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耀眼可夺目
耀眼可夺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0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语文常见语病之诊断例子:多重定语状语

(2013-11-08 19:32:34)
标签:

初中语文

教育

人教版

修改病句

分类: 字词句修辞标点

        一、成分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①工地上,听不见锹(qiāo)镐声,也看不见人影走动,只有一对对焦急的眼光,在向远处张望。
  
    (“眼光”是不能“张望”的,应改为“眼睛”。)
  
    ②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呼啸”应为“沸腾”。)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必须扩大和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扩大”与“发展”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例:①他的家乡是安徽黄山市人。
  
    ②黑格尔的这本书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①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制造出来。(“聪明”与“手”搭配不当。)
  
    ②下课后,他一个人走到操场上,十分热烈地读起英语单词来。(“十分热烈”改为“认真”。)
  
    ③人们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干部的发言。(“以亲切的目光”与“倾听”不搭配,应为:“……注视着这位老干部,倾听着他的发言。”)
  
    ④对不起,这次我们对您照顾得太不周全了。(“周全”改为“周到”。)
  
    ⑤他的演技很高,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丰满”应改为“充分”。)
  
  
       二、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中心词
  
    例:①今天终于明白我们未来的就在自己脚下。(缺主语中心词。应在“未来的”后加上“路”;或者把“未来”去掉,在“的”后加上“路”。)
  
    ②现在大家都过着吃得饱穿得暖看得见的美好。(缺宾语中心词。应在“美好”后加上“生活”或“日子”。)
  
    (二)成分赘余
  
    例:①这种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重复啰嗦,应去掉“可以”。)
  
    ②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主语中的“原因”多余,与后面“因为”重复,应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③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宾语中的“的编写”多余,应去掉。)
  
    ④今天,我来到扬州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⑤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
  
   三、语序不当

  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①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②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③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规律: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

  例:他是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

  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短语,②表示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字的定语放在不带“的”字的定语之前)。

  3.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①从村庄到街道,从清晨到深夜,到处都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②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蒂诺维奇热情地交谈。

  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②表时间的介词短语,③表处所的介词短语,④表语气的介词短语(副词),⑤表情态的词,⑥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词前。

  4.分句的次序不当

  例: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四、结构混乱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它往往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⑴同时用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句子;⑵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⑶一句话说了一半,又另起炉灶,另说一句;或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纠缠不清。例如:

  ①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②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了。(应该从“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中选用一个。)

  ③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应该从“要出版……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中选用一句。)

  ④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的,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上半句,主语应当是“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不是“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而是“我们”。)

  ⑤花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慰藉》,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美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应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①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②他说他去找他妈妈去了。(这么多“他”,到底指代谁,不明白。)

  2.句子歧义

  例:①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呢?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据实情,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②一辆乳黄色和浅红色的电车奔驰过去。(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可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以避免产生歧义。)

  ③现在整条公路已铺设完毕144华里。(没有说全路有多长,有可能是144华里,已铺设完毕;也有可能不止是144华里,其中完成的有144华里。)

  ④介绍比尔?盖茨的一种超级成功学。(这是语法停顿不同造成的歧义,可以理解为它是动宾短语“介绍——比尔?盖茨的一种超级成功学”,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偏正短语“介绍比尔?盖茨的——一种超级成功学。”)

  ⑤老李修理自行车去了。(老李的自行车可能坏了,去修车铺去修理自行车去了;也可能老李是修理自行车的师傅,给别人修理自行车去了。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主客倒置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不陌生的。)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5.前后搭配不当

  例:加快本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的一条重要途径。(前面是“建设好”“搞好”“办好”,后面是“能否”,搭配不当,应当把“能否”去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