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银行家大妈清洁工平民奥巴马美国盛洪精英 |
为盛洪先生的精英论注
说实话,发这篇文章最令我困扰的是,没有精英和平民的合适定义,估计也找不到合适的定义吧.
因此,在这里我姑且以年收入50万美元的银行家和年收入5万美元的清洁工大妈做个例子,分析一下精英和平民的关系.
我们先说两者间的积极关系:银行家雇佣大妈,大妈用自己的劳动给银行家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银行家见到大妈会微笑着问好,大妈没觉得银行家特别与众不同,只是照常完成自己的工作
大妈年薪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5万,虽然干得工作和中国大妈没区别,收入要高出一大截,其原因在于大妈在美国工作说英语,银行家从全世界捞钱,无论是抢还是偷,拿回美国的时候进行再分配,拿得多了,大妈也分了一杯羹。这是很多人学英语出国的动力,进到另一个圈子按另一种分配方式享受财富。
银行家年薪50万美元,不算是多的,靠的是在经济领域的理解能力,某种意义上是吃专业饭的,再熬上几年把钱往基金一投,开始拿投资收入,算小小资本家,自己被雇佣的同时也雇佣其他人替自己赚钱。
经济危机来了,大妈投票给奥巴马,奥巴马上台以后,先是开始限薪,然后,大家开始反省自己赚钱的方式,于是银行家失业了,于是解雇了大妈,于是
标签:
英语学习自由训政宪政文理民智军政杂谈 |
文理要分科?高考的时候要不要考英语?前者是教育部的问题,后者是政协委员的提议引发的思考。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在于,尽管也许我们还是没有学不学英语的自由,起码我们有了讨论我们学不学英语的自由。
相比之下,财政部副部长关于个人所得税政策的一锤定音则表明了另一种态度,讨论是你们的事,决定还得我们来做。
记得,孙中山先生曾经在革命和政治的演进中以军政、训政和宪政作为发展的三阶段。朴素的来说,军政是暴力统治,离我们甚远,而训政和宪政则分别代表了两种思维。训政时期,政府告诉人民该怎么做,宪政时期,人民告诉政府我们想怎么做然后政府跟着。两者的发展阶段有一个关键的连接点,也就是“民智”,所谓“民智”者,人民之智慧也,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够聪明了,那就人民说了算,否则,还是政府替他们拿主意好了。在这个意义上,宪政和市场经济是直接相关的,而训政颇有计划经济的影子。事实上,社会的发展,有一个矛盾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在人民大众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真理可能在少数人手里,也可能在多数人手里,任何民主的相对就是专制也必然有专制的存在,否则布什怎么打的伊拉克?因此,政策的制定也就必然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