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1-05-24 22:12)
标签:

情感

杂谈

2021年2月15日,年初四,上午9点17分,学生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一首歌,不经意间点击播放,连歌名都未看,却一下子被歌声迷住了。除外3次网络学术讨论会、两个晚上的睡觉,我的电脑一直在单曲循环播放同一首歌。到此刻,2月17日,年初六,上午8点37分,已经47小时20分钟了。正是印证了那句歌词:“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我对歌手一无所知,直到2月16日中午在CNS营养健康专家群里面看了鲁绯老师推送的歌手介绍后,我才知道歌曲名称和演唱者。

春节假期的后3天,我就这样一直在听王琪演唱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不知道还会听多久?单曲循环播放、与朋友分享是我对喜欢的音乐的表白方式。不记得这是第多少次为音乐着迷了,类似的疯狂是在2010年。广州的季夏夜晚酷热难当,我却因为一首歌而瑟瑟发抖。当天晚上,我们在地中海酒店为朋友庆祝生日。酒店的服务生陈小姐是朋友的老乡,为他献上了一首歌----陈瑞的《白狐》,当即把我唱得泪流满面。朋友不解其由,以为是我喝酒太多。我说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2021-05-24 22:07)
标签:

情感

杂谈

家乡的广播电视台负责人来信说,台里策划了“一封家书”的活动,邀请我参与。虽然临近春节事情太多,一时也没有太好的想法,但想到能以如此方式与家乡交流,我还是硬着头皮答应“试试看”。

何谓“家书”?词典上有两种释义:(1)家中所保存的书籍,(2)家人来往的书信。广播电视台策划的活动显然是后者,邀请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给家人/家乡写封家信。

我小学四年级开始离开家乡,到裕丰大队的泉堂小学读书。故乡石兰桥村本来属于永丰大队,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上级把永丰大队与劳丰大队合并了,改称为双丰大队。于是,故乡胡之窝小学的四五年级也被取消了,只保留了一至三年级,就这样,我开始了几十年的流浪人生。从石兰桥村,到泉塘村,到梅田公社,到黄沙区,到通山县城,到武汉市,到长沙市,到上海市,到广州市,到Baltimore市,到Newark市,到chapel hill市,到北京市。从几岁开始,一直漂泊至
(2020-11-07 21:16)
标签:

杂谈

健康

教育

上午好,尊敬的各位老师

在红动京城的深秋时节,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九华山庄,共襄盛举,携手迎接第八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热烈欢迎您,衷心感谢您!热烈欢迎您在万忙之中莅临第八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现场,衷心感谢您对我国肿瘤营养事业、对我们专业委员会以及对我本人多年的帮助和指教。

在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的抗疫胜利成功了;在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的会议顺利召开了;所以,在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才能聚集一堂,同赏红叶,共商我国肿瘤营养大计,享受疫情之后的第一次相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诗人杜牧心中,这醉染的红枫是自然界最美的画卷;但是在我心中,这红于带露花的枫叶,代表着经霜之后的丰收。枫

(2020-04-06 07:31)
标签:

情感

清明节是故乡山花烂漫的时候,此时,故乡山林里面各种各样的山花竞相开放。尽管故乡的山花非常多,但是,我叫得出名字来的却极少。映山红就是这个极少数之一,她是故乡山林里最常见、最普通、但却是最美丽的山花,是故乡春天里最绚烂的风景线,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可以感知的春天。不仅如此,采几瓣映山红的红叶,双手相合轻揉红叶,放入口中,甜蜜蜜的味道顿时沁入心扉。在那个甜味被高度压抑的年代,映山红的甜代表了一种满足与释放。童年时代,故乡的映山红是我的一种记忆,现在,故乡的映山红则成为我的一个惦念。每年清明节回家,如果时间允许,我一定要去找一株映山红看一看,以消解我的思念。即使不能回家,我也会打电话问我童年时的小伙伴们,“故乡的映山红开了吗?”就像问候一位多年不见、曾经懵懵懂懂爱恋过的女孩子。

 

不知道是谁为“映山红”取了这么好的一个名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她的性格与品德。“映”字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衬”、“照”之外,在故乡还有

(2019-11-02 10:52)
标签:

杂谈

情感

724日晚上,与玉琼同学在北京小聚,餐间她约我为入学40周年写点感悟----“四十年是什么?”,我当时欣然应允。但是,杂事缠身,一件接着一件,一直未能静下心来。今天下午,忙完2019年最后一个大型学术会议《2019首都国际癌症论坛》后,回到家里,美美地睡了2小时,把这几天缺失的睡眠补了回来。一觉醒来,神清气爽,被浆糊塞满了的脑子似乎有了空隙。想起了老同学的约定,想到同学会即将来临,迫使我认真考虑四十年是什么?

四十年如歌,高山流水,余音绕梁。四十年岁月悠悠。我们谱就了入世的三部曲,我们奏响了岁月的交响乐。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立”、“守”、“得”就是我们用四十年谱就的三部曲。想当年,人生迷茫、前路几何?恢复高考,喜从天降,我们

(2019-06-16 22:47)
标签:

情感

杂谈

中午打电话回家给父母请安,家里的座机没有人接。于是,我拨打了父亲的手机,父亲告诉我:“我们回村了,你细哥今天70岁生日,回来给他祝生。”父亲不经意的话,让我百感交集、不胜唏嘘:细哥都70岁了?时光过得真是快啊。金飞玉走,岁月不居。

细哥实际上不是最小的哥哥,他在我家”则“字辈六兄弟中排行老二,所以应该叫二哥,不知道家里怎么就把他叫成了细哥?可能是当时老四到老六都还没有出生,对老三来说老大、老二就是”大哥“和”细哥“了,细哥就这么叫开了。细哥品学兼优,但是由于家庭贫寒,初中没有读完就回家务农了。他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的记忆是摘梨子,家里的菜园有两棵梨树,一老一少、一大一小,品种也不同,每年梨子成熟泛黄的时候,细哥都会带我去摘梨子。那时细哥连女朋友都没有,眨眼之间怎么就70岁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棵梨树仍然雄健,我们却都已经老了。微信群”

(2019-05-26 11:50)
标签:

杂谈

教育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及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热烈欢迎您、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加第七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您的与会是一种心境,一种崇高的心境,一种超然的心境。



作为特邀嘉宾,您的与会是一种力量。您是学界泰斗,您是行业灯塔。您工作繁忙,每天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需要您参加;您举足轻重,每天会有形形色色的会议要您出席。您能够在万忙之中光临指导我们的会议,实在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您的一言一行决定了肿瘤营养学科的未来、您的一举一

(2019-03-18 19:18)
标签:

医学教育

健康

慢性代谢性疾病及相关疾病不仅仅是中国、而且是全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类的第一杀手,占全世界全因死亡人数的72.3%,比2006年增加16.1%;经济负担高达1万亿美元,远远高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危害。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更是远高于全世界平均水平,占全国总死亡的86.6%,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致贫原因和第一死亡原因。这些疾病主要包括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骨骼肌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抑郁症、痴呆症、慢性疼痛等。

 

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长期四高:高热(量)、高糖、高盐、高脂饮食,两低:活动不足、睡眠不足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根本解决方案在于调整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根本的治疗,是治本,正可谓“扬

(2019-03-17 23:42)
标签:

医学教育

杂谈

健康

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国人一生中有多少人一辈子没有使用过药物?”“如果有,恐怕也是寥寥无几”我个人武断瞎想。“药物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吃药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尽管的确有点夸张,但是说明了药物使用的普遍性。

 

毋庸置疑,药物的发现与发明改善了人类的健康,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延长了人类的生存时间。在感染性疾病是人类第一杀手的过去,药物曾经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由于致病菌明确,药物的效果也更加确切。抗生素将人类的寿命整体延长了10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但是,在慢性代谢性疾病成为人类第一死亡原因的今天,由于发病原因的复杂,更由于代谢调节的复杂,药物的作用受到严重挑战,往往是水里按葫芦,按下葫芦浮起瓢。这种现象迫使人们转变思维:代谢的问题需要代谢的解决,要从发病机制上寻找解决方案。

 

 

(2019-01-28 19:18)
标签:

健康

杂谈

希波克拉底说过:'Let food be thy medicine',《黄帝内经太素》写道:“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西方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中国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无不重视食物的治疗作用。《内经》的食疗原则“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对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人类健康依靠四大卫士或四个处方:营养、运动、心理、医药。除外太阳可以给人类以维生素D、雨水可以给人类以水分外,人体所需营养素无不依赖食物供给,所以饮食之事虽至为寻常,却须臾不可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