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纺织纤维鉴别方法

绢本鉴别

风吹麦浪lishirong

李世荣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分类: 古旧拾零

http://s5/mw690/50e9fcd2hd6beb7a2d664&690

古代书画中绢与绫的鉴别

 

    殷商甲骨文中,“纟”旁的字有过百;东汉的《说文解字》中收有“纟”旁的字267个。可见丝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席之地。

    旧石器时代的伏羲,就懂得了野蚕茧的利用,而到了新石器时代的黄帝,已经开始了家蚕的养殖。夏代以前是丝绸生产的初创阶期,能够将蚕丝编织成简单的织物。从夏到战国末期是丝绸生产的发展时期,多种织纹和彩丝的织

标签:

我是小鸟的圣诞老人

平安夜

圣诞节

诗歌

风吹麦浪lishirong

杂谈

分类: 荟萃纵横(诗歌)

http://s3/mw690/50e9fcd2hd197a3b6e562&690

我是小鸟的圣诞老人

 

让我,给冬天里的小鸟当圣诞老人吧

扫开地面的覆雪,摆上几个不能敲响的模型之钟

围绕着磨盘,一尊圆圆的石头餐桌,看起来仪式还挺隆重

那洒下的金黄色米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礼物奉送

 

(2012-09-23 08:38)
标签:

废墟上的探铁者

风吹麦浪lishirong

城市

诗歌

摄影

分类: 荟萃纵横(诗歌)

http://s2/middle/50e9fcd2hca53b726da01&690

废墟上的探铁者

 

徘徊在破砖、烂瓦、泥石、砂粒的区域之间

一路,反复地走,不舍地看

拾起每一根短小的铁丝,捡起每一块细碎的铁片

手里,端着一副简易的机关

所有的生活费用,都指望着那个锅盖大小的圆盘

 

标签:

沈阳清帝广场

清帝像

实胜寺

太平寺

旅游

历史

原创图文

风吹麦浪

杂谈

分类: 摄影图片

行摄沈阳清帝广场(原创图文)

 

昔日的盛京,今日的沈阳

有一座,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清代帝王广场

我去看了,十二尊锈迹斑斑的青铜雕像

在早春的残雪之中,端坐在龙椅上,一副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努尔哈赤,背靠着当年皇家实胜寺的红墙

弧形的依次排列着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还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衬托的背景

(2012-01-09 08:43)
标签:

故宫

牌楼

古今

沈阳

诗歌

摄影

原创

风吹麦浪

李世荣

文德坊

武功坊

杂谈

分类: 沈阳风物(诗歌)

故宫牌楼话古今

 

两座牌楼,四柱三楼歇山式的文德坊和武功坊

一东一西,纵列于盛京皇宫正门之南的地方

坊心上满、汉、蒙三种文字合璧刻着坊名和“崇德二年孟春吉日立”的字样

那是当年宫殿竣工的纪念,也是标志皇家禁地的不可随意乱闯

柱子之间,曾设可移动的栅木,高达一丈

牌楼外耸立着威严的下马碑,两旁是大内高手鹰鹞般的目光

 

标签:

冰河上的书法

配图诗

冬天

结冰

风光

分类: 荟萃纵横(诗歌)

冰河上的书法  (配图诗)

 

雪的零星,落在了,河面上的冰

白色的柔性,缠绕上了坚硬的刚性

正巧,刮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北风

于是,雪白成了铺展的宣纸,冰坚成了墨写的字形

跃然,冰河之上的长卷书法,就这样天作而成

似羲之、米芾,像舒同、启功

我看见了,拍下了,笔走龙蛇的缩影

 

(2011-12-24 00:03)
标签:

冬天里的圣诞

平安夜

圣诞节

诗歌

摄影

原创

风吹麦浪

李世荣

沈阳

杂谈

分类: 荟萃纵横(诗歌)

http://s7/middle/50e9fcd2hb4c499d77f46&690

冬天里的圣诞

 

圣诞的选择,在两千多年前的冬天

伯利恒,耶路撒冷之南

有着经久不息的、非同一般的基督教流传

地下岩洞、泥马槽、干草,陪伴着耶稣降临在一个平安的夜晚

 

标签:

见闻

老人代子女征婚

假日

南湖公园

沈阳

图文

风吹麦浪

李世荣

杂谈

分类: 摄影图片

老人代替子女征婚的热闹场面(图文)

 

星期六,场景出现在沈阳南湖公园的一角

人流熙熙攘攘,异常的热闹

一双双殷切的目光,猎取着目标

绝大多数都是家长,在为子女把另一半寻找

花白的头发,不太方便的腿脚

老人与老人,在相互的探讨

甚至,坐着轮椅穿行在各式各样的征婚广告

 

(2011-08-24 07:33)
标签:

密林中

老树

艾草

写生

光阴

生活

图片

诗歌

原创

风吹麦浪

李世荣

杂谈

分类: 荟萃纵横(诗歌)

赤膊在密林中

 

在密林中,跋涉

阳光斑驳,从树冠的排列间隙处向下倾泻

戴着一顶,随手而编结的柳叶帽遮

绿植素裹的初秋空间,很潮、很闷、很热

不堪忍受,蒸笼般地熏烤,蹈火般地折磨

只好放弃道貌悍然,打起了丑陋的赤膊

艾草嘲笑地说:老爷子,你的肌肉已经剩下的不多

 

(2011-08-02 11:58)
标签:

纽扣拾趣

中外服装杂志

原创

草根名博

风吹麦浪

李世荣

沈阳

杂谈

分类: 散文杂谈

        纽扣拾趣

 

    5000年前的欧洲人用木针和鱼骨把衣服扣住。以后的希腊人把帷幕式衣服披在肩上,固定衣服的“派罗恩”就是纽扣的原始雏形。

    我国上古以至中古,穿衣服都用布帛带子,大约1800年前出现了中式纽扣。《说文解字》中记载:“钮字,系也,一曰结而可解。”中式扣也称“中国结”或“算盘扣”。这种扣子讲究与服装“形神”匹配。在穿长袍马褂的时期,老年人多穿有“寿”字扣的长袍。年轻姑娘的短袄和旗袍上则配有多姿多彩的蝴蝶扣、琵琶扣、鸡心扣、兰草扣、菊花扣、桃子扣、牡丹扣等。这些扣是由线绳或布片精心缝制而成的盘花钮绊,当巧妙地缀在衣襟上时,尤如“画龙点睛”,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就是在现代纽扣争奇斗艳的今天,这种古老的中式纽扣也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