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庵
年轻时候,有一段时间,非常着迷林清玄作品,有声的、纸本的,搜罗殆尽,读了一本又一本,简直疯魔了。尤其九歌“菩提系列”,许多段落都能背了。我喜欢并感谢林清玄,直到现在都是,原因是他能用很浅显明白的文字,将高深玄妙的佛法讲得连我那样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听得懂,还深受感动!
这样的感动,在林清玄恶缘临身之后回头去看,许多人当要论断无非“廉价的
卷首
说感动
特别推荐
⊙王必胜
“年选”做到现在,多少有些皮实了,激情不复当年之勇。一是,这事有了小二十年,纵然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经不住长年累月,无有新鲜感也正常;二是,这类选本举凡也是多家,天南地北,也都在差不多的时间和篇幅推出,其内容虽有区别,却也有不少相同,出新出彩,也非易事;三是,原料上的局促和选料上的踟蹰,这一点,或许坚持了标准和要求,看似浩若烟海的此类文字,如是执意在遴选上的高门槛、严要求,你会觉得,并没有想象的好,没有达到一年最佳的预期。
卷首
散文如何是好
⊙李敬泽
散文是一个现代建构,不是自古就有的。中国的文学,本来是一个“文”的传统,到了现代,从晚清到五四,完成了整个文学的现代转型,依照西方标准,我们进行了一次文学门类、文学秩序的现代转型。
小说和诗,充分地完成了现代转型。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散文的转型还没有完成。正因为如此,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学门类的散文,它的前方依然有着广阔的天地,因为它还有巨大的内
卷首
面对散文书写的难度
汗漫,生于中原,居上海。诗人,散文家。著有《片段的春天》《漫游的灯盏》《水之书》《一卷星辰》《南方云集》。曾获《散文选刊》“孙犁散文奖(2015—2016双年奖)”、“人民文学奖”(2007年度、2014年度)”、“《诗刊》新世纪(2000—2009)十佳青年诗人”、“河南文学奖(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