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放小”,是很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在管理中的重要原则之一。通常来说,“抓大”是指管理者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看问题,在安排布置工作中相对要更关注总体目标,“放小”是指工作中类似具体的操作细节等问题应该由具体工作人员处理、解决。这样的管理原则有利于管理者真正的在“管”和“理”工作。
“抓大放小”往往是初为管理者做不到的,他们很容易就陷入到繁杂的具体细节中,而不能全局性的看问题,导致问题越来越复杂,或者始终不能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当这些管理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去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时,又往往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只考虑大问题,工作安排完毕了事,没有在安排工作时提醒执行者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也没有在执行过程中去关注这些细节问题是否已经得到了妥善处理,或者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关注执行者是否遇到了他所不能解决的细节问题。这样往往导致工作一再安排,但是不能按时完成或者不能按照预定目标完成。
“抓大放小”似乎和“关注细节”有矛盾之处,但是我认为应该将“大”和“小”辩证的来看。在
电信运营商早就看P2P不顺眼了。但最先跳出来的是唱片公司,理由是P2P使网上盗版传播更快。看似有理,实则荒谬。网上传播盗版由来已久,在P2P还未成熟之前,http、ftp都是盗版传播的途径。相信大家最早认识网络蚂蚁以至后来的FlashGet,就是从下载盗版开始的。为什么P2P开始流行?那是因为当年的网络带宽实在拿不出手,网络蚂蚁开上一天也不一定能下下来。实际上各种网络下载工具出现的首要原因就是带宽。P2P也是一样,P2P的出现不是为了传播盗版,而是为了对付带宽。以盗版的名义禁止P2P,不如禁止互联网。P2P是工具,难道互联网不是吗?只要互联网存在,今天禁了P2P,明天就会有R2R。P2P不是解决盗版传播的关键,同样互联网也不是。
如今电信运营商自己再也坐不住了,是因为所谓的有限带宽都被P2P占去了?不是,而是电信运营商在后悔当初为了发展用户而推出的一些列的包月、包年的套餐。眼看着如此大的网络流量而收不上钱,心里着急。
奈何总是有那么一些所谓专家,不知吃了电信运营商什么好处,唯马首是瞻,跟着瞎咋呼。夜间网络流量P2P占了90%,占了90%又如何,先不说大家都是交钱上网,本身夜间没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