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舒雨的博客
舒雨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628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师少师”虎骨印章料(附《为虎骨章歌》一首)

(2018-03-15 10:36:03)
标签:

诗词、图片

分类: 收藏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去见证真实的历史,我们唯有通过这些物件,去印证历史的真实,尽管历史的真实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历史
“太师少师”虎骨印章料(附《为虎骨章歌》一首)

          章料高2.8cm,椭圆形章面径3cm左右,重23g,有的压手感,通体致密、油润光泽,呈油黄色。
        章料主体为圆雕的一大一小两只狮子,交颈相拥,同含一枝如意,寓意为“太师少师”,下承章面厚仅0.6cm,与其说是章料倒不如说是个小摆件。古称“师子”二字为西域音译,取其谐音的“太师少师”是古代“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之首,集官衔、尊位、帝师为一身,是中国传统的祥瑞纹饰。狮子形象古已有之,古人又称为狻猊,是龙生九子之一,只是中国并没有狮子,直到明清外邦朝贡才一见真容,故而狮子的形象多根据文字描述,所以早前的狮子形象极不真实。因此,纵观中国美术史,即可以说狮子就是狻猊,也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动物,有的干脆就称之为古兽。这个章料上的狮子眉骨高隆,耸鼻凸眼,虽然威仪勇猛,却与我们认识的狮子相去甚远,实乃具狻猊古像。
        虎骨是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材之一,具有强筋健骨等功效,尽管我的鼻子很不灵敏,沉入鼻底仔细辩吸,还是能嗅到特别的香味。相对于其他兽骨,虎骨的一大特征就是密度大,也因此骨质细腻,油性大、分量重。目测章料底面可见中心比外缘密集的黑点,侧面则现牛毛纹,这些黑点和牛毛即是传说中“虎死血不死”的血斑纹。在500倍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中心的血斑纹有俗称满天星的勾连状纹,外缘的血斑纹不仅疏朗且为蝌蚪纹、短促如点,牛毛纹则要平直。血斑腔里填充的黑色物质应该就是不死的虎血。纵横的所有血斑纹,各自独立、互不相连,当然,我们还可看见骨质上的极细直的线纹,应该是组成骨质的骨小梁,正是它们连通了血斑腔。
        虎骨玩件属小众冷门,而收藏中的经验之谈,本就是不够严谨的感性认识,加之口口相传、理解各异,极易传讹。故结合上述观察,本人试析三则,不过孤例独证,也不一定正确。
        一说“虎骨断后不呈空洞,而显丝瓜络状”。凡骨骼皆分松密,皮质坚硬致密又称骨密质,向内愈近髓孔愈为骨松质,呈现不规则的立体网状结构,被形象地称为丝瓜络或海绵状。而“断不呈空”很多人都误解为虎骨是无髓孔的实心疙瘩,显然是违背常识的。本章料呈现的极细直线纹,说明骨小梁为片状粘合已完全骨化。因此,共性的丝瓜络纹并非虎骨特征,倒是这种极细的直线纹有可能。而“断不呈空”应为“断面不呈空洞”,指骨松质的网状结构完全骨化填实无孔,愚见也当指血斑纹各自独立而无贯通。
        二说“虎骨铁质成份很高,时间长了会从黄色变为灰色”。本章料血斑腔中的黑色物质可见元明青花上显现的铁锈斑,愚见应是虎血的铁质成分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分子慢慢析出。正如章料可见,在不受扰动的刀痕、陷地等凹处,铁质沉积呈现灰色,而凸兀受摩处,没有结晶的立根之地,还是呈现出高亮的油黄色。
        三是关于虎骨密度之辩。收藏界称虎骨密度大,引用了不知哪来的数值4.04。反方质疑骨骼皆钙质,总不能比翡翠密度还大。因此,也有人以静水法测得某虎骨扳指与牛骨一样都为2左右。所谓压手感就是对体积小重量大的反差反映,也就是说密度越大压手感越强。这枚小小的印章有着近乎银元的重量,准确地说是有压指感。一方面,虎是纵沟跳涧,牛是平麓散步,骨骼发育程度必然不同,所谓虎骨“断面不呈空洞”尚指骨松质部分,则骨密质的致密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虎血富含铁质而遍布骨中,也还是有点分量。因此,说虎骨、牛骨密度一样,我想是不大可能的,但是物质就摆在那,说是大到夸张的程度也是不可能的。
        把玩印章,遥祭这山林之王,不由得感叹万千,特作柏梁台体古诗《为虎骨章歌》一首:
峰峦起驾接天长,
涧壑闲庭岗作床,
惊风咋草脖颈凉,
尤见李广射大王。
大王落魄去平阳,
挫骨扬灰又何妨,
豪情长寄魁斗章,
一身傲骨谢残阳。
“太师少师”虎骨印章料(附《为虎骨章歌》一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