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功密码——让每个教师都优秀起来》
(2014-03-01 09:36:44)| 分类: 教育专著 |
你不可不读的三大理由
1、以故事(案例)代替说教,注重实践,突出施教的实用价值,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2、以故事(案例)解读智慧,以智慧解读教育,以教育解读人生,让你抛开理论的迷雾,直入心灵,获得人生感悟。
3、尊重教育规律,提炼方法与技巧,加深人性与理性分析,探索成功教育的奥秘,用最常用、最实用、最好用的教育智慧带你走向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
序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一大批研究型教师的参与与引领。同时,改革过程也培育了一大批这样的优秀教师。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的 贾猛老师,便是其中一员。
初与贾老师相识,是2007年7月。那一年,陕西省开始了高中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我参与了延安市高中历史老师的培训工作。报告间隙,有一个面庞白净,额头宽大的小伙子主动过来与我探讨。谈话中,我知道了他曾是陕西富县第一中学的一位历史老师,由于工作需要,2002年8月,被市教育局选调到现在的学校任教。那一次,他敏捷的思维、颇有见地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由于贾老师原来所在学校的校长陈邦年是我的老同学,因此,我陆续知道了关于他的许多事情。那时他已经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二十多篇教学文章,是一位崭露头角的教坛新秀。其后,又听说他在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已经被省作家协会批准为正式会员。还知道了他是所在学校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
前不久,贾猛老师托陈校长给我送来了他编著的一部有关教育教学感悟的书稿,希望我能给这本书写个序言。受人之托,不敢怠慢。我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有重点地拜读了这部出自中学老师之手的著作。
书稿以《教师成功密码——让每个教师都优秀起来》为名,是一本结构新颖、视角独到的教育文集。全书共分七部分,一百多篇文章。
在内容结构上,贾猛老师摒弃了同类书籍中传统的刻板僵硬说教和编撰模式。每篇文章均由“小故事(案例)”、“名言摘录”和“智慧延伸”组成。由“小故事(案例)”开篇,由“名言摘录”过渡,最后阐述了作者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小故事”主要是“寓言故事”、“名人故事”和“教育故事”,绝大部分都具有短小精悍,富有哲理性和教育性的特点。每个故事的选裁都颇具匠心。
“名言摘录”主要摘录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作者广博的阅读范围和善于积累的良好素养。这些,都会对其他阅读者产生无形的影响。
“智慧延伸”阐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的感悟。注重实践,突出施教的实用价值,是书稿最有个性的地方。作者以故事(案例)解读智慧,以智慧解读教育,以教育解读人生,力求“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实践转化为智慧,智慧转化为力量”,使得整个书稿具有很强的说理性和可借鉴性。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和认真地反思和总结。《教师成功密码——让每个教师都优秀起来》展示了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轨迹,也为其他老师提供了个人发展的经验。这本根植于基础教育土壤之中、闪烁着教育智慧的书,一定会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在贾猛老师著作即将面世之际,我作为一名先睹者,除了对作者表示感谢外,也捎去我真诚的祝贺,希望能看到他更多的精品面世。
2011年9月于陕西师范大学
(赵克礼
《教师成功密码——让每个教师都优秀起来》
第一章
《为学》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无为无不为就在态度转变一念间。
用心成就精彩
心动不如行动
信念创造奇迹
成功由自己决定
有梦想,才有远方
要知今日,何必当初
发现自己,挖掘潜能
调整心情,拒绝灰色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珍惜机遇,爱岗敬业
课改,从改变观念开始
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结局
永远保持着求知者的姿态
走出“职业倦怠”,走向卓越
握紧拳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借学生一双慧眼,促进自己快速成长
不要抱怨没有机会,只是自己努力不够
第二章
关爱一切学生,关爱学生一切,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艺术。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力量所在。教师的爱是无边的大海,给学生点点滴滴的滋润;是宽阔的大地,给学生丰厚甜美的营养;是灿烂的阳光,给学生铺撒光明;是巍峨的高山,给学生带来登山的愉悦;是远航的灯塔,给学生指引着方向。教师之魂为师德,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只有感情才能赢得感情,心灵才能感受心灵。爱心成就梦想,爱心点燃希望,爱是教师最美的奉献,爱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师爱源自信任
有一种爱叫放手
教学生正视失败
把课堂还给学生
爱,需要文火慢炖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
攻心——师爱的真谛
“逆向关怀”也是爱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捕捉学生闪亮的瞬间
不要让灰尘蒙蔽了心窗
每个人心里都渴望得到肯定
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
如果爱他,就一定要相信他
爱“差生”,不要说没有理由
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爱就在身边
师爱是建在“责任”基础上的
倾听——传递师爱的有效途径
打造健康课堂——师爱的具体体现
错误也有价值——让错误不再成为错误
第三章
“知识是死的,智慧才是活的。”知识是力量,智慧更是。教育智慧来源于教育实践,又指导教育实践。懂得并掌握教育智慧,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灵性,就能照亮前行的路,减少在盲目与混乱中摸索与挣扎,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些挫折,在师生教学相长的关系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
要懂得欣赏学生
非常有必要的惩罚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冷静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不要轻易按灭你手中的灯
学贵有疑,让学生走近教师
班会,教育学生的有效课堂
擦亮眼睛,看到学生的变化
善用幽默语言,胜过直接批评
求同存异,构建灵性的班集体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收获的乐趣
关注个性差异,实施多元化评价
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轻易下结论
知彼知己,事先控制,防患于未然
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目标
改变自己,亲近学生,构建和谐乐章
师生平等对话,生成精彩课堂的有效途径
第四章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由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和无私的爱心等因素铸成,其本质就是一种文化底蕴,一种人文修养,一种精神求索,一种价值取向,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促使学生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行为习惯,促进自身健康、自由、生动活泼地发展。
正人先正己
感化的力量
合作才能双赢
身教胜于言教
君子不念旧恶
欣赏你的同事
我真的很不错
宽恕别人快乐自己
班主任自身底气要硬
教师就是学生的方向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会让形象更高大
第五章
忍耐之根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再怎么成功的人,也会有不顺心的时候。没有忍耐,就无法坚持埋头寒窗苦读十几载,难以掌握丰富的学识;没有忍耐,就无法给自己提供积弱成强的时间,难以厚积而薄发;没有忍耐,就无法认清自己,分析局势,难以构筑和谐的人脉。忍耐会带给我们搏取成功的力量,忍耐是一种大视野、大心胸、大智慧,是成功过程中必要的手段。
做人要虚心
厚积才能薄发
认识自己的价值
嫉妒心理要不得
做人要善于知足
为人师要学会忍耐
常怀居安思危之心
关注内涵,赢得未来
做人低调是一种智慧
成功就在认错一念间
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第六章
水能方能圆,装在圆罐子里就圆,放进方形玻璃箱子里就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里照样能够生存,原因就在于它懂得变通之道。其实做人也应该这样,成功学说:“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会变通的人。”人生像一条长河,当“山穷水尽”时,随机应变,另辟蹊径,于是出现了“柳暗花明”;当“失之东隅”时,通权达变,曲线救国,于是“得之桑榆”;当“话不投机”时,顺势而为,求同存异,于是“诸事随缘”;当“穷途末路”时,灵活变通,以退为进,于是“路路畅通”。
变通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喜悦总是在生命转弯的地方,变通缔造精彩。
抓住关键
治班之道
学会放弃
善于发现
痛苦与快乐
变换一种方式
认清脚下的位置
不要为虚名所累
幸福其实很简单
教师也要学会感恩
在逆境中抓住机会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
善于用人,用人所长
生存之道,因人而异
明确目标,全面思考
经常反省就会生成精彩
教师不妨有点阿Q精神
改变思路,才能找到出路
换一种思维,你将豁然开朗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团结产生力量,凝聚诞生希望
求同存异,构建灵性的班集体
打破定向思维,成就精彩人生
干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干事更重要
第七章
孙子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人生如棋局,当进则进,当守则守。坚守是为了积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坚守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机会,一飞冲天;坚守是为了稳住阵脚,伺机冲进。坚守肩膀上的责任,坚守自身的道德底线,坚守未来的希望,坚守不变的信念。坚守一份执着,就会收获一份喜悦。
永远不要言败
做时间的主人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辛勤付出才会收获
做教师要有务实精神
精彩人生,从细节做起
完美的结局,在于坚守
给一点压力,走的会更加坚实
坚守自己精神领域的一片净地
教师要不甘寂寞,还要耐住寂寞
要坚信自己,不要为别人的话所左右
后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实践+反思+研究。
教师不学习,就无法获得新知;不实践,就缺少了对教育认知的来源;不反思,就无法达到对教育更深的体悟;不做研究,就永远成不了智慧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有梦想,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前进的脚步就不会停息。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智慧型、学者型的教师、作家,坚决不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为此,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我尽量挤出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从名人名家的智慧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结合教学实践,涂涂写写,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至今算来竟至百余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三十余篇论文,出版了一部教育类长篇小说。如何把经验升华成理论,从而转化成教育智慧,我从寓言故事、教育故事(案例)出发,结合心得体会,编写了本书。
本书共分七部分,一百多篇文章,是我十多年来对教育实践的一些感悟,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探索在素质教育旗帜下,如何做教育,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如果读者朋友能够从中得到哪怕一丁点的启示,进而奋力进取成为令人敬仰的“为人师者”,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书出版之际,得到了学校领导和亲朋师友的鼓励和支持,在此,谨向给予我大力支持和指导的学校领导、亲朋师友以及编审、出版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教育部陕西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师大教师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陕西省中小学历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学历史报》总编辑赵克礼教授。赵教授是我所接触的令我尊敬的教授之一,我曾经听过他的报告,并曾面对面地聆听过他的教诲,其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使我终身难忘。在阅过书稿后,赵教授欣然为本书写序,对我是极大的鼓励,此等师恩,我当铭记!
在编写过程中,我尽力追求“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实践转化为智慧,智慧转化为力量”,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加之时间仓促,这本书稿肯定还存在许多缺憾,乞望学界同仁不吝言辞批评指正,您的意见和建议将是我在今后人生路上更奋然而前行的巨大推动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读者朋友都拥有开心的一刻、快乐的一天、平安的一年、幸福的一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