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极致,热情,无聊。
孤独————欲获得超额收益,注定需要反其道而行之。
极致————全仓银行股,不赌则已,一赌全情不余。
热情————没有融入血液的热忱,不可坚守。
无聊————长期持有主义,让我,时常显得很无所事事。
也许,至暗时刻尚未到来,但,能够做的,只有坚守!
我就像这颗橡树,孤独且意坚。
同麟感悟:
因为,相信,所以,有梦。这句话不能反过来,尤其在股票市场,没有这个信心,拿不住股票。
笔者精耕银行业十几年,从未离开过,也不想离开。不精耕,你拿不住,不精耕,你看不到机会。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没必要去逮市场中自己不熟悉的机会,做到有钱也不赚,很多人是经不住诱惑的。
笔者觉得,我没有在炒股,我在干实业(如同)。估值不高买入+长期持有(买入之时起码考虑十年以上)=股权投资=实业投资,这样长期持有,在双重复利的作用下,往往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笔者知道,很多人不认同这个观点。时间复利,年复一年;股息再投资复利,分得一块钱以0.6元钱反过来买这家企业。
十几年以来,笔者专情于一个行业(银行),笔者觉得,自己在开一家银行()。这跟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企业老板没有两样。(注:笔者本就经营企业,已有19年,比进入股市的时间长了整整6年。)
考察投资能力的高低,讨论投资收益率时,笔者以为,必须以十年以上整体年化复合收益
1、银行股,欲获取超额收益,大概有两个途径。一是超优秀,比方招行。二是超便宜,日后反转,比方花旗银行。若是风险极度厌恶型,耽于常规收益,则可选择五大行。
2、民生银行未来更有价值,兴业等一众股份行会中规中矩。
3、招行、平安、民生,引领股份行,长期收益甚好。民营经济更有活力,这个毋庸置疑。若非行政许可及经济业态历史的惯性,今日把持银行业头把交椅的有可能就不是工行。
4、我们投资决策(买入+持有),任何时候,均要按照年化(十年以上)收益率须大于12%来思考和执行,扣除预设3个点的通胀因素,实际收益率为9%。按此策略长期执行,你的财富可以胜过90%的人群。哪怕是初始资金很少的人,坚持每月/每年投入,老年生活一样富足安闲。
5、近十年,从未离开过银行股,100%持有银行股。目前持仓:平安58%,民生35%,(兴业+光大)7% 。
6、投资民生银行的时间窗口,可能早了些,考虑到其它因素,我愿意持有等待。
7、在牛市中,股
另一种算法(资金,视为2010年6月一次性投入)年化复合收益率13.35% 。
——重温《2014:银行股投资元年》
种田的,不如卖笑的!
(卖笑的,泛指类似于白酒等股,无技术,市场视为珠玑。种田的,泛指银行、保险、钢铁和石油等股,不受待见。)
价投者,宛若古代文人墨客,失意者居多。
(痛苦多于欣喜。根源?中国的股市制度有缺失。)
看狂魔嗨翻,圣贤如敝屣,我无语。(狂魔,泛指高估值及黑五类;圣贤,泛指金融股及低估值股)
(参照中石油,银行股这四年,年化收益率还行,可至16%;参照白酒股,银行股,过去四年是价值陷阱。)
是坚守,还是放弃?
哼!只有坚守的份,别无它法,因为找不到可以重仓持有的标的。
银行股还有未来吗?
(未来)长期持有银
标签:
兴业银行 |
也许,我是真正从银行股上赚到钱的“银粉”,而且是无杠杆的情况下。所谓赚到钱,我以为,起码要几千万吧。严格地讲,也许我是真正从【兴业银行】上赚到钱的那一个(个人)。很多年之前我曾经在博客中说过,未来,银行股不会让每一个人都赚到钱,因为绝大部分人,要么中途下车,要么投入银行股的资金量不大。现今账户中的累积盈利,会不会在未来再次被抹掉呢?我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说:“不会”,时间拉长,只会越垒越高
我们的银行会倒闭吗?我以为,不会,起码未来3-5年不会有银行倒闭。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一而再,再而三强调,坚决守住
标签:
杂谈兴业银行股东大会招商银行 |
一,说说银行财务报表的质量
标签:
兴业2016年度股东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