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生活 |
大學時跟恩師學篆刻, 恩師也教我拓碑的技巧,多次跟隨到處拓碑. 當兵時又偶遇台北故宮老師傅教導, 加上自己美工雜學, 彙整出一些拓印小技巧, 是坊間書籍所沒說的,提供參考!
石碑, 玉器, 青銅, 印石... 等湹竦钠魑, 由於器表及刻紋顏色相同, 往往紋飾不易看清楚, 這時可透過拓印的方法讓紋飾完整呈現.
拓印:
定義: 透過墨包搥拓, 將器物表面紋飾以墨彩呈現的方法.
適用: 適用於石碑, 玉器, 青銅, 印石, ... 等湹竦钠魑. 質軟吸水者不宜.
以下是以玉器拓印為主要說明.
備具:
1. 拓包: 以細薄的絲質或棉質布, 包裹脫脂棉.(圖左邊數來第1件).
小密訣: a.布須洗淨脫漿脫脂. b.改良拓包: 布+棉花+塑膠膜+棉花 依序包起來.可避免沾墨過多, 難以控制(是台北故宮老師父教我的).
2. 沖刷: 坊間以棕刷為主. 適用碑拓. 小而細的物件則不足, 我則愛用豬鬃刷(毛較細), 分大小刷, 開始粗沖用大刷(圖左邊數來第3件), 精沖用小刷 (圖左邊數來 第4件).
小密訣: 如拓小型器物, 細微紋路我則採寬約2cm的油畫豬鬃畫筆, 並將毛切短約1cm, 因毛細堅挺 之故, 對細紋路如戰漢的游絲紋效果最佳(即小刷).
3. 膠水: 傳統以"白芨"水當膠, 個人經驗它較現代的膠水或醬糊的更佳, 黏性剛好, 容易揭起, 帶有漿 性, 讓沖出的線條更鮮明.
小密訣: a.至中藥房購白芨粉, 一匙量泡熱水攪勻, 並靜置一夜, 只使用其上面清澈膠水. b.如遇光滑帶蠟帶油的被拓物, 會使膠水游離, 使用前可加一滴洗碗精攪勻(不要起泡)即可.
4. 紙: 選用薄,韌,光滑的宣紙.
5. 其他: 如木墊板, 噴霧器, 膠刷就不多說.
流程:
1.將器物清潔, 塗上白芨水, 再蓋上裁好大小的宣紙, 使之攤平, 再蓋上棉紙, 以大刷敷平粗沖.
小密訣: 沖的動作須上下垂直,
2. 將宣紙噴濕, 並再蓋上棉紙, 以大刷再沖.
3. 換小刷精沖. 務必看到紋飾明顯露出.
4. 沖好待宣紙9成乾再以墨包沾墨輕拓. (上圖8成乾就拓, 有暈散現象, 算失敗作品)
小密訣: 墨包起始沾墨需完全沾勻, 再持拓包在成疊紙巾上碾壓拍打, 將餘墨吸出, 並於廢宣紙 上試拓.
5. 可選擇烏金拓(多次拓,至烏黑有光澤,適用書法碑帖), 或蟬翼拓(只拓薄薄一層, 並顯出深, 適用湼〉).
6. 揭宣紙, 壓平,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