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刚到美国时,一个朋友开玩笑:想真正了解美国社会吗?把美国人从小到大看过的电影小说歌曲过一遍就成了。

(2012-03-02 00:29)
标签:

杂谈

          嘎嘎串通了嘟嘟,强烈要求发放零用钱,经济大权下放。(我本来是想等到9月份上中学后实施。)

(2012-02-25 15:13)
标签:

杂谈

        在“林书豪,好到不真实”
标签:

杂谈

        星期天克罗迪娅从德国打来电话,我解释了嘎去游泳比赛,不能和她女儿煲电话粥了。忍不住就感叹起来,说俩孩子的游泳,终于自己有目标了,自己给自己压力了,尤其是嘎嘎

        “不过你了解他们,不是那种会给自己过大压力的人。”

        克罗迪娅同意,我的朋友们都很欣赏嘟嘎的一点---想得开。

        她说,“你也不是给他们压力的人,对吧?”

        对的。因为我相信,孩子们将来在中学、大学,在职场、社会上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来自同伴的,老师的,老板的,工作上的,学习上的,课外活动的,社交方面的,朋友的,爱情的,等等,这些压力已经足够多,足够分量了。

        作为妈妈,我希望把自己和这个家营造为一个和煦宁静的避风港,为他们栖息放松。

     
(2011-10-29 13:51)
标签:

杂谈

        90岁的生日,90年的人生 里提到的Nancy去世了。

       
标签:

杂谈

        嘎嘎7、8岁的时候读《哈利。波特》,Lu开始得晚一点,他妈妈K问我,应该让孩子们在哪一本时暂时打住。
        我诧异,“愿读到哪儿算哪儿,管那么多?”
        K也诧异,“可是听说后面那几本不是挺黑暗、暴力的吗?(dark, violent)”
        她觉得我在看这套书,应该很清楚。不过直到我看到第六本时,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回头想想后面这几本确实不适合小孩子。
        从第四、五册开始,随着故事的深入发展,正邪的对抗更加激烈,场景
标签:

杂谈


        看了很多关于孩子读书的博文,有说开卷有益的,有推荐图书的,但几乎没见到讨论读物合适度的问题。
        在书店里见过一个带孩子买书的妈妈,不停地说,
        “噢,不,这本书对你来说太容易了。”
        “不,这本书页数不够多。”
        “不,这本书插图太多。”
        我听了欣慰不已,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啊。只不过我的优点在于,我只是心里想想,从不口动行动,我们家孩子有阅读的自由(所以阿嘟有一半的阅读时间抱着漫画书傻笑,让我更郁闷的是,我还要假装感兴趣,让他给我讲讲)。
(2011-09-28 07:29)
标签:

杂谈

      五年级望眼欲穿的野外教育终于到来了。这是科学课的一部分,9月27号到30号,在半月湾海边山林里的一个野营地,包括远足、夜间远足、夜空观象、篝火晚会、红木林生态系统调查、海岸生态系统调查等活动,我觉得类似于我大学生物系的野外实习。

 

      嘟嘟的足球队有不少他所在小学升上去的六年级,七年级孩子,所以嘟嘟毫无悬念地带回来大量的“经验之谈”。

 

      1. 晚上不要去上厕所,离厕所20码的地方是个悬崖,晚上黑,看不见,走着走着就掉下去了。去年就有个人掉下去。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嘎嘎证实:你别笑,有可能的。去年童子军野营地厕所旁边有条小溪,我晚上去上厕所不小心踏进去,鞋子都湿了。

        我说你回来后为什么不告诉我?

 

      2. 小木屋19号

标签:

杂谈

        暑假最后一星期玩得比较疯狂。
        星期一下午Lucas和Anya过来玩,嘟嘟踢完球后去他们家过夜。晚上睡得不好,冷的。
        星期二中午和Lucas家和Lynn家一起去注册,在Lucas家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和Lynn在游泳池碰头。嘎嘎游完泳又踢足球,精力过剩。
        星期三Nikolina和Eric来玩,带他们去买了批萨做晚餐,Nikolina在我家过夜。嘎嘎又没睡好,第二天头疼。在乒乓球教练家玩了阵小兔、小鸡、小鸟,就好了。
        星期四跟我去shopping,很长时间没逛商场了,很高兴,拼命往购物车上搬运垃圾食品。
        星期五和Nikolina家,Lynn家,再带上Lucas和Anya去爬山远足。早上9:30出门,下午3:00才回来。

标签:

杂谈

      我博友的孩子里有两个调皮的男孩。一个是故人千里的小儿彦臻,一个是千千妈的千千,年龄与嘟嘟上下不多。一直看着故人千里的操心,一直想写点什么。刚才读到千千妈的“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便决定不再偷懒。这里偷用千千妈的标题,请不要生气。

 

      其实是想说说另外两个男孩的故事。

 

      一个是爱迪生,去年在我的博客里关于早教的辩论中提过他和他的妈妈,现在只简单再说两句。查不到关于爱迪生是否调皮的史料,但他肯定比较特别----一个坐在鸡蛋上孵小鸡的孩子。当学校老师恶语他不可救药的笨的时候,他的妈妈站在了他的身后(stand up for him),把他带回家自己教(home schooling)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