。我无声地哭泣着,每日都依靠他身上的寄生虫活着,然而他日渐消瘦了,甚至连他的寄生虫也逐渐消瘦下来。好在他每天不动也不叫唤,所以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体力。冬天多么漫长啊,然而也在一天一天地远去,春天就要来啦,我计算着日子,心想希望一天比一天大起来了。然而,就在春天到来的前三天,就在青草破土的前三天,他吐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我静静地躺在他的腋下,感觉那温暖慢慢慢慢地冷下去,感觉供我遮风避雨的港口一点一点地被潮水吞没……我在他身上停留了三天三夜后,春天来了;我步履阑珊地去寻找蚁群,春天的阳光落满了山谷。
标签:
杂谈 |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诗歌 |
《未央文学》,文学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222-9272,由华夏艺苑出版社出版,以现代诗歌为主体,兼容散文诗、古体诗、散文、随笔、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国际性大型文学刊物。投稿信箱weiyangwenxue@163.com
2013第三期《未央文学》目录
小说世界 主持人:鬼见愁 黎小暖
◇精品小说◇
翡翠扳指………………………………………………………………………………岩 波 01
◇小小小说◇
母亲的棉袄……………………………………………………………………………于孝修 08
现场办公………………………………………………………………………………云 樵 09
致命的尴尬……………………………………………………………………………柴 军 10
仿效……………………………………………………………………………………陆龙超 11
《杀鸡骇猴》新编……………………………………………………………………李琦胜 11
官迷……………………………………………………………………………………徐传国 12
轻抚你心,你是我居住的最后一座城………………………………………………向日葵 12
未央美文 主持人: 饶君萍 邢春霞
◇文苑漫步◇
送你一束蓝莲花………………………………………………………………………丁尚明 13
在飘荡中安居的城市…………………………………………………………………唐国明 14
惊蛰过后,不是清明…………………………………………………………………刘秀萍 15
说说“最”的感慨……………………………………………………………………王广义 16
◇人在旅途◇
那方山水那座城………………………………………………………………………王秀东 17
五台山镇海寺游记……………………………………………………………………罗锡文 18
云南三色………………………………………………………………………………郭 伟 19
轻舟荡漾六硐河………………………………………………………………………金昌盛 20
朝着青山绿水奔跑……………………………………………………………………王业刚 20
有“牡丹”自远方来…………………………………………………………………陶安黎 21
文姜祠赋………………………………………………………………………………李福源 21
美丽的银滩……………………………………………………………………………王新芬 22
乡 音…………………………………………………………………………………王 超 23
听雨淋雨………………………………………………………………………………宫术是 24
哈仙岛之夜……………………………………………………………………………纪 丽 25
至孝东尉人……………………………………………………………………………范廷伟 26
大连行…………………………………………………………………………………孙中献 27
说说崂山的“九宫八观七十二庵” ……………………… ………………………钟昭群 28
◇五味小瓶◇
如是人,如是祸………………………………………………………………………牧 人 29
桃花相约平里河………………………………………………………………………雷远方 29
◇心灵低语◇
暗自妖娆(三章)…………………………………………………………………… 李光桢 30
伐倒的梧桐树…………………………………………………………………………王佳兰 32
一个醒者的绝唱………………………………………………………………………李友华 33
雪语……………………………………………………………………………………赵秀霞 33
独行……………………………………………………………………………………郑 刚 34
人似飘萍………………………………………………………………………………刘应姣 34
农历三月………………………………………………………………………………廖时敏 35
妻伴牡丹香……………………………………………………………………………王新凯 35
◇情感记忆◇
你是我的眼…………………………………………………………………………瞳若秋水 36
吕氏……………………………………………………………………………………林楠楠 37
祖母的故乡……………………………………………………………………………王征桦 38
家乡的艾叶草…………………………………………………………………………李仕彪 38
煎饼情结………………………………………………………………………………王林福 39
记忆,烙在心上………………………………………………………………………柴洪德 40
母亲……………………………………………………………………………………陈维刚 40
老 屋…………………………………………………………………………………刘兴亮 41
童 谣…………………………………………………………………………………顾光景 41
木香花(外一篇) ……………………………………………………………………胡保泰 42
父亲的手………………………………………………………………………………叶国飞 42
校园文学 主持人:水木
给妈妈的信 ………………………………………………………………………… 刘抒妍 43
至爱亲情 …………………………………………………………………………… 艾笑恬 43
未央诗歌 主持人:白舟 老船 长笛手
◇双月一星◇
白左的诗歌……………………………………………………………………………白 左 44
◇中国当代诗歌地理:陕西◇
作者:阎安、秦巴子、伊沙、鲁绪刚、姚阳辉、吕布布、张怀帆、李小洛、杨康、王琪、韩彬、花语、陈仓、左右、三色堇、白麟、沈奕军、杨莹、麦秸、柯林、方晓蕾、丁小村、尚飞鹏、远洲、路男、横行胭脂、第广龙、姜华、之道、程川、王飞、黄土层、南南千雪、白公智、剑熔、玩偶、李东、荒原子、吴小指、何小龙、梦野、青柳、哑者无言、雨人、朱剑、长安18子、王坚波、原莽、蒋典军、苦李子、琴音、刘宝文、杨芳侠、王宝存、宁颖芳、古岛、王德强、惠建宁、李小军、王可田、冯旭荣、草舟、长安瘦马、定军山人、高权、石晓红、武靖东、梁亚军、李雪如、耿翔、夏昼、肖建新、万世长、杜智堂、空也静。(排名不分先后)……………………………………………………………………………(45—57)
◇青春诗会◇
法国新小说(组诗)……………………………………………………………轩辕轼轲58
局限(组诗)………………………………………………………………………杨克和59
蓦然回首(组诗)…………………………………………………………………甲 戈60
一座红色的房屋(外两首)………………………………………………………吕 行61
那些事情(组诗)…………………………………………………………………麦 花61
游荡……………………………………………………………………………… 阳明明62
旧时光(组诗)……………………………………………………………………陈德根67
哥哥,我用诗歌为你加冕(外一首)……………………………………………君如雪68
洞庭湖笔记…………………………………………………………………………若 离68
青岛之旅(组诗)…………………………………………………………………孙方雨68
在自留地(外一首)………………………………………………………………梁书正69
王占斌的诗…………………………………………………………………………王占斌70
期待一场雨因我而下(组诗) …………………………………………………… 钱雪冰70
闲(外两首)…………………………………………………………………………雪地71
向一株绿植俯首称臣(外两首)……………………………………………………张倩71
等待(外四首)……………………………………………………………………温秀丽72
在途中(外二首)…………………………………………………………………午夜月72
摩擦与超越(外两首)…………………………………………………………… 姜 健72
小诗歌…………………………………………………………………………………鲁北73
北野的诗………………………………………………………………………………北野74
在路上(外二首)……………………………………………………………………王强75
走近你,陌生的是自己【组诗】……………………………………………………北城75
宋清芳的诗…………………………………………………………………………宋清芳76
杜立明的诗…………………………………………………………………………杜立明76
词语背后的隐情(组诗) ………………………………………………………… 邹治海78
花木被他们迁移(外两首)……………………………………………………黄山老岸78
北京初春(外一首)………………………………………………………………韩爱玲79
月 亮 花(外两首)………………………………………………………………曲全胜80
可贞的诗歌……………………………………………………………………………可贞81
一棵树(外一首)……………………………………………………………………莲汀82
母亲(组诗)…………………………………………………………………………雨荷82
走向春天的深处(组诗)…………………………………………………………东北浩83
飘零的枯叶(外两首)……………………………………………………………李润权83
◇短诗选粹◇
每一个脚印,都是玉兰飘落的泪滴…………………………………………………王继霞 84
华清池…………………………………………………………………………………刘炳云 84
思念的线……………………………………………………………………………飞月小芹 84
废墟上的花朵…………………………………………………………………………焦念红 84
红煤……………………………………………………………………………………丁举华 84
等待………………………………………………………………………………… 李金喜 84
西江苗寨………………………………………………………………………………谭仕梅 84
七夕的天空……………………………………………………………………………雨 浓85
失落的夏天……………………………………………………………………………莫永香85
雨痕……………………………………………………………………………………黔之驴85
在五月…………………………………………………………………………………李子久85
清明雨思………………………………………………………………………………王衍杰85
雨夜…………………………………………………………………………………… 黛 云85
坐在黄昏的高岗……………………………………………………………………琴心浅醉85
我不喜欢墙外的那只手………………………………………………………………柳 笛86
我拿什么爱你 ……………………………………………………………………… 陆昌霞86
春天里…………………………………………………………………………………石家芬86
最后的你………………………………………………………………………………刘加军86
那朵花儿……………………………………………………………………………青山绿水86
抒情…………………………………………………………………………………萧吾非吾86
五月的粽香……………………………………………………………………………毕俊厚87
D盘……………………………………………………………………………会飞的草帽儿 87
春帖……………………………………………………………………………………矫立勇87
星星的想望……………………………………………………………………………林 玲87
◇如歌行板◇
我不敲门(外一章)……………………………………………………………………隋 源 88
与蛇共舞…………………………………………………………………………………紫 影 88
猴场拾贝 (外一章)…………………………………………………………………宋祖全 89
黑 场…………………………………………………………………………………王崇党 89
茶(外四章)…………………………………………………………………………马立宪 90
◇古乐流韵◇
芒砀山…………………………………………………………………………………杜刊功 91
律诗三首………………………………………………………………………………范旭梅 91
律诗三首………………………………………………………………………………邵 伟 91
律诗三首………………………………………………………………………………赵 亮 91
诗词四首………………………………………………………………………………李永明 91
诗三首……………………………………………………………………………… 徐俊丽 91
杂谈(二首)……………………………………………………………………… 李润权 92
林振的诗歌(四首)……………………………………………………………… 林 振 92
松(外一首)……………………………………………………………………… 吕冬梅 92
七律(五首)……………………………………………………………………… 马清新 92
七律·贺神十飞天…………………………………………………………………… 湄 东 92
七律·五月心情(外一首)………………………………………………………… 于 有 92
七律·吊屈子………………………………………………………………………驿城往事 92
七律·圣水鸣琴……………………………………………………………………京都散人 92
雨后思语 ……………………………………………………………………………高山流水92
未央视线 主持人:落幕
丝丝清雅,缕缕闲逸
——赏析玄庐君散文《新荒之月》……………………………………………………慧
子 93
袁媛,一个喜欢从读者角度写作的人…………………………………………………伏 萍 94
未央讯息 主持人:箬雪
钟毅、格式、李哲夫、岩波……………………………………………………………………95
未央书画 主持人:陈洪明
王崇钢……………………………………………………………………………………………9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诗歌 |
◎她活累了
天黑后
吃了一碗
猪头肉
——犯困
睡觉
迷迷糊糊
窗外
似乎噼噼啪啪
下大雨
起来
关窗户
发现,地
是干的
然后在网上
看见
一条新闻
老太太105岁
用晾衣绳
上
吊
自杀
标签:
杂谈 |
有一天
小妖精不再害怕
诅咒
在黑夜深处
隐蔽的烟囱
安详地排放着
白色的毒气
小妖精,再也不生气了
疲乏的赶路人
被人误以为是小偷
狠狠挨了一顿揍
钱财
都被他们没收
在凉风习习的夜晚
赶路人
皮开肉绽
在路的尽头
再也不会感到委屈
活着,和一支铅笔差不多
而一支铅笔,根本
就没有活过
赶路人说
往东边走是铁路
那个地方我不知道叫什么
活着,和一只乌鸦差不多
而那只乌鸦,虽然竭力叫喊着
可并不知道其中的意义
标签:
田爱民 |
在我最初的关于田爱民的记忆里,是跟一本杂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是我在大学时代最喜爱的杂志之一,从而很容易对一个编辑古怪的名字产生兴趣。努力嘎巴,光凭字面印象,我对此人是蒙古裔深信不疑。直到临近毕业,在作家于怀岸的介绍下,我竟然和努力嘎巴见了面,也终于开始了解关于他本人的点滴。
在春日暖暖而微微发黄的阳光中,努力嘎巴站在教学楼前面的大树下,单薄、清瘦,远远地对我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黄毛学生伸出手来。走近身,我才发现他留着长发。头发不算多,披肩长,依稀还记得是橘黄色。瞬间给人以新潮之感。握手问好后,他就不怎么说话了,站在校园的树荫下东张西望,颇有曲高和寡的意味。随后,为了配合于怀岸的新书宣传,他在教室里给学生们讲了不到十分钟的文学。我在教室门口静静听着,他那中气十足的声音以及当时我笃信的民间式表达让我如痴如醉,有如聆听神谕。
到那时我才知道田爱民是地地道道的湘西人,努力嘎巴只是他的笔名。此外,我还惊奇地知道了,他曾在我所读大学的隔壁湘西电大就读过。更为巧合的是,他不仅是于怀岸的高中同学,还是我的一位老师的师大同学。现在看来,不能不说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是一种机缘。想想,正是这种机缘,让我对湘西的地域认同感有了迅速的飞升。也正是因为浓厚的认同感,注定了从那以后,我和湘西将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那天下午,我们一起喝酒,席间有领导也有教授。酒杯摆在田爱民面前,却没见他敬过酒。有人碰杯他就笑着举杯,然后一饮而尽。在酒的作用下,田爱民面色酡红,开始绘声绘色地谈起自己回乡后承包山野,修筑城堡的打算,神情之中莫不显示出一种自得自乐的幸福感。
2、想象的王国
田爱民家乡永顺县,古时是湘西土司王城池老司城所在地。从省城杂志社回到家乡后,田爱民想象着买一座山头,搞一个人居工程,修建一座城堡。几年来,田爱民一直在不断完善他的计划,城堡的性质在想象中先后变化,最后定性于生活基地。
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常幻想:在田爱民的村庄里,文人墨客们各住一间小屋,阳光大好时分,村长田爱民组织大伙在村中坪场就坐,讨论村内外一切事务,谈论中村长向众人透露一条政务信息,即将在村前开凿一条河流,引进猛洞河之水,以供夏天消暑……
关于城堡的计划还在继续,尚不能实施。不能实施的原因,多半是由于想象过于稀奇,难以完美表现于形式。田爱民的想象有多奇特,谁也说不好,若要将他的想象付诸现实,非得等天时地利人和面面俱全不可。不过,在人事上如此,在写作上就简单得多。
和他想象的城堡不一样,在他小说的世界里,他是真正的君主。这其实才是最能让田爱民心醉的——想象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他统治着一群只有一部分人方能领悟的符号,这些符号长着普通文字的模样,开口说的却不是普通话。是什么话?仔细读过田爱民作品的人,自然有着属于自己的回答。
田爱民的小说,无论长短,无处不溢出语言的爆炸,想象的曲奇,组织的健全以及世界观的深邃。有欣赏能力的人读他,莫不称赞他为天才;没有欣赏能力的人,看着他那长长短短的句子,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只得以“难懂”之类来概括。其实,无论是天才之誉,还是晦涩的诘难,都不足以概括田爱民的小说。田爱民的小说是先锋的,甚至可以说是超前的,所以被指是“难懂”的,或“不是小说”的,的确情有可原,但它们的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正如拉美作家卡彭·铁尔所说:当小说不再像小说的时候,那就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品……我们的时代任何一部伟大的小说都是让读者惊讶“这不是小说”开始的。
若要给田爱民的小说一个所谓“伟大”的评介,恐怕只得等时间的渐渐渗透和浸淫。就目前而言,把那些小说一篇一篇读过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的作者并非普通意义上的作家。作家写出优秀的作品,给世人以美感、以道德的力量、以教化的作用,文之常道,不足为奇。在此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些作家,他们的文气直接传输给写作者们,给他们以启迪、以明了、以力量。二者作用各异,但后者显然比前者更具有原始的创造力和穿透力。田爱民无疑是属于后者。
然而,在时下的风气里,存在着一种数典忘祖的现象。寒冷的世界上,有一人拿出打火石,给三人点燃火把,三人给众人带去了温暖,众人在感激三人的同时,又极易遗忘拿出打火石的那个人。真是咄咄怪事!然而,田爱民果真是被遗忘的那个人么?自然不是的。对于三人而言,他依然是火种。在众人而言,理解与否,对田爱民自己来说,都无所谓了。
3、聆听的导演
田爱民为什么要拍电影?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起初有很多答案,譬如为了好玩(他本人也曾多次这么表述过),譬如为了打一场翻身仗。然而不管怎么说,田爱民拍电影这件事无疑是一个悲剧,一个当代中国,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而导致的文学艺术市场化的悲剧。像田爱民这么一个小说家,十足的牛逼,却没有得到五分的认可,想转型拍电影,也算是对文字困顿的一种救赎的尝试。
此事的确也曾让我唏嘘过很长一段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我的看法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电影《姑妈在茶城》制作完毕后,田爱民宣布若干年内不再写作文学作品,亦不再拍片。他的这个举动触动了我,立即让我豁然开朗起来。其实,田爱民的拍电影,是对当下文学大环境的失望,或说厌恶。在到处充斥着泥沙的当下文学背景下,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开始丢弃自己手里的笔,转而拿起了摄影机。而促使这一切的原因,并非作家江郎才尽,而是被当前文学的机制以及每况愈下的世风缴了械。这是何其讽刺的现象。
记得电影剧本写成后,田爱民拿出来和朋友们讨论。那是一个下午,在湘西作家黄石松家里,田耳也在,我们几个人拿着剧本看了半天,竟然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我们都说,这不是剧本,而是一部优秀的小说。田爱民呵呵一笑,说,它就是一部电影。不仅是写剧本,就是拍摄过程,自始至终他用的都是小说的手法。一个真正的小说家,永远是逃离不了写作的宿命的。
在拍摄过程中,田爱民要求苛刻,每一场都反复调整。奇怪的是,作为导演的田爱民,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多半不用眼睛观看演员的表演,而是侧耳倾听演员的对白,眼睛微闭。虽然我到拍摄现场的次数不多,但每次都看见他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导演。我想,田爱民不仅仅是在留意演员的对白,更是在聆听人物灵魂的独白。那些人物都是他笔下的灵魂,对田爱民而言,聆听他们就等于聆听生命的呐喊。
他仍在捕捉灵魂深处的回音,即使知道前进意味着更深的黑暗,但也如飞蛾扑火般毫不顾忌,所以在宣布不写文学作品后的一年,突然亮出了十八万字的长篇处女作《丑闻录》。
4、山刻攸的父亲
田爱民之所以有那么巨大的勇气,孤注一掷地决定拍电影,恐怕与他女儿的出生有了很大的关系吧。初为人父的他觉得浑身充满了幸福的力量。在他的博客中,可以看到女儿即将出生时,他写的一封信。田爱民第一次真正以“老子”的身份发表的第一份申明。那时候的他,是多么的“孤傲”啊,虽然负了不少的债,但依然由于女儿的来到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田爱民女儿出生后,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起名字,小名唤作珠珠,应是猪猪的谐音,以祈孩子能健康成长,也有掌上明珠之含义。珠珠有三个酒窝,她的老子田爱民只有两个,这是田爱民在自己博客上写的,平时我竟没有发现。珠珠有时感冒,田爱民抱着女儿上医院,似乎抱着一个巨大而确切的真理。
为给珠珠起名字,田爱民破费脑筋,和他妻子磋商过数次。最终他说服了妻子,如愿以偿地给女儿取名曰“田山刻攸”。山刻攸也有英文名,她老子田爱民早就给她起好了的,曰:“Thank You·Tian”。田爱民是擅长起小说名的,诸如《成员国》、《1828线上的夏日午宴》、《给皇帝带封信》、《永不绝望的天狼星》等等,无一不让人瞠目结舌,暗羡不已;所以他给自己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品——女儿,起了个最了不起的名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是一对奇特的父女。在田山刻攸的字典里,从来都没有“爸爸”两个字。所有常人用“爸爸”二字称谓的人,她均以“田爱民”替代。当山刻攸还在咿呀学语时,我第一次从她口中听见“田爱民”三个字时,的确有种异样的震撼。那种甜蜜是十万个“爸爸”不能比拟的。难怪乎,有一种说法是女儿都是父亲前世的情人。
曾经有一段时间,田爱民在偏远的乡村学校支教,常常久不能回家看望女儿。等有时间回到吉首的家中,山刻攸会跟他闹点小脾气。她不搭理他,对田爱民的逗趣表现出一副冷脸,真是像极了恋爱中的人了。夜晚来临,山刻攸环顾室内,对日夜陪伴着她的妈妈说,怎么家里多了一个外人?然后她又指着她老子说,田爱民啊,你快点出去,我们要睡觉啦。
5、忘我的鼓手
田爱民能打鼓,但一直是一个传说。平常,他甚至都不谈关于鼓的话题。在他家,的确有一根雅马哈鼓棍,不过那是山刻攸的玩具。今年清明,远在北京的颜家文老师回了一趟家乡,田爱民叫上我前去拜见。颜老师对田爱民赞赏有加,尤其是他打鼓的经历,逢人必说。这个消息让传说更是平添了一份十足的神秘。
一次巧合,和田爱民去了一次凤凰,才终于见识到了他作为鼓手的身手。
午后阴沉的天气里,田爱民走在前面,带我走进一个叫着“篱笆·女人河”的酒吧内。二哥,二哥,酒吧内人,戴眼镜的和没戴眼镜的都站起来向他致意。——呵呵,呵呵,还是标准的田爱民式的微笑,柔和、谦逊、高深莫测。我们坐在木椅上,喝着茶,白天生意淡薄,酒吧内有些冷清,相应地我们的话语也很少。寂寞的电子鼓显得心事重重,田爱民终于忍耐不住了,跑去拿起了鼓棍。
酒吧鼓手立即凑上来,为二哥调试音量。其实那天音量一直没有放开,甚至听起来都好似没有开音响,但是田爱民一坐上去,手脚并用舞动起来,节拍就立即如雨点似的掉落了下来,坠入清脆的银盘之中。酒吧鼓手有点肥,从样子看,是个不拘一格之人,但在田爱民打鼓的整个过程,他就如一个小学生模样笔直站在身旁,其神态简直是卑微的,脚掌随着节奏弹动。
田爱民打鼓完全是忘我的。节奏跃动,田爱民的面部表情之生动,神情之陶醉,是我和他认识以来从未见识过的,甚至可以说有点夸张。在音乐和鼓手的双重渲染下,虽然不通乐律,坐在对面观看的我竟然产生了羞涩之情,犹如情窦初开的少年第一次见识到真正的女人。现在想起来,那种莫名的不可名状的感触,真是一种佛家所谓的“欢喜”了。
我相惜,田爱民在打鼓时的忘我,完全是因为他沉浸在这种“欢喜”之中。不仅如此,在写小说、拍电影,在他热爱的生活上,田爱民莫不有着一副忘我的架势。真所谓“大我无形”,田爱民在眼下这个小世界里把“小我”击碎,变成一缕缕的游丝,将之在另一个宽阔得多的世界里充斥到每一个角落,每一颗细胞,从而完成了真正的“大我”。
6、短头发的厨师
来我家吃饭吧,今天有好吃的农家菜。这是田爱民常对人说的话。
隔三差五地,我就会这样被邀请到他家,吃一顿美味,喝一两小酒,说一通胡话,从而得以一次全身心的放松。
每次去田爱民家,一进门他必定在厨房准备菜肴。我就走到厨房,站在他身后,开始和他谈天说地。这个时候他注意力不在说话上,话比较少。田爱民切菜、炒菜、炖煮,架势都是相当专业的,甚至面部表情都是肃穆有加。这和他写小说时的表情恐怕是一致的,所以他做的菜如他写的小说那般可口。每次来客,吃过他做的菜,无不极力称赞的。他妻子常常开玩笑说,让我一个星期多去几次他家,于是就可以多享用几次上好的饭菜了。
我们都不胜酒力,极易红脸,喝一两就已飘飘然了,但我们每次在他家吃饭都会喝一点。一喝酒,话匣子也就打开了。谈论的事,从文学到厨艺,从宇宙到骨头,简直无所不及。
这个时候,那些对文学的悲观,对世俗的愤慨,对生活的嗟叹,都显得无足轻重,似乎我们已经牢牢抓住了世界,手握真理,掌控寰宇。每到此时,我就会想起第一次和田爱民喝酒时,他无限美好地畅谈自己占山筑城的计划。借助着朦胧的酒意,有那么一刻我真觉得那一方长桌就是田爱民想象中的城堡,我们的酒话也就是那村中坪场的畅谈。
从和田爱民认识到现在,时间在持续流逝。田爱民剪去了长发,拍了电影,写了长篇,如今又在开始新的长篇。时间让一个短头发的厨师呈现在我眼前,他的厨艺在时间面前从不必谦逊。然而我还总觉得,除此之外时间并没有给我们多少教益,至少它真正的课程尚未宣布开始。这课程一旦启动,属于田爱民的那一章,不定哪天就会翻开,就好像他的厨艺一样,以无须谦逊之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到那时,我们只能怀着谦卑的心,领略时间给我们上的一堂生动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