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杂谈 |
标签:
情感杂谈 |
标签:
杂谈健康教育 |
上午好,尊敬的各位老师
在红动京城的深秋时节,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九华山庄,共襄盛举,携手迎接第八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热烈欢迎您,衷心感谢您!热烈欢迎您在万忙之中莅临第八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现场,衷心感谢您对我国肿瘤营养事业、对我们专业委员会以及对我本人多年的帮助和指教。
在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的抗疫胜利成功了;在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的会议顺利召开了;所以,在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才能聚集一堂,同赏红叶,共商我国肿瘤营养大计,享受疫情之后的第一次相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诗人杜牧心中,这醉染的红枫是自然界最美的画卷;但是在我心中,这红于带露花的枫叶,代表着经霜之后的丰收。枫
标签:
情感 |
清明节是故乡山花烂漫的时候,此时,故乡山林里面各种各样的山花竞相开放。尽管故乡的山花非常多,但是,我叫得出名字来的却极少。映山红就是这个极少数之一,她是故乡山林里最常见、最普通、但却是最美丽的山花,是故乡春天里最绚烂的风景线,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可以感知的春天。不仅如此,采几瓣映山红的红叶,双手相合轻揉红叶,放入口中,甜蜜蜜的味道顿时沁入心扉。在那个甜味被高度压抑的年代,映山红的甜代表了一种满足与释放。童年时代,故乡的映山红是我的一种记忆,现在,故乡的映山红则成为我的一个惦念。每年清明节回家,如果时间允许,我一定要去找一株映山红看一看,以消解我的思念。即使不能回家,我也会打电话问我童年时的小伙伴们,“故乡的映山红开了吗?”就像问候一位多年不见、曾经懵懵懂懂爱恋过的女孩子。
不知道是谁为“映山红”取了这么好的一个名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她的性格与品德。“映”字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衬”、“照”之外,在故乡还有
标签:
杂谈情感 |
四十年如歌,高山流水,余音绕梁。四十年岁月悠悠。我们谱就了入世的三部曲,我们奏响了岁月的交响乐。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立”、“守”、“得”就是我们用四十年谱就的三部曲。想当年,人生迷茫、前路几何?恢复高考,喜从天降,我们
标签:
情感杂谈 |
中午打电话回家给父母请安,家里的座机没有人接。于是,我拨打了父亲的手机,父亲告诉我:“我们回村了,你细哥今天70岁生日,回来给他祝生。”父亲不经意的话,让我百感交集、不胜唏嘘:细哥都70岁了?时光过得真是快啊。金飞玉走,岁月不居。
细哥实际上不是最小的哥哥,他在我家”则“字辈六兄弟中排行老二,所以应该叫二哥,不知道家里怎么就把他叫成了细哥?可能是当时老四到老六都还没有出生,对老三来说老大、老二就是”大哥“和”细哥“了,细哥就这么叫开了。细哥品学兼优,但是由于家庭贫寒,初中没有读完就回家务农了。他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的记忆是摘梨子,家里的菜园有两棵梨树,一老一少、一大一小,品种也不同,每年梨子成熟泛黄的时候,细哥都会带我去摘梨子。那时细哥连女朋友都没有,眨眼之间怎么就70岁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棵梨树仍然雄健,我们却都已经老了。微信群”
标签:
杂谈教育 |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及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热烈欢迎您、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加第七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您的与会是一种心境,一种崇高的心境,一种超然的心境。
作为特邀嘉宾,您的与会是一种力量。您是学界泰斗,您是行业灯塔。您工作繁忙,每天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需要您参加;您举足轻重,每天会有形形色色的会议要您出席。您能够在万忙之中光临指导我们的会议,实在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您的一言一行决定了肿瘤营养学科的未来、您的一举一
标签:
医学教育健康 |
慢性代谢性疾病及相关疾病不仅仅是中国、而且是全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类的第一杀手,占全世界全因死亡人数的72.3%,比2006年增加16.1%;经济负担高达1万亿美元,远远高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危害。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更是远高于全世界平均水平,占全国总死亡的86.6%,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致贫原因和第一死亡原因。这些疾病主要包括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骨骼肌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抑郁症、痴呆症、慢性疼痛等。
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长期四高:高热(量)、高糖、高盐、高脂饮食,两低:活动不足、睡眠不足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根本解决方案在于调整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根本的治疗,是治本,正可谓“扬
标签:
医学教育杂谈健康 |
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国人一生中有多少人一辈子没有使用过药物?”“如果有,恐怕也是寥寥无几”我个人武断瞎想。“药物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吃药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尽管的确有点夸张,但是说明了药物使用的普遍性。
毋庸置疑,药物的发现与发明改善了人类的健康,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延长了人类的生存时间。在感染性疾病是人类第一杀手的过去,药物曾经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由于致病菌明确,药物的效果也更加确切。抗生素将人类的寿命整体延长了10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但是,在慢性代谢性疾病成为人类第一死亡原因的今天,由于发病原因的复杂,更由于代谢调节的复杂,药物的作用受到严重挑战,往往是水里按葫芦,按下葫芦浮起瓢。这种现象迫使人们转变思维:代谢的问题需要代谢的解决,要从发病机制上寻找解决方案。
标签:
健康杂谈 |
希波克拉底说过:'Let food be thy medicine',《黄帝内经•太素》写道:“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西方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中国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无不重视食物的治疗作用。《内经》的食疗原则“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对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人类健康依靠四大卫士或四个处方:营养、运动、心理、医药。除外太阳可以给人类以维生素D、雨水可以给人类以水分外,人体所需营养素无不依赖食物供给,所以饮食之事虽至为寻常,却须臾不可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