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川《高考指南》等位分,知分知位填志愿
| 分类: 高中 |
巧用四川《高考指南》等位分,知分知位填志愿
关于等位分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同时涉及很多专业概念。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由于时间所限,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去彻底弄清楚等位分的计算方法,只需要了解它是在标准分基础上的一种修正的数学模型,同时掌握它的分析方法即可。
关于等位分的分析方法其实非常简单,一共只有两个大的步骤,第一步是通过等位分查询网站免费获取自己高考成绩所对应的等位分;第二步则是将自己高考成绩所对应的等位分与你拟填报高校的实录线等位分进行比对分析并得出分析结果。下面就这两个大步骤的各个细节说明如下:
第一步:获取自己高考成绩对应的等位分
第一步:获取自己高考成绩对应的等位分
2013年普通高考成绩对应等位分须等到全省高考成绩公布后才能查询到,考生可以先掌握下面的查询方法。
2. 在查询页面的输入框内输入考生的高考成绩和科类。
特别注意:如果考生有录取政策照顾性加分,则输入高考成绩加录取照顾性加分成绩;科类一定要选择正确,文科考生一定要选择文科,理科考生一定要选择理科,否则将严重影响第二步对比分析的准确性。
3.
准备好纸笔,在“参考批次”一栏依次选择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等批次,然后点击“等位分查询”按钮依次获得自己高考成绩在本科第一批的等位分、本科第二批的等位分、本科第三批的等位分等等,然后把这几个等位分分别记下来并牢记,在第二步对比分析里面要常常用到你自己的这几个等位分数据。
4.
初步定性分析:简单的看,你查询出来的自己的等位分高低直接反映了你在全川考生中的排位高低,等位分越高,则你在全川考生的排名越靠前,反之等位分越低则排名越靠后。等位分的最高分是900分,如果查询出来自己的等位分是900分,那么则说明你在全川考生中的排位一定在前100名之内。
第二步:对比分析
在考生查询到自己的等位分后,如何与《高考指南》下册刊载的实录线等位分进行对比分析,《高考指南》的查表说明有些不很清楚,那么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大家可以先参考一下《高考指南》(文/理)下册数据篇的《近三年普通高校在川录取情况统计表》一表,样表如下图所示:
http://s8/mw690/004kRlYHgy6HTvjdBAPa7&690
如上表所示,两个红圈中分别是高校近三年的实录线和实录线等位分数据,要想正确理解等位分对比分析结果,先要对这两个指标的含义做个简单介绍。
1. 什么是实录线?
实录线即是学校某一年度在川录取的文科(或理科)所有新生的最低分。再说白一点,也就是将这个学校录取的所有考生按投档成绩(高考成绩+录取照顾性加分)从高到低排列,排在最后一名的那个录取考生的投档成绩就是这个学校的实录线。
2. 什么是实录线等位分? 也就是学校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投档成绩在全川考生群体中的排位换算成等位分坐标系下的分值。
或者说,这个排在最后一名的考生按照之前所说的第一步查询步骤,他所获取的自己的等位分就是这个学校的实录线等位分。
简而言之,将你自己的等位分与学校的实录线等位分进行对比,实际上就是把你高考成绩的全省排位跟这个学校录取的倒数第一名那个考生的高考成绩全省排位进行对比。
理解了上面两个指标的含义,接下来对比分析起来就比较简单了,但请牢记:在对比分析本科第一批院校的实录线等位分的时候,你要拿你自己本一批所查询的等位分来分析;在对比分析本科第二批院校的实录线等位分的时候,你要拿你自己本二批所查得的等位分分值来分析;以此类推......虽然你高考成绩对应的各个录取批次的等位分相差不大有时甚至完全相同,但某些情况下还是有细微的差别,所以为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得混用,一定要用对应批次的等位分来比对分析。
好了,接下来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举例说明:假设你查询自己的本科第一批等位分是689.1分,而你想填报的本科第一批的A大学2012年实录线等位分假设是670.2分,这代表什么意思呢?
这代表你的等位分比2012年A学校录取新生排在最后一名的考生的等位分还要高,也就是说在排除每年高考报名人数、招生计划、试题难易程度等变动因素的干扰后,你在全省的排位排在这个学校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全省排位之前,大家都知道高考录取是按照位次优先录取的,既然你排位在这个学校2012年最后一名考生之前,那么在同等条件下(填报同梯度同院校志愿)你被A学校录取的可能性一定比最后一名那个考生大;反之如果你的等位分低于A学校的实录线等位分,那么也就意味着你的全省排位比这个A学校的最后一名录取考生的全省排位还要靠后,那么意味着你填报这个学校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小。
然而,各个学校每年录取最低分新生的排位情况因为学校每年报考热度变化也时常起伏不定,所以要更加准确分析拟填报院校的录取风险大小,最好还是要分析学校近三年的实录线等位分数据。如果你自己的等位分高于你所对比分析院校近三年的实录线等位分,则说明你的成绩排位排在这个学校近三年来每年最后一名考生的排位之前,那么填报这个院校相对来说就有把握一些。当然,你等位分超过这个学校的实录线等位分越多,则意味着你的排名越靠前,报考这个学校的风险就越小;反过来说,如果你的等位分均低于你想填报的学校近三年的实录线等位分,那么这意味着什么想必你现在也明白了,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就要尽量规避这个学校。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你的等位分高于你想填报院校的某一年或几年的实录线等位分,但又低于这个学校另一年或几年的实录线等位分,这意味着你的全省排位在这个学校最低分录取考生全省排位的变动范围之内,把握不是很稳,更需要一些运气成分,对于这类院校也要谨慎填报,如果是平行志愿的话建议倒是可以作为“冲一冲”的备选院校。
最后再说点注意事项:
1.此方法只适用于报考普通类院校的风险评估,报考艺术类院校不适用此方法。
2.
不管是批线差法还是等位分法来分析院校志愿并不是“一招鲜,吃遍天”,要准确客观分析学校历年录取情况的基本面,还要看这个学校的实录线是否具备“含金量”,只有“含金量”够高,线差法或等位分法的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客观地反映学校招生录取的真实情况,判定学校实录线的“含金量”主要通过学校“调档线”、“批线上第一志愿报考率”以及“非一志愿录取情况”这几个指标来分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