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人文/历史

包克图,商贸集散地的风流镇

 

今天的包头,当然已经很难找到当初的痕迹了。

据河曲人说,当地最早跑到口外的,是刘宝、刘柱兄弟,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们只好渡河到陕西府谷,经孤山堡、五里墩、古城关,一直走到一个叫包克图的地方现在,谁也不知道他们当初在异乡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只知道这对穷兄弟一人占了一块地盘,便是日后人们所说的刘宝窑子和刘柱窑子,后来的包头村,正是由刘家两个窑子发展演变而来的。

包头还有一句谚语:“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是包头最古老的商号之一,乾隆二年山西祁县和徐沟的乔、秦二人到萨拉齐老官村谋生,后来迁到包头村,辛苦经营草料、豆芽等,积累了一份产业。乾隆二十年,他们正式开设了广盛公货铺,经营粮食、杂货等。嘉庆二十三年把铺名改为复盛公。复盛公原本经营粮食为主,后来开设了钱庄、当行。鸦片战争后,列国洋行收购皮毛,包头刚好在黄河水路要冲,是西北皮毛出口的唯一通道,包头皮毛行的迅速发展给复盛公钱庄带来时运,因为皮毛商必须依靠贷款收购皮毛才能取利。这样,复盛公资本愈滚愈大。咸丰年间,乔家在包头增设复盛西,购买南龙王店一带300亩菜地设立

标签:

人文/历史

 嘉靖往事:白莲教徒越境叛逃口外

 

说起口外移民,还得从明朝开始。明初以来长期实行封紧政策,蒙古物资供应匮乏,这成为他们侵扰边内的最大理由。嘉靖三十三年,雁北地区白莲教主赵全等人率教民非法越境,叛逃河套丰州地区,依附俺答部的势力而坐大,终成为明政府的心腹大患。这些白莲教叛民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批移民口外的汉人。

 

白莲教经常以反叛的形象出新在历史中。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就是借助了白莲教的巨大力量,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便意识到这种具有强大反叛力量的民间社会组织会成为新政权的潜在隐患,因此,明朝开国,大明律就将白莲教在内的若干民间宗教组织定性为邪教,明令取缔。白莲教在明政府的镇压下受到极

标签:

人文/历史

 

越界第一季:绝地求生的雁行客

 

他们十分脆弱,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只能破产,背井离乡逃荒求生;他们只会种地,或靠小手艺谋生,但是明清府出于某种王权统治的安全稳定之考虑,屡屡限制他们的自发活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必须春往秋返,携带着并不丰厚的收获穿越大漠荒山和滩涂,经历难以预知的重重风险返回家园,一年至少两季的漫漫长途,他们对天咏叹或者沉默行走。爱却不能,恨却无门。

 

 

从雁北、晋西北和陕北的天灾人祸说起

 

    河曲保德州,十旱九不收。雁北、晋西北和陕北人走西口通常有两个原因:其一,当地穷山恶水导致的生存艰难,以及封建社会末期豪强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导致农村大破产;其二,则是政府为缓解矛盾和压力而适时

标签:

人文/历史

 

严复的第三处故居

曾纪鑫

 

从《四书》《五经》出发,归返孔孟“温柔之乡”,传统儒学既是他思想的摇篮,又是他文化生命的最终归宿。

 

严复死后归葬阳岐,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却在位于福州城区的郎官巷故居度过,那儿便是他的第三处故居。

郎官巷故居显得十分高大、宽敞,市区毕竟是城内,与郊区阳岐村的两处故居相比,就明显地带有几分豪华的味道。郎官巷故居建于1867年,已有130多年历史,也算得上一座古屋了。这座古屋,是当年的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送给严复的。李厚基之所以出手如此大方,个中自有一些转弯抹角的缘由。李厚基是在海军总长刘冠雄的保荐下才获得督军兼省长这一显赫地位的,而刘冠雄既是严复同乡,又是他的学生。因了这层关系,当1918年严复风尘仆仆地从北方归返故乡时,李厚基在给严复接风洗尘之际,连带也将这栋房子送出。

也不知严复当时态度如何,恐怕有过表面的客气与推辞,但最终还是“笑纳”了。严复在这栋房子里住了大约两年,这两年时光住得很不舒服,不为别的,主要是哮喘病的折磨。那吭吭吭的

 

 

不了情

 

陈鑫

 

距离黄河不到一公里的鲁西南小镇,我看到迅疾而过的乡村公路上,有一个名为“不了情大酒店”的破旧广告牌,在感叹世界有着惊人的同一性之余,我注意到在这个全球化影响下的偏远小镇中却隐含着属于自己的幽默,广告牌的右下角赫然写着“联系电话:1111”。当贫穷依然顽固地对抗着经济大潮的冲击时,简单的幽默显得十分可爱。路边墙体上用天蓝色的劣质乳胶漆粉刷着口号——“今天的女孩  明天的建设者!”。人们并不在乎口号的功用,他们依然固守着“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

坐在表弟家刚运营不久的乡村客运车上,我兴奋地看到了鲁西南的荷花淀,那掺杂着泥土、牛粪和荷香味道的故土,正是我幼年时代不可替代的味觉记忆。若用“田田”来形容这里的荷叶,似乎显得过于娇气。这里的荷叶荷花更具有鲁西南特有的男性气质,我清楚记得表弟极熟练地一把抓住在荷塘里快速游动的半尺长的蚂蟥,扔到田地里,蚂蟥瞬间缩成了鸡蛋大小。小说里曾这样描写这里的豪杰:“粉青毡笠,似到翻荷叶高擎;绛色红缨,如烂漫莲花乱插。”我想象着小说里

 
 

洪洞县里寻“好人”

 

文/杨霜韦

 

发生在山西洪洞的“黑砖窑事件”,让人震惊、愤怒之余,又不得不让人联想起《玉堂春》里苏三那句咒语似的戏词。至此,洪洞留给国人的印象,似乎除了大槐树下老鸹窝的祭祖圣地,就是这“洪洞县里无好人”的感慨了。不过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近乎想当然的粗浅“印象”,诱使我们抛开它,去触摸、去观察、去探究一个活现在历史文化脉络里的洪洞县。

 

 

    几百年前的一个黄昏,一个满脸污垢泪痕,却仍难掩姿容艳丽的女子,在脚镣磨擦地面的清脆声响中,走过洪洞县的大街。女子努力支撑起自己瘦弱的脖颈,回望城门,将满腔怨气化为一声绝望的呐喊——

    “洪洞县里没好人!!”

女子名叫苏三,在她离去的身后,是一段至今仍被传唱的传奇故事。

最近,同样发生在洪洞的“黑砖窑事件”,让人震惊、愤怒之余,又不得不让人重新联想起苏三那句咒语似戏词。至此,洪洞留给国人的印象,似乎除了大槐树下老鸹窝的祭祖圣地,就是这“洪洞县里无好人”的感慨了。不过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近乎想当然的粗

 
(2007-07-04 11:38)
 

旅行,玩前人之未玩——谈谈我们的后小组(序)

阿 

我们七八个朋友,不登珠峰不游海峡不走塔克拉玛干,嘴上说的是:那不新鲜,要玩就玩前人没玩过的,好歹也得吓唬一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再说哥几个,日常追钱追姑娘以及追理想已经够俗的了,出门旅行可要高举反俗的大旗。

我们五人骑一辆平板三轮由京去山东,车上真打一面大红旗,呼啦啦的,好听好看,连偶尔并行的火车还向我们鸣笛致意呢,可那旗子太兜风了,令蹬车者(轮流蹬车)抱怨:能不能顺风时再打旗子?这三轮是花一百七买的(新车应980元),能好骑么?写小说的小贾说:这车看着不大,也就载了四人,可蹬起来就跟人力卡车似的。

三轮骑山东后,我们确定了集体的称谓:后小组。什么意思,意思非常多。也确定了后小组的旅行原则:玩前人之未玩,热爱生命而不探险。

我们五人又在皖赣交界山区搞了一个连跑两个马拉松的活动,当然我们提前训练了半个月。这活动害苦了大家,五人全部伤病,累和痛得见到美女都不会笑了;那终点是个小村,离有医院的婺源县还7公里呢。这次活动又得出了教训及原则:反对艰难,

 文/常戚
 

 谁都希望有一个伟大的祖先,在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度,了解自己先祖的生活难度似乎更大。特别是非洲裔的美国人,他们的祖先甚至没有名字,但他们依然每年举办祭祀祖先的仪式。

 

家谱热

20多年来,朱莉安·梅耶斯一直有一个疑问。她的祖先离开英国,来到美国弗吉尼亚定居,但她一直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经过了几百个小时的探索和调查,她失望地发现自己的先祖只是普普通通迫于生计的移民,像大多数早期移民一样拉家带口地乘坐五月花号来到詹姆斯镇。

“研究家谱应该属于几何学,”她说:“你有父母两个,然后是祖父祖母辈有四个人,再往上就是八位高祖,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和历史上同一时期的2万个人有亲缘关系。”

大多数美国人是移民,他们的祖先可能17世纪从苏格兰来,也可能来自象牙海岸或波兰农村。对那些想知道曾祖父从哪登陆,什么时候同曾祖母结婚的人来说,寻找这些信息从来都很难,直到互联网出现。以族谱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告诉人们从哪入手调查,甚至可以调用历史上所有美国居民的出生死亡信息。

“过去,如果一个族谱爱好者想寻找某位祖先的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