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宋“湖州石家念二叔”铭文镜

(2014-10-26 11:56:52)
标签:

湖州

二叔

铭文

铜镜

吴方言


    中国铜镜发展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在镜背素地上标有铸镜字号的商标铭文镜。在这类字号商标铭文镜中,最为流行的就是湖州镜;湖州镜中,有铸家名号的,又以石家镜为多;石家镜中,有铸家排行的,尤以“念二叔”铭镜为最多。因此,搞清“念二叔”商标铭文镜,显然有助于对石家镜、湖州镜乃至宋镜的研究。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6898gs6torvf.gif
“念二叔”的活动时代

       因至今为止,缺乏足够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故此“念二叔”确切的生卒年代不甚明了。但据考古发掘,从浙江衢州清水乡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蔡汉模墓出土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1980年在江苏泰县姜埝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陈天若墓出土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日本福冈县柏屋郡须惠町佐谷经冢出土的“湖州真石念二叔家照子”(墓中伴出日本天治二年,即公元1125年的铭褐釉经筒),故可知“念二叔”活动和铸镜的年代上限不会晚于北宋晚期。也有学者认为:以石家镜为主的湖州镜铸造,起始于北宋中期,到北宋晚期后更为流行(见陈柏泉宋代铜镜简论》、《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 期:苌岚,《七——十四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关于“念二”的读音及含义

        “念”,在《辞海》中解释有“‘廾’的大写体”之用。在今江浙沪吴方言中“念”读作“nai”作二十讲。“念”作为“廾”,据《韵鹤轩笔谈》载:五代时,吴王多子女,其排行二十的女儿即取名“二十”,百姓因此就不能将“二十”念本音“er  shi”,一律改读或改写成“念”。俗语“不管三七念一”意为:你真的不要命了,竟敢念“二十”这两个字。

  据宋代陶谷(秀实)《清异录·器具》中认为:“博徒隐语以骰子为‘惺惺二十一’”,因骰子六面点状的星合计为二十一点。成语“孤注一掷”指用仅剩的赌注作最后一搏,喻无视后果的拼命行为,“勿管三七念一”中的“念一”即指博具骰子(见薛理勇先生的《上海闲话碎语》)。


       在今江浙沪一带的吴方言中,在“念”(nai)后的“二”既不念“er”,也不读“liang”,而读“ni”,这当与“二”的古音有关。据吾三省先生研究认为:“二”字在古代即读“li”,音与“丽”同。商代甲骨文中“丽”是两鹿,意也为二鹿,古代送礼送上两张兽皮,谓之“‘丽’皮”,“丽”即“二”。今吴方言中将“二”读作“ni”,当是“二”字古音在现代汉语中孑遗。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6728FGhplhcJ.gif
        在湖州镜,“念”作为“二十”的铭文戳记屡见不鲜,诸如:“湖州真石家念五郎照子”、“湖州石念四郎真炼白铜照子”、“湖州真正石念二郎青铜照子”。“湖州真石家念九叔照子”等。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6951AjqnIY5p.gif
        按说,“念二”仅为吴方言中就“二十二”的一种读法。方言为仅在某一特定区域流行的地方语言。湖州石家本不应在打广告品牌时,而又去选用有一定局限性的方言入镜铭,这应当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常将经济发达地区的通用语作为流行语的语言规律有关。

        宋靖康南迁之后,建都临安,偏安一隅,南方经济再次得以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受战争破坏也不大,较之于战火频仍的北方,经济远为发达,浙北已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促使吴方言得以流行起来,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铜镜背面。

“念二叔”的家族及后代中的其他铸镜名家 

        宋代商标铭文镜均在镜背刻铸铸镜作坊和业主姓名等内容,湖州石家作为一代铸镜大家,家族中铸镜工匠自然绝非一人,镜铭中“某某叔”“某某郎”等前面的数字应是家族中同宗同辈按长幼次序排行的。

        因至今未发现浙江湖州石氏家族的家谱,故“念二叔”的家族及后代中的铸镜工匠,只能从出土发掘和存世的铜镜镜铭中,推知石家“念二叔”的同辈和后代传承。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6992XaTh1u5L.gif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7022uHuy9EDZ.gif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7034UPpcJr91.gif
       从图三、图四、图五可知,与“念二叔”同为“叔”辈的石家铸镜工匠还有“二叔”“六叔”“念九叔”;其他,据《中国古代铜镜》述有“湖州石家七叔炼铜照子”;《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四期载陈柏泉先生《宋代铜镜简论》一文有“湖州酒楼相对石八叔照子”的戳记图录;出土于江西抚州、现藏于浙江湖州博物馆有一面“湖州真正石念五叔炼铜镜子”。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湖州石家“叔”辈的铸镜工匠即达八人之多。


        湖州石家镜创始于何代何人,目前尚不明确,但湖州博物馆藏有一面“真正承父王石家三叔”镜,说明“叔”辈并非石家镜的创业鼻祖,其上至少尚有一代“父王”,只是到了“叔”辈又将石家镜发扬光大而已。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7075aekE80Vy.gif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7089s0mfYfOP.gif
       作为宋代铸镜世家,念二叔家子承父业,世代传艺,从图六、图七及浙江金华曾发现的“湖州石念二叔男十八郎照子”的铜镜铭文,可知“念二叔”有子十八郎、念七郎承继了父业。笔者也曾见有一面“湖州石念二叔孙男五一郎照子”,应是有铜镜铭文确定的念二叔之孙所铸之镜。

        由此数来,湖州石家铸镜至少传承了“父王”“叔”“郎”“孙男”四代,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铸镜世家,恐怕也是中国铜镜史上唯一的、确切的铸镜四世之家了。

湖州石家念二叔铜镜店铺的处所

  湖州石家念二叔铜镜店铺所在处所,根据现已发现和存世的铭文即可予以确定。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7124LZUhK90o.gif
  据图八镜铭文“湖州仪凤桥南酒楼相对石家真青铜照子记”和日本宽政七年(1795年)在福冈县北九州市足立山顶出土的一面“湖州仪凤桥酒楼相对石念二叔男念七郎镜”,可知石家念二叔铜镜店铺即在湖州仪凤桥南。
        据嘉泰《吴兴志》载:“仪凤桥在湖州府治西南,唐仪凤中置,因年号名也。宋天圣三年知州事高慎重建……绍熙三年,居民遗火延燎,易名绍熙。旧有画栋朱栏,与骆驼桥相望。”仪凤桥在宋时已为湖州的闹市区。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7141owCLzV5M.gif

http://zlk.sssc.cn/w/uploads/200912/s_1261627204wLABahTq.gif
        另据图九镜铭文“湖州南庙前街石家念二叔真青铜照子记”和图十镜铭文“湖州真正石念二叔青铜照子巷口”,综合图八镜和日本北九州出土镜铭文,可确切得知:湖州石家念二叔的铜镜店铺就在湖州仪凤桥南、酒楼对面、南庙前街的巷口上,还是一处四通八达的、显赫的黄金地段哩!

湖州石家念二叔铜镜在日本 

       湖州镜,其中主要是石家镜的产量很高,销路甚广,不仅江浙一带,远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广东、福建、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也都曾发现。在当时,还被金人带到北方,刻上官府花押,或注明“南人作”而被通用。即使隔海相望的日本,湖州镜,其中主要是石家镜,念二叔镜又是石家镜的主要镜种,屡见不鲜,数量甚多。
        据苌岚先生研究:在11~12世纪,除北海道以外,日本各地的经冢中经常发现宋代湖州镜作为随葬品,与日本铜镜、刀子、中国铜钱、瓷器一起出土于经筒中。日本发现的湖州镜铭文、形制(除去羽黑山出土湖州镜),共29种85面,其中27种83面是湖州石家老铺商号,又以石念二叔家镜子最常见,共有26面。在这26面中,铭文‘湖州真石念二叔家照子’有14面、‘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12面。  在明治来年到昭和初年期间,在羽黑山顶遗址先后发现的五六百面镜子,除去434面日本和镜,湖州镜有29面,确定有“湖州真石家念二叔”铭文的镜子多达 13面。
        截止到2001年3月,在全日本22个县72处共发现的281面湖州镜中,标明有“石家念二叔”铭文的铜镜即多达49面,占13.5%多。可见,湖州石家念二叔镜子在当时已是中日文化和贸易交流的主要出口产品。
       需要补充的是,湖州镜对日本铜镜的发展乃至和镜的最终形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本羽黑山遗址出土的29面湖州镜中,其中有11面背面有飞天蝶纹、飞云蜻蜓纹、草花纹镜子,在中国未见出土。苌岚先生也猜测:它是否可能为日本在湖州石家老铺定制的特种湖州镜,或者也有可能是日本制作的仿湖州镜。其实结论应是后者。笔者集藏和研究日本镜多年,在中国也曾见到这类镜子,上有双鹤和湖滨、花草等纹饰,典型的和镜风格。镜上也有“湖州石家念二照子”,铭文边框上下有明代铜镜铭文边框上常见的云顶和花托,且“湖”右边的“月”铸成了四点状,也无关键的“叔”字,导致语句不通,当是铸镜工匠不识汉字、机械模仿导致。
       “湖州石家念二叔”镜存世较多,时有所见,人们多不予重视和欣赏。其实,作为一代名镜,出之于名匠之手,产自于中国唯一的铜镜四代世家,且以方言入镜铭,对外也有巨大影响,“念二叔”铜镜对得起世人了,吾辈亦当对其重新认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