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判决

司法

吴英案

社会效果

信仰

杂谈

    “司法判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严重背离”,12月5日,新华社也就吴英案发文,文中用这样一行简洁的文字再次表述了一个事实。

    其实,不仅仅是吴英案,近年来国内许多案例的司法判决都或多或少的遭遇到了类似吴英案的尴尬。诸如许霆案,李昌奎案,甚至可以包括曾经喧闹一时的彭宇案。其中,许李两案在公共舆论的压力下最后被改判,至于彭宇案则至今都可谓迷雾未散的葫芦僧案,而吴英案还在等待最高法的死刑复核。

    笔者并不认为,类似的司法判决中就必然存在着司法腐败的问题,笔者相信那判决是依照现行法律的公正判决,至少从法律意义上讲,可以被理解为是公正的。然而,也正是因为笔者相信此点,才更是深感这种“司法判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严重背离”的现象值得警醒和反思,特别是类似的判例并非孤例,而是已然显现为可以被称之为某种现象的存在之时。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呢?是相关法律存在某种问题,难以适应时

标签:

杂谈

    “当你遇到一个人他所操的方言和你不一样的时候怎么办?双方都应该说普通话。故意不说普通话是什么人?王八蛋!一定是心里阴暗有别的目的。比如说香港人你是不是中国人?那么据我所知很多香港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张口就我们香港啦,你们中国啦,这就是王八蛋!这种人就是给人家英国殖民者当走狗当惯啦,到现在都是狗,不是人。我知道香港有很多人是好人,但有很多香港人至今还是狗……”

    上述引文是笔者根据网络视频所记录的孔庆东教授的一段网络谈话。

    孔庆东的这段话引发了部分香港人的抗议。而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也对此番不当言论表示遗憾。

    笔者对于孔庆东教授此番言论所欲表示和所能表达的思想、观点,或者说是其表达的意思无意置评(这些显然涉及到别的问题,并且其所涉及的问题恐怕不适宜进行简单的解读,是故此篇短文无意评说),在这里笔者更想说的是,在公共论域场,公共人物应该怎

(2012-02-01 22:08)
标签:

方舟子

韩寒

杂谈

 

     辞旧迎新,兔去龙来,最热闹的却不是“过年”的新旧年味,而是文字江湖里的方韩大战。

    此场大战,方舟子显然更为主动,而韩寒则明显是被迫且无奈的提刀上马,匆匆应战。

    然而,几个回合下来,韩寒却无法赢得上风,甚至越来越被动。事实上,以笔者愚见,面对方舟子的挑战,韩寒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取胜,因为方舟子其实是给韩寒出了一道的无解的题,即韩寒必须证明自己是自己所有作品的真实作者。

    天真的韩寒天真的以为拿出手稿即是铁证,然而这手稿在方舟子眼中却同样可以是造假的。

    方舟子博客言:“韩寒还打算在4月1日出版该书的手稿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同样莫名其妙。这本书既然是以韩寒作品的名义出版的,那么他至少会抄一部书稿给出版社,有他的手稿存在并不能证明书就是他写的。他举海岩出示手稿证明没有别人代笔为例,却给自己

标签:

杂谈

注:药家鑫如果不被判死刑,那无疑是刺向这社会的一刀……从为药的种种辩护中,又一次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所谓精英的丑恶,高叫着尊重生命的时候,他们却无疑是在冷血的漠视着死者的怨魂……百年来,太多的精英在对所谓进步理念和价值的追求中,无视着这个国家最为多数的芸芸众生的心灵,以及他们现实的苦难,这就是我深深的反感和厌倦精英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精英无疑是在用无数老百姓无数草根的血泪来浇灌自己的花朵……精英或许什么都学会了,但就是遗问了如何尊重卑微的草根……

    药家鑫案其实是很正常的成为了舆论的热点,这其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也无论是赞成死刑者还是反对死刑者,各种观点激烈争辩,彼此冲突,有理性的分析,却更多情绪性的表达。以笔者愚见,药家鑫不可谓激情杀人,为其争论者却太多激情发言。

    我先说自己的观点,药家鑫应该被判死刑立即执行,而不能任其经由死缓的途径而逃脱天理的制裁。我的最基本的理由是,药家鑫案件中最基本的事实很清楚,故意杀人,且行为恶劣。而我认为,不是所有的罪过都可以被宽恕的。

    为药辩护者

标签:

非诚勿扰2

感动

小诗

附录

不舍

杂谈

注:电影《非诚勿扰2》中的一首小诗。不经意间,感动,于是附录在此……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标签:

上海

人心

大火

轨道

回归

杂谈

突然意识到已是不短的时间了,没有写……

上海的一把大火,烧出了生命的脆弱,也烧出了人心的柔弱……于是鲜花在头七的日子里无声的哭泣……

然而,哭过之后,世界却注定会回归到自己固定的轨道上,继续滑行……

滑行,前方是什么?有谁知道?

或许,太多的泪和太多的沉默终究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些什么的吧?

或许,

一定……

人心总是脆弱的,脆弱的人心却可以无比坚强……

标签:

梵文

媚骨

《弟子规》

钱文忠

佛山

杂谈

    日前,钱文忠先生的两本语录体新书,遭到舆论围剿,围剿之一大主力无疑是叶匡政先生。在叶匡政笔下,钱文忠的“语录”实乃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自然说得不文雅,但也有几分道理,原因很简单,两本语录,一谈道德,一谈传统。然而,无论是道德还是传统,其实都不是钱文忠所擅长。道德属于伦理学范畴,也可归于哲学范畴;至于传统就更是博大庞杂,然也因其博大庞杂,所以似乎谁都可以站出来穷白乎几句。

    而钱文忠先生的学术路径,其实是由研究梵文入手,由梵文而印度学,而佛学,而藏学,其实更多是藏传佛教。在这一研究路径之下,其实也还存在着重文化传承演进之历史,与重文化内在思想哲理之内容的不同。套用中国汉学宋学之说,则一是重视考证,一是重视义理。而重视考证者,也就很自然的会转向中外文化交流史,或者说主要是中印文化交流史。重视义理者,理论上是可以成其为思想家或者说哲人的,但可惜国内似乎未有人赢得此殊荣,当然这不是老一辈学人无能,而是有着历史的局限。仅以笔者孤陋所知,徐梵澄先生似乎是走的这一路径,且学思精深,可惜没有俗世声名罢了。。

   

标签:

学者

看客

尸骨

独舞

曹操

高陵

杂谈

    郭德纲在相声里说,曹操墓里发现了两具尸骨,一大一小,大的是曹操的,小的是曹操小时候的。

    而来自河南省安阳曹操高陵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消息,曹操高陵展馆9月份对外开放,门票价格初步确定为60元。同时,曹操高陵出土的文物也由原来的250件增加到400余件。

    又,8月21日,由学者倪方六发起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在苏州召开。全国各地的23位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曹操墓真实性进行了反驳,最终形成共识:安阳“曹操墓”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行为。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里曾经写过一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操墓究竟是假作真,还是有还无?考古是一门学问,凡学问就必然有其专业性,于是凡夫俗子自然也就被剥夺了发言权,只剩下了充当看客的资格。然而,围绕曹操墓,却从始至今,真假论辨的双方就都是专家学者。只不过认其为真的一方,不仅有学者,更有政府罢了。于是一方可谓学者与政府共舞,另一方则是学者在那里独舞。

    只是学者的独舞似乎挡不住

标签:

宗教

层面

丹道

道家

樊馨蔓

中国

杂谈

    道,养生,辟谷,静坐,内丹,中医,武术,气功,内功,甚至特异功能,等等,这样的名词其实还可以继续罗列下去。这些名词,或者说是这些东西,可以用一个概念统摄,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却又远比这些复杂而丰富。

    上述所有的这些,用传统的说法,可以最简单的分为两个层面,即道的层面和术的层面。用今人的知识概念体系,则可为称之为理论的层面和应用的层面。

    李一被质疑以来,质疑者其实是在应用的层面进行质疑,当然此外亦有习惯性的道德的批判,如揭露李一涉嫌强奸,养情妇。中国人总是喜欢对人进行道德的批判。对于李一所主张的道的层面,质疑者或者说是批判者其实是回避了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却很复杂,原因之一则是在道的层面,论说的空间事实上可谓无边无际,且缺乏共识,因而沟通交流也就难以理性的展开和进行,充其量是各说各话罢了。

    然在道的层面可以各说各话,所以继续挺李一者自然也就退据道的阵地,在道的层面坚持自己的立场,樊馨蔓女士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社科院戈国龙先生就更是直言,自己仅在“道”的层面谈论并支持李

标签:

性早熟

奶粉

科普

宝宝

大头娃娃

杂谈

    奶粉,又见奶粉,又见让母亲闹心的奶粉!这一次,不是大头娃娃,也不是三聚氰氨,而是“性早熟”。

    奶粉早已成为宝宝必需的食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乳臭未干的宝宝消化不了大米白面猪肉杂粮呢?

    于是很不幸,有了大头娃娃,有了“毒”奶粉,也有了焦灼的母亲,绝望的母亲,有了因为焦灼和绝望,专程跑香港为宝宝购买奶粉的母亲。

    当然,无论如何,始终有的自然是电视里各种品牌奶粉的广告。

    广告总是很漂亮,总是难免会让母亲动心,不仅动心,更能放心。广告不像媒体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常常会让母亲们闹心。

    这次是闹“性早熟”的心。

    闹心的事一出,那企业也闹心,于是不干了,迅速公开致信媒体,宣称自己的产品绝对没问题,且欲起诉两家媒体。

    如此一来,或许,可能惹上官司的媒体也该闹心了吧?

    母亲闹心,企业闹心,媒体闹心,官员自然也不能不闹心。或许不闹心的就只有宝宝了,因为宝宝还小,还不会闹心,宝宝只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