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收藏手机博客文化钟鼎鉴定 |
西周中期 克鐘
(一)髙54釐米;舞縱19.7釐米;舞橫27釐米
(二)髙38.3釐米;舞縱13.1釐米;舞橫17.1釐米
清光緒年間陝西扶風法門寺任村出土,同出土之器尚有大克鼎、七具小克鼎和克盨等。
現藏上海博物館
克鐘是甬鐘,克鐘幹上飾重環紋,舞部飾對稱的龍紋,篆間飾變形獸紋,鼓部飾相背式卷龍紋。鼓右有一鸞鳥。傳世有記錄的克鐘共有五枚,上海博物館藏有其中兩枚,其餘天津藝術博物館、日本寧樂美術館、藤井有鄰館各藏一枚。克鐘為兩枚合成一篇銘文,傳世五枚克鐘中有三枚為上半篇銘文,兩枚為下半篇銘文。從克鐘形製大小和銘文分析,這應該是八枚為一組編鐘。此外,同地還出土過另一枚克鐘,形製與上述克鐘完全不同,無甬有鈕,鐘口平,無于,截面呈橢圓形,銘文鑄於鼓部,字數與上述完整的一篇銘文相同,亦自銘為鐘。由於鐘口平直,因此有學者就稱之為鎛。於此可以證明,鐘與鎛不是以于部弧形或平直來區分,鐘口平直的也原稱為鐘。克鐘與大克鼎同時出土,為同一人,大克鼎為孝王時器,此鐘亦為同時器。
(一)髙54釐米;舞縱19.7釐米;舞橫27釐米
(二)髙38.3釐米;舞縱13.1釐米;舞橫17.1釐米
清光緒年間陝西扶風法門寺任村出土,同出土之器尚有大克鼎、七具小克鼎和克盨等。
現藏上海博物館
克鐘是甬鐘,克鐘幹上飾重環紋,舞部飾對稱的龍紋,篆間飾變形獸紋,鼓部飾相背式卷龍紋。鼓右有一鸞鳥。傳世有記錄的克鐘共有五枚,上海博物館藏有其中兩枚,其餘天津藝術博物館、日本寧樂美術館、藤井有鄰館各藏一枚。克鐘為兩枚合成一篇銘文,傳世五枚克鐘中有三枚為上半篇銘文,兩枚為下半篇銘文。從克鐘形製大小和銘文分析,這應該是八枚為一組編鐘。此外,同地還出土過另一枚克鐘,形製與上述克鐘完全不同,無甬有鈕,鐘口平,無于,截面呈橢圓形,銘文鑄於鼓部,字數與上述完整的一篇銘文相同,亦自銘為鐘。由於鐘口平直,因此有學者就稱之為鎛。於此可以證明,鐘與鎛不是以于部弧形或平直來區分,鐘口平直的也原稱為鐘。克鐘與大克鼎同時出土,為同一人,大克鼎為孝王時器,此鐘亦為同時器。
【銘文譯文】
(一)鐘鉦及鼓左側鑄銘文五行四十字:
隹(惟)十又六年九月初吉庚寅,王才(在)周康刺宮。王乎(呼)士曶召克。王親令(命)克遹涇東至于京(師),易(錫)克甸車、馬乘。
(二)鐘鉦部及鼓左側鑄銘文五行三十三字:
隹(惟)十又六年九月初吉庚寅,王才(在)周康刺宮。王乎(呼)士曶召克。王親令(命)克遹晉巠(涇)東至于京兩鐘均為全篇銘文上半篇,全篇銘文應有七十九字,接第一鐘字銘文:克不敢墜尃奠王令(命)。克敢對揚天子休,用作朕皇且(祖)考白(伯)寶鐘,用匄屯(純)叚永令(命)克其萬年子孫永寶。
銘文記載十六年九月庚寅日,王在康刺宮,命令士曶召見克,王親命克循涇水往東至於京師巡察,克非常圓滿地完成了這一任務。因此,王賞賜克田車和四匹馬,克因以作此鐘,為追念逝去的先輩,並祈求福佑長命,後代永以為寶。
(本文撰文:溢民)
前一篇:歷代青銅標准器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