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河畔的阳光》之 一杯茶的味道
还未熟悉赵州之前,我就常年隐逸于土城畔的禅茶院,晤友或者静思。
我只需要一杯茶,观音、白茶抑或普洱。
等我认识了赵州之后,我也就知道了那个著名的公案:吃茶去!啖茶成为自觉,那是禅的道理。但那碗茶到底什么味道呢?有几多人已然品出?
我在法华精舍会见净慧老和尚,他请我品饮普洱,那杯茶的味道并无神奇;我在柏林禅寺晤谈明海大和尚,他请我慢啜观音,那杯茶也无甚道地。赵州茶呵,你到底什么味道?有多少人浸泡在你的杯底?
等我回到京城以后,我还是静坐在禅茶院,不吹浮沫,让智性沉入杯里,光明忽然在淡凡的茶香中显现出来——滤去杂思,至诚一性,心智就觉醒了:
一杯茶,就是一把钥匙!原来一杯茶的味道,就是让人觉醒的味道呵!
汤河畔的阳光之《自性的化蝶方式》
至诚一性,不若智空无性!这是禅的彻悟。
但我在尘世间行走,六根未净。我要从自缚的茧中破出,谁可以赠我一件利器?
没有长矛,没有尖刀,我手不需千兵,却要先有一执!千兵杂陈犹如万念压境,手中一执仿若利箭破空。我专一,我觉醒;我觉醒,我化蝶;我化蝶,我破茧;我破茧,我涅槃!
破茧的力量,不是因为我手有千兵,而是因为我心有一念!
在许多时候,一就是无,无就是一呵。
心有一念,蛹可涅槃!
下面是今年正月初一,回老家过节时,在鲁南家乡的小汤河北岸拍的一组摄影作品,总题也叫《汤河畔的阳光》,算是探求天地人关系的一组东西,也叫它非水墨摄影或《我非我》摄影,好玩而已。
明博昨晚电话说他在自己的杂志上转了《结古镇的阳光》那一组短章,并问我为何不再写了?笔随意走,心伴境生。这两年没有那种心境,写得也就少了,但并不是没写。就再贴一些去年以来的写的部分短章吧。为我的怀乡情结,不叫《结古镇的阳光》了,拟改这部分总题为《汤河畔的阳光》,同题的还有一组新摄影,以后再贴出来。今天贴《谁和谁相见》,图片也是去年在巴新拍摄的一些土著艺术品。
“一元慈善”因为要作为一个更大的平台开展活动,停了近一个月,但从今天开始重新运行了。
国家民政部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评选活动,宣布将以专家评委意见结合公众投票的方式进行评选。“一元慈善”作为这个活动的公众投票参与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一元慈善”所倡导的理念“人人可慈善”也成为了本次评选活动的主题。
从上午起“一元慈善”投票平台已接受公众投票,投票结果将占最终评选结果的30%权重。公众每通过短信、电话为候选者投出一票,即捐赠了一元钱,参与投票,也就意味着参与了慈善活动。这笔捐款将用于一项主题慈善行动,接受媒体的监督。中央电视台将全程拍摄,同时邀请部分投票公众参
前天在798艺术区开始的展览,有朋友电话问为什么叫“插诗”?我说我也不太清楚,策展人在请柬上作的《展览缘起》是这样说的:
《我的中国红*尿童》
插诗——当代诗人画展在798艺术区开展。
受邀送去《我的中国红系列》参加展览,其他参展艺术家还有九位:
○芒克 (画家,朦胧诗派主要成员之一)

可以静心的地方

曼侨最近静修了,前几天告诉我说生命的体验有时会很残酷,不知她从何说起。但她列举了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事,并归纳了九句大实话,深得我心,希望大家都能记得一两句:
1.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
2.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
第五期的幸运一元慈善家已经产生,幸运号是139086***13,号主是湖北省鄂州市的程钢先生,感谢他对一元慈善活动的支持,作品将于近日寄出。
由于电信技术方面的原因,第六期一元慈善活动暂停。待电信方面通知后再发布第六期一元慈善作品。
若要活得随意些,
只能活得平凡些;
若要活得辉煌些,
只能活得痛苦些;
若要活得长久些,
只能活得简单些;
若要活得幸福些,
只能活得糊涂些!
这不是我总结的人生观,是我认同的人生观之一部分。它是一位前辈发来的手机信息,非常好的辩证法,大约相当于生活真理。所有过了不惑之年的人,我想都应该有所认同吧?区别只在于,有些人认同了,便这样顺缘安命;而有些人认同了,却偏还要去拼搏“挣命”!

“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三更云去作行雨,回头方羡老僧闲。”这是前几天抄录一位宋僧的诗句,说僧比云闲,可见老僧的日子是多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