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在书房里发呆,坐在那儿,并不看书,而是用散漫的目光检阅着或整齐或拥挤或杂乱的书阵书堆。夜晚的书房,给了我安逸,也给了我迷惘,有时候我不知道是我在看书还是书在看我,我和书就这样相互对视着,偶尔的一点对接有时刹那间碰撞出了火花,让我惊喜,也让我惊醒。书与人,人与书,在对视中就消磨了春夏秋冬。有时,拿起一本书并没有理由,也许因一本书,又翻起了另外几本相关或不相关的书。书里书外,整个人便坐在那儿发起呆来……
青岛薛原联系方式:
联系信箱:huiquanbooks@126.com
QQ号:1530080657 (有加Q号的朋友请注明真实姓名和身份,隐藏姓名和身份者恕不接受)
叁零文人讲座第二十一期
胡适的青岛行旅
2018 年9月23日星期日下午,青岛大学周海波教授做了《胡适的青岛行旅》的专题讲座。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界的著名学者,胡适与青岛既有不解之缘,又存在某些隔膜,这一方面缘于
叁零文人讲座第二十期题记
2018年8月19日星期日下午的叁零文人讲座第20期内容为《家世与小说中的张爱玲》,由刘宜庆主讲。刘宜庆,笔名柳已青,供职于半岛都市报社,文史学者,关注近现代知识分子群体,致力现代人物研究。著有《绝代风流》《红尘往事》《浪淘尽》《大师之大》《百年风雅》等著作。本期讲座,在于拨开沉香屑掩埋着的陈年旧事,挖掘张爱玲的家世。她的显赫家世和家族成员对她的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探讨《小团圆》的人物原型,这些人物原型有着怎样的秘密?走进张爱玲的内心世界。
苏雪林的青岛之旅
2018年7月21日下午的叁零文人讲座第十九期由周彦敏主讲:
苏雪林,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历史人物。现当代中国五大女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坛的“常青树”,上个世纪30年代任教武大,与凌叔华、袁昌英一起被称为“珞珈
中午路过萧红故居
编完这本小书我想到毕加索的一句话:“那些试图解释画的人大多数时间是走在歧路上。”这也可以拿来充当我给自己写的这些关于现当代作家和画家的阅读札记的辩护词:第一我没有“解释”他们的作品,第二我也没有“解释”他们的人生。我所做的,只是一个夜读者因一点阅读的发现而引起的联想或说笔记,这种笔记往往也是为了自己的备忘。这种阅读的发现往往是因为一点相关的文字而引起对另外相关的书和文字记录的记忆,将这些相关的文字相互的比较也是夜读快乐的一个缘由,也才有了这本《文人谈》。
例如,读《郑振铎日记全编》1957年的日记,尤其是涉及当时对“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的斗争的日记,郑振铎在每次参加完在文联大楼举行的斗争会后,都会在日记里记录下,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