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5-07-21 12:19)
标签:

道家气功

佛学

健康

杂谈

分类: 修身养性
通奇经八脉的体验

 

半个多月睡不好觉,或者说整晚都睡不着。脚部越来越涨,热得烫手。会阴一带一阵阵发热发胀,好像身上的气都集中到脚底涌泉穴了。不能平躺着,平躺会感觉更涨更难受。

自从2005516日开始,我经常站桩,因为打坐气聚足部涨感太明显,但站桩亦感到下肢和脚部的沉重和下坠感,但比打坐要轻缓些。到了2005521日上午,广州已经是大热天了,站桩十多分钟,我突然感到了一阵清凉,柔柔的风,好像背后有人打扇一般。看看外面没有风,心中

标签:

杂谈

健康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之外,还有医家。与其它学说一样,医家同样与道家存在渊源,即医家是以道家道法自然、重德修身、贵性养命为根本理论基础的。 在被中国医家奉为中医之源头、行医之圭臬的《黄帝内经》中,不仅单单从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学说,而且从修炼、道德、养生和治病四个层次上加以阐述。 「医道」之名最初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医道」的「道」就是道家的「道」,通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可知「医道」来自于道家的神仙,「医道」的重点在于修炼,经过修炼才能出特异功能,才能长生不老,因此古代秉承医道的医生都注重修炼,也都具备特异功能。 根据《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序文中透露的医道传承的谱序,上帝传给岐伯,岐伯传给黄帝,之后历九师、伊尹、商汤、历六师,传给了姜太公,又传给了周文王,之后历九师、医和、历六师,传给了扁鹊,又历九师,传给了华佗,又历六师,传给了黄公,再传给了唐朝的曹元,曹元是著名诗人王勃的好友。此后的名医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世百态
浮生如浮云,如梦幻泡影。在有限的生命中,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活出生命的精彩。
标签:

杂谈

文化

健康

分类: 随笔.杂感
          近二十年了,博客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就像我的孩子,倍加呵护,记载了我的心里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像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的灵魂,让其不断地净化。从 2003年九月,发了最后一篇日志之后,就打不开了。这一年来,我像掉了魂一样的天天查看,询问客服何时能够维修好系统。尤其是现在,渐次步入老年,更加要把以前的资料整理,把我的日志作为精神遗产留下来,传给后代,仅有的这个念想今天终于实现了。十分感谢腾讯的全体人员的努力,修复维护好了系统,让我等众人能够恢复童心,焕发青春活力。我要努力整理资料,把正能量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先从小我做起,养足精气神,修身齐家平天下,胸有大志,腹有锦绣文章,弘扬正气,存我国脉。
        今天一高兴,啰嗦这些,词不达意,再次感谢腾讯的全体员工帮助我们恢复了精神家园。   2024.9.6.
(2023-09-23 16:34)
标签:

杂谈

分类: 修身养性
写博客 ,也要勤勉,不可冗懒
    今天打开手机, 微信收到了一条信息,告知新浪邮箱一年未用,即将关闭冻结,大吃一惊,生怕连博客也收到株连,造成损失,立即抓紧更新,不能把多年的精神家园丢失了。这里有着我的所思所想,一个真实的自我,经常浏览一下,照照镜子,回味当年的我,再次品味一下曾经的自己,到底有多少值得回味的酸甜苦辣。
     特此再努力一把,夕阳残照也要灿烂。
             癸卯年秋分   中秋前六天    9.23.    
(2023-02-04 22:50)
标签:

育儿

分类: 随笔.杂感
 癸卯年立春
       不知不觉春节过了,明天就是元宵节了,竟然在正月十四是立春,正好又是阳历二月四日。这两年躲在家里带孙子,孙女,整日在忙碌之中,尽管累点,欢乐也是伴随着我,心中的幸福感也是如影相随,所以日子也是过得飞快,往往一周时间很快就过去。现在是一年也是瞬间到来,感到孩子长了,每天都有变化,心中的那股兴福感也是由然而生。
       今天晚上偶然间发生了一点事情,吓出了一身冷汗。
        晚饭后八点多,我想起了还有炒的一些盐豆,遂拿出来品尝,于是引来了两个孙子的注意,尽管对他们严加管控,但总有疏漏。一不注意间,孙子好奇,偷偷拿了几粒。一会儿跑到我跟前告诉我,鼻子里有东西,我大惊,问是不是豆子,他说是。那是他在玩的时候把豆粒放进了鼻孔里,堵在里面了,感到难受了。马上他就难受了,大哭。全家都紧张了,看到了鼻孔里的豆粒,就是没有办法掏出来。没办法赶快开车去医院看
标签:

杂谈

灵璧石中的皖螺石(金钱石)

   关于灵壁石的分类与鉴赏,当地名家已有著书立说,本人只是其中的粉丝而已,不敢妄加评论,因为里面的学问实在不少。没有系统地学过地质、美学以及没有深入地研究儒、道、释文化,没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对一块石头的评鉴真是说不准。

   我的玩赏标准是,把握住灵壁石的基本要领:瘦、漏、透、皱、丑;形、质、声、色、韵;最后形成一个“雅”,看着舒服,抚摸有味道,就像品鉴自己的孩子一样的愉悦。这就是我的赏石上品,其它条律不去管它。

      灵壁石种类不少,其中的皖螺石,又称金钱石,特别值得一提。因为它是贝壳的化石,表面全是一圈一圈地贝壳印记,是数亿年前沧海桑田的证明。这种文化的厚重和酷似钱币的形状结合起来,更加显得皖螺石的珍贵,特别是成功人士和企业界的朋友们更是珍爱有加。

    以下十块金钱石请朋友们品评之余,给起一个吉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