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影视独舌
影视独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18,285
  • 关注人气:40,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林寺传奇4》导演都晓:做众筹首先一定是不缺钱的

(2015-08-18 12:07:27)
标签:

娱乐

杂谈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MhoEGHmNs3cYCXOJ2MHfEqxHXicvjViaicm26ibvB1XZdgEN45RyictbPlA/0?wx_fmt=png


由著名导演都晓打造的《少林寺传奇》系列是功夫剧的精品,不仅在国内收视火爆,而且海外输出到了日本,在日本主流商业电视台富士台一播就是3年,这也是近十年来中国影市文化输出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四年后《少林寺传奇》项目重启,拍摄第四部,在融资上选择了在聚米金融上发起了颇具“互联网思维”的“众筹”。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m3ibldL7NDc4PwabaIUWmksfTibO53WtS8ybgG5Yk1syIT6w4pzySwqA/0?wx_fmt=jpeg


《大圣归来》的成功让影视众筹喧嚣了一阵,但很多情况下,“众筹”更像是“众愁”,这种在中国新近流行的电影融资形式,被认为多多少少违逆了市场运行的基本原理:在金钱上的回报被忽略不计,热情却依旧滚烫。相较于真切的投资行为,众筹更像是某些时髦商品的“预售”,人们怀着捧场甚至做慈善的心情加入到这一流行风尚当中。《少林寺传奇》作为一个经营多年的成功品牌,具备丰富商誉血缘,为何也会“乞讨”做众筹?怀着这样的困惑,独舌记者对亲手打造“少林寺传奇”这一品牌的都晓导演进行了专访。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e6ic39wuJlhL0fL37lT0Y3xuwqrCv1ZmvLLLnoIzJxicXADHgxKUm1Cg/0?wx_fmt=jpeg


独舌:《少林寺传奇》前几部播出时间都比较相近,2008—2010—2011,为什么第四部推出搁了四年?


都晓:前三部之所以挨得很近,是因为我们原来就有三部曲的计划,目的就是想把“少林寺传奇”打造成一个品牌。我们用了五年时间去做《少林寺传奇》,很多系列剧都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少林寺传奇》是一部比一部火,我们给自己的弦绷得很紧,三部曲放在一起是个整体。2011年这个剧就达到了顶峰,收视率和观众影响都达到了最好,就打算“封笔”,就停下来了。


独舌:中间是做了一个少林寺题材的《聪明小空空》?


都晓:对,《聪明小空空》就是和《少林寺传奇》主打功夫对应做一个文戏,像“聪明的一休”一样突出智慧而不是武术。那为什么今年又重启了《少林寺传奇》?首先,一个品牌做起来轻易就放弃各方面都不愿意:很多观众从2011年开始就在等着“少4”出来,网上不断在议论这事;《少林寺传奇》播出收视很好,尤其是“少3”达到了一个三五年都无法突破的高点,电视台方面也希望把好的东西延续下去。还有就是这几年经常有人不断打着“少林寺传奇”的旗号做一些山寨版,但是他们没有抓住《少林寺传奇》的精髓,只是渲染武打场面,反而有些把我们的牌子做坏了。所以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做《少林寺传奇4》,告诉大家:《少林寺传奇》是代表中国功夫的,中国功夫是有思想和哲学的,它是带文化不是纯武打。出于这样三方面目的,我们决定继续做《少林寺传奇》,也想把这个品牌延续下去。


独舌:有金庸武侠小说对少林寺的经典刻画珠玉在前,重新建立一个体系并且让观众接受是很大的挑战。《少林寺传奇》系列第一部时代背景是南北朝,第二部是隋唐,第三部是清朝,整个系列在创作时遵循一种什么样的思路?


都晓:先说这个框架。少林功夫源于战乱年代,从南北朝开始,佛教盛行,所有统治者都信佛,不管如何战乱都对寺庙网开一面。寺庙一般都是不纳税不纳丁,乱世各路政权势力都要抓丁,老百姓为了避战乱都跑到庙里面,把家里的财产献给寺庙,兵役范围内的孩子都当和尚出家了。这样子少林寺的家产就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大,为了保护这些东西就成立了和尚武僧团。武僧团本身不受佛法管束,它只是以庙里的名义召集天下有功夫的人捍卫庙产,是民间组织。少林寺本身是没有功夫的,它把有功夫的各路英豪吸纳过来,大家相互学习磨合,最后天下太平走出去都是以“少林功夫”的名义带出去。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FfhHib8tX0XEibVwTA2bQAg2NzXRTiahZwPJ5ic0uQ9DYw2bRWVkrSssMw/0?wx_fmt=jpeg


独舌:这个就是少林功夫发源的历史真相?


都晓:是的。所以少林寺功夫的特点就是容天下之所长,现在都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嘛。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拿《少林寺传奇》就可以拍各路功夫。在中国做少林功夫基本有三派:金庸是武侠派,他的功夫是可以不考究的,实际上是用现实世界的情感去碰撞一个心灵世界,虚构了一个跟现实世界平行的武侠世界;第二种就是把功夫奇观化,融合了武侠和神话,以还珠楼主为主,也就是现在流行的仙侠剧,已经进入一个神话世界;第三就是以《少林寺》电影、成龙、李连杰这条线过来的写实派,有真功夫基础,打起来有章可循,有真正可以练成的功夫。我们《少林寺传奇》遵循的就是第三种拍功夫的风格。


独舌:那你有没有关注徐浩峰的小说和电影对功夫的一些考究?


都晓:徐浩峰本身是练过武的,开始张国立曾经拿着他的《道士下山》、《国术馆》跟我谈改编。他的作品我是很喜欢的,但本身他对武术的描述比较有局限,他只是写了一群有功夫的人的生活,写得很传奇。徐浩峰小说精妙在于描写生活、刻画人物,但没有过多去讲功夫。《一代宗师》也不是讲功夫,它主要在说功夫理论或者功夫哲学,里面的武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功夫,很多慢镜头,很形式化,打得很漂亮,通过武术传达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都是拍功夫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拍《少林寺传奇》就是把功夫当做一种文化遗产容纳进去,很多招式功夫都很有讲究,学专业的一看就明白这打的是哪一路拳、招式叫什么,甚至希望将来研究武术的人假如拳谱失踪了,可以从我们这里面找到影子。


独舌:除了少林寺这个题材,那这个系列在剧作架构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关联?


都晓:主要演员没有换,性格也没有多大变化,我们想建立起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亲切感。但是传达的道理在变,这个告诉的是“惩恶扬善”,那个可能就是“劝人向善”,在主题上出现一些变奏。


独舌:从2011年到现在,四年多电视剧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一剧两星”政策、收视对赌、观众的年轻化、还有网剧的兴起,视频网站的分流、IP热潮、市场的变化对你创作有影响吗?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MyeHDJic6fo4adPCloaxT5qnic72sIkLvIibfSic75Zo1QZJMs1eLHOnJg/0?wx_fmt=jpeg


都晓:市场的变化也正常,观众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时期,对影视剧的审美要求提升了。但有一点不会变:求新、求变、求异,最后还是靠手艺吃饭。


独舌:刚才你也提到《少林寺传奇》目标观众是青少年群体,现在基本一说“电视剧”+“青少年”,第一个想到的是湖南卫视,那《少林寺传奇》的目标观众和湖南卫视的观众群有什么区别?


都晓:我觉得观众群是一样的,但口味有差别。都是年轻人,有人喜欢辣的有人喜欢酸的。我们风格更粗犷一些,湖南台更细腻一些,像《花千骨》之类。湖南台前一段时间播的《特警力量》也比较阳刚硬朗,收视率也不错,我们也在寻找和他的交叉点。还有一点可能大家不清楚,真正的功夫剧最受欢迎的是江浙、福建、广东这些南方地区,当时播出之后也是出乎我们意料,河北、山东、河南这都是习武重地,反倒是收视率没南方好。


独舌:这种现象你分析是什么原因?


都晓:第一,中国的功夫现在还保存比较完好的其实是在南方,北方完全商品化了,已经找不到最原始的东西。第二,北方人练武功利性太强,当明星、谋份差事,南方人练武可能就是健身、修身养性,目标绝对不一样。我们当时主要就在福建、重庆、广东、浙江、山东、河南六家卫视播放,在这所有台里播的最差是河南,这实在令人没有想到。广东收视率能好到什么地步?最好的时候有36%,河南只能播到18%,但当时整体市场是超过12%都很少。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ELjGqaamvNj9qUbl95kufiaFYaic3nZRP9XoNfG9E6L4T21rJmwGexRA/0?wx_fmt=jpeg


独舌:现在播出平台减少了,制作费用也要降低?


都晓:制作费现在涨的最高的是演员的费用,但不是说每个大腕都能把戏带好,前提还是一个创意和故事。我们这个戏请的明星戏份都比较少,我的意思就是他们来捧场搭台,让这帮小和尚们唱戏,而小和尚越年轻越嫩越好玩。


独舌:少林寺是一座富矿,关于它的影视作品开发很多,你觉得《少林寺传奇》系列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都晓:少林寺谁都可以做,武术指导全国有很多,但是关键在于做什么。少林寺文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佛法一部分是功夫,佛和功夫都是有思想的,功夫没有思想就会变成打架,功夫吸收了很多佛法的思想,使得它变得更深刻、更有人生况味。


独舌:当时《少林寺传奇》除了在国内播的很好之外,还成功地卖出了海外版权,在日本主流电视台播出,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都晓:2008年,我们和日本富士台谈想让他们把这部戏买了,但日本主流电视台基本没买过中国电视剧,除非就是像NHK这种公共电视台以文化交流的名义做一些播放。富士台是日本的一个主流商业电视台,我们这个剧第一有佛教,第二有功夫,都是中日两国的共同文化,就想卖给对方,但是富士台一直没有信心,很多年前他们播过一部中国戏但没播几天收视差就撤下来,我们之间当时有别的合作就一直鼓动他们也买《少林寺传奇》。7月20日在北京,富士台过来了六个人,当时他们还没下决心要买,我们晚上在酒店里请他们吃饭,到了八点多电视机打开,四家卫视加上北京地面、河北地面,有六七个台都在播《少林寺传奇》,当时富士台的那几个都蒙了,二话不说一个礼拜就把合同签了,结果第一部播完效果很好,后两部也买过去了,一播就播了三年。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F5KZNiciaI2TFHyYoMia2gqmutj12OAoSa4MBNfxjw6zich0KpcAy3xlDw/0?wx_fmt=jpeg

聚米金融母公司杭州新鼎明参与投资的影视作品


独舌:这个剧在日本播出是重新剪辑还是原版播出?


都晓:是原原本本播出,他们都是周播剧,一部差不多播一年。2013年的时候,中央开始鼓励中国影视文化要走出去,《环球时报》就配合做了一个调查,他们驻全球各地记者每人写一段最后有一个综合报道,很大一个版面在说海外主流媒体没有中国电视剧,都在讲我们面临的形势的时候,驻日本的记者说自己在日本待了五年,日本主流媒体就只播过一部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然后《三国演义》在NHK作为教育片播了六集,而且还不是黄金时间,《少林寺传奇》则是在主流商业电视台黄金时段播了3年。


独舌:东亚文化圈也很大,既然卖出了日本富士怎么没有卖给韩国吗?


都晓:日本主流频道播了,台湾卖给了中天电视台,韩国我们也推了,但是在韩国更进不了主流频道。中韩电视剧贸易很不对等,我们大量买进韩剧,但是韩国是主流频道绝对不播中国电视剧,我们下了很大力气也没用。韩国黄金档就不允许播中国电视剧,偶尔播一部也是交流性质,而且收视不好立马就撤。


独舌:你是怎么接触到众筹的?


都晓:我原来听说了很多,也没有自己去思考,就觉得这个东西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但后来在和聚米金融合作的时候,发现只要把一切游戏规则制定好了以后,我们认真去做,它是可以有正面导向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往积极一面去推动?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hlf3f41fxicomXA6we66RaEgNLT89nQh5h23E4I1gOCcBIPTl0eJiblw/0?wx_fmt=jpeg


独舌: 影视众筹给人的感觉集中在网剧、动画、电影,这些项目有一些共性:都是比较新潮的事物,有很多风险,回报收益不确定,正传统融资渠道打不开才会做众筹,但是《少林寺传奇》有多年的品牌经营,具备一定商誉血缘,应该说融资渠道很通畅,为什么也会做众筹?


都晓:传统影视的融资,作为一个导演是不缺资金的,这样一个项目拿过来很多人都愿意投资,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公司的操盘手来说,你就要考虑到怎么让资金利益最大化。比如说我做个项目,从剧本创作到开机已经做了一年,当我开机的时候拉了几家合拍,合拍是不管你前面的付出的,投多少钱拿多少利润,如果我对这个项目很有把握,为什么要把利润拱手相让?实际上这就是资本运作进入影视产业,这不是从导演的角度找一笔经费,而是通过资本解决,有人出钱有人出力,各挣各的钱。


政府很支持影视产业的发展,但是没有给影视资金一个合理的渠道。以前主要都是通过“名气”来融资,但这个本身是没有程序的,不符合产业化运作规律。我今天拿着《少林寺传奇》的项目融资一晚上可以筹到几千万,很多影视公司都愿意来投。但我为什么不愿接受这种方式,因为他们这种投资说到底还是合拍行为,对他们而言没有参与制作过程,仅仅是搭乘便车,他拿了一个资金投入的钱但是要分所有的利润,在我看来这是不合理的。


独舌:也就是《少林寺传奇》选择众筹是为了优化资金构成,促进利润最大化?


都晓:是的。我们政府下一步要发展的方向是金融,金融就是投资和收益,目前国家刚下通知,众筹只能算债券融资,不能是股权融资。让老百姓投资一定要给他一个投资空间,借助众筹老百姓不仅可以进入股票市场,也可以进入文化市场。所以影视众筹第一就是要有自信,你的项目确实好才敢众筹,众筹的项目一定是不缺资金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GHIGXPZicISNHcPt6SAlasO6r8dpdGzD3UwT8wXn55Ol3woYnuwwd4g/0?wx_fmt=jpeg


独舌:你这解释颠覆了大家对“众筹”的认知,不缺钱但是跑进众筹来融资,在中国影视领域你们好像是第一家?


都晓:不缺钱主动做众筹,应该算是第一家。在中国,影视剧有三种融资方式:一种是民间资金,第二是银行贷款,第三是政府补贴。还是刚才说的:政府大力支持影视产业,但是没有解决影视融资渠道问题,银行贷款国家规定必须要抵押和担保,那你拿什么抵押?这就是影视公司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好的项目,自己可以解决一部分资金,剩下的又不希望以传统的联合出品方式筹资,众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式。所以影视众筹第一要有自信,第二要有责任,第三要有能力,有了这三点才能敢去做。


独舌:那以后把众筹当做一种解决影视公司融资渠道的行为会不会蔚然成风?


都晓:一定会,但也不排除有人会钻空子,比如老百姓参与众筹但是钱收不回来怎么办?谁来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政府监管很重要。我认为众筹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这次《少林寺传奇4》在聚米金融上众筹,就是让老百姓能够参与到影视制作中来,让大众文化真正意义回归到大众,搭建一个创作者和观众互动共享的平台。把老百姓关在艺术门外,你站在那说这是艺术老百姓享受不到,这是没用的。


独舌:也就是你一直在为影视融资渠道苦恼,然后在众筹这个新生事物身上看到了一个方向?


都晓:这是时代给的机会,也就是互联网时代,群众可以参与到社会经营、参与到资本运作、参与到金融活动中,也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会出现。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zAujBnniaTeHEHzqK1lj72e4tLibohreGqkGfe14W7MjqxOXoGsNwT64XzCLLralTjHD6BFF7iceyFg/0?wx_fmt=png


独舌:做众筹平台有很多,为什么选择了聚米金融?


都晓:之前有很多网站找过,我都没同意,因为他们思路跟我不一致,很多人还是把它当做一个概念在炒,有其他小算盘,还有你没法确定它的资金对你负责任,也许资金没法给到你,中间没有一个控制。选择聚米金融是因为:第一聚米金融足够专业。不同于其他众筹平台,聚米金融一直深耕于影视行业,一直专注于解决传统影视剧融资难的问题。第二,聚米金融足够实力,聚米金融依托母公司杭州新鼎明的资源,可以辐射到影视剧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融资还是到最后的发行,都可以在聚米金融帮助下完成。第三,聚米金融足够真诚。不管众筹到多少钱,聚米金融要填满剩下所缺数额,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一定会资金到账。


独舌:也就是不管如何,你这1000万众筹资金都能筹到?


都晓:对,只有确定这一点我才会做众筹,不是说能众筹到多少就是多少。


独舌:那你众筹的1000万资金占投资多大比重?


都晓:占20%,不会让它影响大的局面。其实这本身对我们是一次尝试,做好了以后还会继续。同时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创作摆脱脱离大众的现状,让大众文化真正的回归大众,我们在聚米金融以后的众筹可以做到:参与进来的大众可以对创作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独舌:现在每天都会蹦出很多新词,有人编了一个段子调侃“互联网思维”:“乞讨的改叫众筹,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做耳机的改为可穿戴设备,办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圈地盖楼改叫科技园区,放高利贷改叫P2P,看场子收保护费的改叫平台战略,借钱给不靠谱的朋友叫风险投资.”。简单概括一下你所理解的“众筹”。


都晓:互联网有虚的,但是众筹我觉得还是很实在,大家都是真金白银拿出来又不是一个概念;再有它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它让人们有了很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我们减少了中间程序,较少了剥削,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繁琐的麻烦,变成了创作者、市场、投资者之间的一次party。


【文/杨文山】


End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