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徐福伟的“干货”
一、好小说的标准:有意思,有意义
首先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故事无须过分炫技,但要有“深度的变化,要反映出联系和联系的中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符合生活的逻辑又契合艺术的真实”
标签:
文化 |
读丁力小说
邓一光
洗脚之后,老东西和娃娃被隔开,因为,全身按摩保健是每个人单独一个小房间。
房间很小,没有窗户,在这样一个狭小而密闭的空间里,让一个年轻性感的女性对老东西贴身服务,难免不会让老东西浮想联翩。事实上,“全身保健”、“一条龙”这些词本来就很暧昧。既然是“全身”和“一条龙”,那么是否包括上身与下身之间的中间部位呢?曾何几时,“全身”和“一条龙”都包含另一种含义,但最近几年忽然紧了,即使有“全身”和“一条龙”这些词汇,也并不表示客人可以享受“青楼文化”。老东西对此很不理解,他很爱看书,曾经通读了毛选五卷和马恩列斯的许多原著,没发现革命领袖反对“青楼文化”啊,为什么如今要全面取缔和严厉禁止呢?建国初期,政府取缔“
标签:
杂谈 |
标签:
文化 |
我喜欢看铁凝的小说。这与她当中国作协主席无关。因为,我当作家的时间比她当主席的时间长;我当读者的时间更比她当作家的时间久。假如硬要挑剔我喜欢铁凝作品的别类原因,那么第一,铁凝看上去阳光、大气,符合我的审美标准;第二,她的文字老实,不故弄玄虚也不娇柔做作。当然,最本质的,还在文字本身,与这些文字出自谁手关系不大。
尽管我已经从业余读者成长为职业作家,但对小说与故事的区别仍然不得要领。请教若干理论家,发觉其中的不少是“语言放大器”,具有“爆米花”的水准,一句话能写成一篇文章,并且常常顾左右而言他,只画云雾不画龙,即使画龙也不点睛,无奈我天生愚钝,听他们一说,原本不懂的地方仍然不懂,原本有点懂的地方也回归不懂了。重读铁凝的《麦秸垛》,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