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钟鼎鉴定
钟鼎鉴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3,158
  • 关注人气: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析西周“(己其)侯簋”

(2019-03-14 17:01:06)
标签:

财经

收藏

手机博客

文化

钟鼎鉴定

解析西周“(己其)侯簋”
西周晚期  㠱侯簋
髙20.7釐米;口徑27.4釐米;底徑24.7釐米
現藏上海博物館
㠱侯簋,形製較特別,為髙足淺盤式,整個盤的外壁有兩組外卷角獸面紋,兩側配置小龍紋。此器銘文記載㠱侯為㠱國姜姓女兒妢母嫁於郉國而作陪嫁之器。西周晚期到春秋時期,諸侯國中盛行聯姻,小國之間的聯姻,是為了取得相互支持,維護彼此間的政治地位。有時小國有求助大國的保護,也通過聯姻來加強之間的聯繫。由㠱侯簋的銘文可知西周晚期㠱國和郉國有過聯姻,此事它器未見。“㠱”最早見於甲骨卜辭,已有㠱侯之稱,可知當時已有㠱國,並封為侯。現發現的㠱國西周時期青銅器由㠱侯壺、㠱侯鼎,春秋時期出土由㠱伯子妊父盨、㠱伯妊父盤和匜、㠱公壺。

 

解析西周“(己其)侯簋”
陳佩芬先生在其《㠱侯簋和波曲紋壺》一文中對“㠱侯簋”器的深度探鑒和求證。來解讀此器的特別之處。

“㠱侯簋的形式非常特殊,在簋類器中從未見過,經仔細鑒看後發現一些值得考慮的問題。
1、器的獸面紋飾在外壁,而且是倒置,始人無法看到,而髙圈足卻沒有任何紋飾。
2、簋的器壁厚7毫米,而負重圈足最薄處僅為3毫米,不太相稱。
3、器上有很多墊片,均勻的分佈在器壁和底部,而圈足無一墊片。
4、器的口沿是向內傾斜的,與當時簋口部的形式不合,只可能在蓋上有這種作法。
最近,㠱侯簋經過專業人員清洗,髙圈足附着的土繡去除後,表面露出兩道不規則的冷隔線,在圈足內可以看得更清晰,這是第二次澆鑄銅液所產生的冷隔現象。也就是說,髙圈足是在原有基礎上又加鑄了兩節,而原有的基礎就是蓋的捉手。這樣,以上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西周中晚期簋的形製有很大的,如追簋的口徑為26.3釐米,虎簋的口徑為23.3釐米,特殊的(害夫)簋口徑達43釐米,㠱侯簋的口徑為27.2釐米,如果有器,則應大於追簋和虎簋。我們不能想象這一大器的下落,但器、蓋一定是無法相合,而蓋棄之可惜,於是就倒置使用,在捉手上用外範重新搭鑄兩次,增加了兩節髙圈足,古人將其改鑄為豆形器。成為一件形式特殊的簋。目前髙圈足的氧化層與器的表面完全一致,可以推知在入土前就增配的,既然是古人早期配置的,還是可以稱為“㠱侯簋”。也是古人改製器形難得的標本。”

 

解析西周“(己其)侯簋”

 

【銘文譯文】
器蓋內鑄銘文四行二十一字:
㠱侯作井(邢)姜好妢母(媵)尊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銘文記載㠱侯為姜姓女兒妢母嫁於郉國而作簋。

 

(本文撰稿:溢民)

 

解析西周“(己其)侯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