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跨国婚姻华人法国老公转载文章陈埃的博客 |
分类: 跨国婚姻 |
天地辽阔,和来自另一个地方的人从相遇、相恋到结婚,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必须接纳彼此的文化背景和差异,以及很可能需要在不同地方来回往返。异地人的情缘,不仅是彼此相爱而顺其自然达成的另一个人生阶段,也考验着两人对于不同生活环境及文化的接受度和适应力。记者日前走访两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夫妇——巧合的是,他们都是在巴黎认识而结姻缘,也一样的在新加坡注册结婚——看他们如何在不同国度的新环境里互相扶持,比翼双飞。

在巴黎一见钟情
华裔姑娘苏心颐(28岁)手中拿的是美国护照,但除了美式英语之外,她也能操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和新加坡式英语。她正在积极学习法语,因为她嫁给了法国人,目前居住在法国。
原来苏心颐的父母来自香港,由于工作关系曾短期居留在美国,当时身怀六甲的母亲因此在美国产下她。在她5岁时,他们举家迁移来新加坡定居,一住就住了10多年。9年前她到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留学,2006年暑假时到法国巴黎进行语言交流时认识了法国人理查德·孔(Richard
Combes,现年27岁)。苏心颐2007年回新加坡工作。两人在2009年结婚,之后苏心颐跟随丈夫在法国居住。
随丈夫定居法国
谈到她和丈夫的罗曼史,可说是一见钟情。
苏心颐在美国留学时开始学习法语,而在法国的理查德·孔当时则在学英语,两人通过网上语言文化交流计划认识,刚开始只通过网上聊天来练习法英语。半年后,苏心颐到巴黎参与文化交流,两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倾心。
然而,坠入爱河的两人无奈却相隔两地,经过三年的远距离恋爱后,两人终于决定在新加坡结婚。苏心颐说:“远距离恋爱谈久了,难免面临着该继续下去还是分手的抉择。要是选择在一起,总会有一方得愿意做出点牺牲,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我们最终还是决定一起走下去。”
于是,原本在本地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担任行政工作的苏心颐,决定辞去工作,随着丈夫到法国生活。她先是在著名的巴黎学院(Sciences
Po Paris)找到行政与课程策划的工作,后来考上巴黎第八大学(UniversitéParis
VIII)的硕士课程,目前在修读国际媒体学。
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前一篇蒙特利尔医院新冠死亡率这么低多亏中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