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学 |
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这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和三三构成说等。三要素说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四要素说认为,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五要素说认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基本要素;六要素说提出了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媒体与目标等六种基本要素;七要素说认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和反馈等七种要素;三三构成说认为,教学过程由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整合而成,其中三个构成要素是学生、教师和内容,三个影响要素是目的、方法和环境。在这些观点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和递进关系,并不存在真正的对立和冲突。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分析教学要素时,存在着静态要素分析和动态要素分析两种不同角度。静态要素分析侧重于把教学视为一个稳定的结构,关注的主要是实体性的构成要素;动态要素分析则侧重于把教学视为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从动态过程角度分析教学要素,往往既包含实体性的构成要素,又包含活动性的行为要素。究竟是从静态
分类: 教学 |
化学教学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组合。从主客体关系来划分,主要构成要素是化学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从时间流程的维度来划分,主要构成要素是化学教学目的、化学教学内容、化学教学方式与化学教学结果。
一 化学教师与学生
化学教师和学生均为化学教学系统中的人员要素,是控制和制约化学教学系统运行的主导因素。
众所周知,化学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认识活动,离开化学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这种具有学科特征的、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将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化学教学系统而言,化学教师与学生在使这种教学认识系统具有特定的结构与能动、主动的功能,形成新质的整
分类: 教学技能 |
教师作为教育者始终都是同具有一系列个性心理特点的学生个人相处,而这些学生个体之间又存在着兴趣、个性、能力等等的差异,对不同对象进行教育,就是认识教育对象的差异、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教学和教育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的放矢,按照每一学生的不同条件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面对不同个性学生的教育口语训练
人的个性包括有兴趣、习惯、智能、气质和性格五个方面,其中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我们所指的“不同个性学生”的教育,主要就是针对学生的性格这一个核心而言的,所谓性格指的是一个人在待人处世时表现出的如何对己对人对事对物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分类: 教学技能 |
一导入语训练
导入语又叫开讲语,指教师上课开始时对学生讲的与教学目标有关、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语有不可忽视的教学功能。
二 讲授语训练
讲授语指教师较系统、完整的阐释教材内容的教学用语。
设计讲授语的策略主要有:
分类: 教学技能 |
中学的理科有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这些学科的教学用语除有一般教学口语的共性外,比起文科教学用语来说,更讲求准确性、逻辑性和简洁性。
(一)更讲求准确性
理科研究的是有关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其中有许多定义、原理、公式、定律、法则等,都是从客观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是用推敲再三的语句准确的表述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解释一个概念,论证一个命题,分析一个问题,推导一个结论时,必须用语准确,不能产生歧义。如教师讲“衣藻”小,说放大400倍以后,才像芝麻大小,这样就准确给出“衣藻”大小的程度。教师还区分了“眼睛”和“眼点”两个词表达的概念。再有,数学教师要用数学用语作精确的表述。在学生易误解的地方,必须及时变换角度复述。讲述的语气要确定
分类: 教学技能 |
教学口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工作用语。它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生动性的特点,也具有和一般口语相比较而存在的专业性、教育性、独白式等特点,除此之外,教学口语还具有从教学角度反映出来的自身特点。
(一)知识性
课堂教学的交际对象是学生,教学的交际内容是主管部门规定的教材。教材就是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晶,教学就是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学口语把科学文化知识教给学生,因此教学口语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含了知识的信息。教学口语始终以通俗、准确、科学地讲授文化知识为宗旨,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中学开设的数、理、化、史、地、文、音、体、美,各自是一门独立的文化知识体系,这些独立的丈化体系又构成了中学文化知识的整体。教师在运用带有不同学科特色的教师口语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分类: 教学技能 |
著名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语言自身便是一种艺术。教师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探索这门艺术的奥秘。“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应该是一切优秀教师在口语艺术宝库前的积极心态。
一、关于教师口语艺术的概念
教师口语的艺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善于选择和运用规范的、准确的、生动的话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迪智慧的口语表达艺术。
教师口语的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运用艺术。包括教师富有独创性的话语风格,巧妙的语言策略,敏锐的语言应变和话语,丰富的语言表现力,以及对语言美的不断追求。
分类: 教学技能 |
教学口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用语,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工具。教学口语是教师职业口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口语与一般的口语有着不同的明显特点:
一、准确而精练
教学口语是传授知识信息的媒介,与生活中随意性的口语表达有着本质的区别。授课时所说的语言必须准确而精练,用语合乎规范。
所谓正确,不仅指语音、语法合乎规范,更重要的是指用丰富多彩的语汇,表达出千差万别的事物。不能含糊其辞,或者老一套贴标签式的,如语文教学总是用“中心明确”、“结构清楚”;评价学生答语是“差不多”、“还可以”等。
分类: 教学技能 |
教学口语分类的标准、角度不同,划出的类别就不一样。
一、以表达方式作为标准,则有如下的分类:
(一)叙述式
即陈述、描述客观事物。一般的讲述、教学时要求的复述、讲故事等,都是叙述式。
(二)解说式
把客观事物、事理介绍给别人或解释清楚。实际上教学时大都用了这种方式,像解释概念等等。由于它有一定的程式,所以把它
分类: 教学技能 |
(1)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多种有意义音节信号的组合而构成的语言,才使得内部信息能以声音的形式发出和传递。因此,语音是信息的载体和符号。在教学中对语音的基本要求是发音准确、规范,即吐字清晰、用普通话。讲话含混不清,多数是没有掌握说普通话要领的缘故。
吐字是发音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吐字才能传情达意。要想使吐字准确、清晰、圆润、流畅,就必须努力锻炼自己的发音器官(唇、齿、舌),使其发音到位。上下颌关节的运动,使口腔能开能合,增加或减少口腔的容积,从而带动齿的运动和舌的活动范围,保证音节的准确形成。为了使字音清晰圆润,要求舌的活动幅度比日常口语发音时要大,因此必须适当打开牙关。舌在发音中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