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随着实体唱片的没落,许多人尝试制作“APP专辑”打开局面,林俊杰、光良、曹方等歌手纷纷试水这样的数字专辑。但说到底,尝试创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制作的成本,歌手们不可能乐此不疲赔着钱推专辑,因为做高质量的音乐需要资金,他们的家庭生活及形象维护也需要钱。
为推销音乐作品而制作一个手机应用软件,代价不菲,美国有点名气的App开发服务商,制作费用都会高达每月79美元。换言之,撇除树立专业形象、增加艺人和乐迷之间的直接互动等等比较飘渺虚无的益处之外,把制作App视作一桩投资,究竟每月为一个应用软件花上79美金是否能回本?而这79美金的价值,又如何通过App得以体现?
对主流艺人而言,制作App是理所当然的。没有App,他们依然有成千上万的乐迷,每张演唱会门票定价都在40美金以上,有了App,他们更可便利地向乐迷兜售剩余门票、周边商品,甚至简单采取收费下载App的形式,都能让制作App产生的费用迅速回本。而对乐迷数量较少的独立艺人而言,制作App的益处和坏处就必须两看了。一方面,让乐迷安装专门的手机应用软件,能保持乐迷的活跃度和忠诚度,也能让艺人的音乐产品体验变得更专业;另一方面,要保证每月消耗的79美金App制作费用能回本,艺人就必须通过App卖出相当于79美金价值的商品,例如8美金的T恤,一个月能卖出10件,在每月销量持平的前提下,制作App就是可以收回成本的。
对许多有一些设计基础的小歌手而言,自制主页似乎是节省成本的好办法。现在网路上可供自制主页、博客等免费材料来源非常多,相对制作App而言,这不得不说是有显而易见的省钱优势。但自制主页在艺人与乐迷的互动方面,也有明显的劣势:首先,App可以现实在App
如果你的乐迷数众,手持智能手机且迫不及待要看到你下一场演出、购买最新专辑和周边,打造一个专门App用于加强艺人和歌迷之间的互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如果你演出机会寥寥,周边商品种类少,作品也不多,制作App就未必是个好想法。毕竟说到底,为你带来更多乐迷的,不是一个价值每月79美金的手机应用软件,而是出色的音乐作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处于什么状况自己最清楚,可能别人住别墅睡软床,自己住地下室吃盒饭,跟风未必就是好事,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