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四班 |
关于铁凝,我想现在我还并不太了解,或许这种不太了解也可以叫做自己的理解吧。或许我并不认识她,可是通过她的小说,我认识了她,一个细致入微的她,如她的小说伊琳娜的礼帽里的主人公,她像社会角落里的暗黑者观察这世界的悲欢与善恶,她用最细致的眼光,考量着每个社会人的行为与心理,或许主观,或许匪夷所思,又或许有些黑暗,但你不得不相信,她的眼光的是那么稳,那么准,又那么狠。她观察着伊琳娜与那名陌生男子的隐蔽又放肆的行为,剖析着她们的心理,用一顶买给丈夫的礼帽,用伊琳娜身边带的儿子,讽刺着她不恰当的行为,揭露了她渴望又不够勇敢的心理,她的解读是那么到位那么犀利。在她的小说里或许你会注意到那个孩子的行为举止,或许母子间有种无言的默契,伊琳娜怕自己飞机上的行为被我这个目击者揭穿,儿子希望自己的父母好,不想破坏完整的家庭,这是不是人性的共通之处呢?读完这篇小说我最大的收获或许并不是对主旨的把握,即以上这些我扯的不知道对错的个人言论,最大的收获其实是铁凝小说的语言及写作方法,久比如伊琳娜礼帽里对于飞机的描写,环境的渲染,不负责任的空姐,趋炎附势的年轻女人,以及带着名表拿着先进手机的男子,这一切的铺垫,都是在为主人公的观察对象伊琳娜母子的登场做准备,我体会到了环境描写的重要,这更是细节描写的妙处。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第十二夜》中对老姑姑的描写,她的出场令我吃惊,她是那样神秘,对于她年轻时的经历的插叙,也让我明白了她存在的意义。我嘴笨这里所谓的意义如果叫我说,我还真是说不出来,我想我还需要在品味一下,需要更多时间去消化。可是最令我震撼的是姑姑的死,她是坚强的,执拗的,她是不是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对抗“敌人”?当她发现我不在想要买下那间房子的时候,她或许有些失望,心里憋的那口气松了,生命也久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