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琴•文徵明(明)——(一)

标签:
文徵明衡山携琴访友图吴门四家吴中四才子 |
分类: 书画 |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号稀奇山、停云生。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私谥贞献先生。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文天祥后裔。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斋名停云馆。以岁贡生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人称“文待诏”。
http://s9/mw690/003BCy7agy6S3fhG5JKc8&690
文徵明幼时聪而不慧,大巧若拙,虽然精神明朗,但是七岁才会站立,十一岁才会说话,童年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比同龄人要晚很多,他的内敛性格和这种成长经历不无关联。 文徵明的思想比较中庸平和,可以说既无六朝人的超脱玄奥,亦无唐代人的豪迈奔放,既无宋代人的悲愤激烈,也无元代人的苦闷悲观。他自始至终是个极为澹泊的人,作为画家、诗人、学者、名士的他,勤奋、忠厚、正直、善良、随和、鲜怒、少怨,为时人楷范,笔下也鲜有悲愤激昂,大多澹泊静雅。
http://s2/mw690/003BCy7agy6S3fjQxZTf1&690
其多才艺,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书、画、印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或“江南四大才子”)。学书从苏(轼)字入手的,后从李应祯(祝枝山的岳父),再学宋元,又上溯晋、唐,博取精华,为集古之大成者。楷、行、草、隶诸体皆佳,尤精小楷,人称有“二王”风骨。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说:“待诏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涪翁尤佳,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洞”。在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子”。学画于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学生甚多,形成吴门画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或“吴门四杰”)。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从正德到嘉靖年间,据《吴门画史》一书统计,吴派画家共有876人,人材济济,但在当时,出类拔萃,声名显赫,唯有沈周、文徵明等人,人称“沈文”。所刻印章,虽不能法秦、汉,然雅而不俗,清而有神,得六朝陈、隋之意,苍茫古朴,略有不逮。 有《莆田集》等行世。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文徵明活了九十岁,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其子彭、嘉,侄名伯仁,皆能世其家学,有名于时。
《携琴访友图》(一)
设色纸本,立轴。纵 132厘米,横60厘米。
http://s4/mw690/003BCy7agy6S3fnTokP03&690
题识:“嘉靖丙戌(1526年)三月既望,徵明制。”
钤印:“文徵明印、徵仲、停云”。
题跋:“文太史先生画法,早岁师宋人笔,中师赵荣禄,最后师梅沙弥,故此图仿范华源法也。苍古沉森,足掩千古,其为难得,旧为吾伴竹居中物久已。我之今获再观,楚人之兮,任其流转,何必以得失系心第。谓此世间奇琛,须令真赏之士,共加爱护可耳。后学陆师道。”
钤印:“子传”。
鉴藏印:“三十年精力所鉴、半丁平生真赏、山阴陈年、陈半丁所藏书画印、十峰秘玩、天风阁物、宝鄂山房珍藏”。
拍卖市场以《携琴访友图》之名上拍,然而图中似乎并未出现琴的身影。
2012年6月,北京保利上海拍卖公司“紫光霞蔚——古代书画夜场”上拍,估价500—800万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为575万元人民币。
淡彩青绿,纸本镜片。纵27.5厘米,横23厘米。
http://s2/mw690/003BCy7agy6S3fpGVlD41&690
款识:“一箇石矶苔迩边,不沾尘土思如仙。坐临流水心无事 遣兴还须挥五弦。文徵明画并题。”
钤印:“徵明(朱文)、悟言室印(白文)。”
此帧山水秀丽宁静,设色古雅,充满着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气息,与文徵明的人品相映成辉。文徵明内秀,他的绘画也大多气息内敛,然终究掩不住那种跳脱而出的才子气。文徵明的画分为“粗文”和“细文”两种风貌,以“细文”最能体现他的精神境界。此帧山水属于典型细文,布置精心,用笔清淡松柔,写景状物一丝不苟,无一笔草草随意者,气息严谨工细,于精熟中见稚拙。右下角高士即将过桥,身后童子抱琴回首,似乎正在左顾右盼。右上角文徵明的小楷书法端整规范,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具有晋唐书法的高古风致。小楷是文徵明造诣最高的所在,细文是文徵明化气于心的菁华,此帧四美并臻,表现出他诗书画印无不精绝的全才体貌。 画不在大小,以气韵生动为贵,此帧虽然尺幅不大,然可称为小幅精绝。文徵明作画的气息内敛,小幅山水反而更能映衬出他秀气儒雅的风范。细览画面,一画在手,真真手不能释,那舒适的构图,精美的线条,灵气的点苔,清雅的设色,微茫的意境,完全从温润平和的文徵明的精神境界中超脱出来,非徵明而不能也。
2011年5月北京泰和嘉成拍卖有限公司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恕古斋珍藏明清书法暨历代小品画”专场上拍。估价10,000—20,000元人民币,最终成交情况不详。
《携琴访友图》(三)
设色绢本,立轴。纵115厘米,横60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http://s9/mw690/003BCy7agy6S3frP1rya8&690
行书落款:“柳风吹发日融融,山雨浮溪有落红。啼鸟唤醒三月梦,春光都在画桥东。徵明”
“携琴访友”是自古至今众多画家钟爱的题材,具有寻觅知音的美好寓意。桥上抱琴童子返身与走在后边的高士正在交流。
http://s12/mw690/003BCy7agy6S3ftp6Yzab&690
清人鉴定此图的文字为“画品不在恭寿下,此幅携琴访友图堂幅,系临文征明原图。深具文衡山笔意。款题文征仲携琴访友图。道光元年岁次辛巳夏日写为隐庵禅师法鉴。”
该图的实际尺寸和收藏者尚待日后做进一步考证。目前市场上仿制古画的企业经常收录此图,然而附注的信息通常都是张冠李戴,文不对题。
设色绢本,镜心。纵82.5厘米,横34厘米。
http://s2/mw690/003BCy7agy6S3fyBdXb61&690
款识:“松涧鸣琴山领黛,碧阴垂盖草敷茵。还应六月驱车者,轮我水边林下人。徵明为石泉写。”
钤印:“停云、文徵明印、征仲。”
收藏印:“孔氏鉴定、岳雪楼记 孔广陶旧藏。”
孔广陶(1832—1890),字鸿昌,号少唐。广东南海人。以盐业起家,富收藏,为近世粤地四大藏家之一。有《岳雪楼书画录》五卷行世。
该图右下角画有一策杖高士前行,身后童子抱琴相随。
2006年11月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上拍。估价: 250,000—300,000元人民币,最终成交情况不详。
2009年12月北京长风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再次上拍。估价300,000—350,000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为392,000元人民币。
《携琴访友图》(五)
设色水墨,青绿山水纸本立轴。纵130.5厘米,横64.8厘米。
http://s1/mw690/003BCy7agy6S3fAT2BG90&690
款识:“嘉靖壬辰(1532)五月望后,衡山文徵明制。”
http://s6/mw690/003BCy7agy6S3fCKHqdd5&690
藏印:“安仪周家珍藏、仪周鉴赏(安岐);蕉林秘玩、蕉林鉴定、河北梁清标鉴定印、秋碧(梁清标);秋颿书画图章(毕沅);韵初审定 (沈树镛);徐紫珊秘箧印 (徐渭仁)。
此图下部文士和童子正在过桥,其中童子抱琴跟随。
2015年3月美国纽约贞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上拍,估价80,000—100,000元美元,最终成交价为108,900元美元。
《携琴访友图》(六)
设色绢本,立轴。纵59厘米,横57.5厘米。
http://s11/mw690/003BCy7agy6S3fEJq2ufa&690
款识:“占得城南一亩宫,山泉南绕玉瀜瀜,濯缨时自临堤上,卷幔遥看落镜中,一脉丹溪知有自,千年橘井泽无最,主人更得涓涓趣,坐听疎风漱晚风。徵明为南泉画并题。”
钤印:“文徵明印(白)、徵仲(朱文)”。
鉴藏印:“竹鹤堂(朱文)、纪亨鉴赏(朱文)”。
http://s14/mw690/003BCy7agy6S3fGycSVed&690
跋印:“稚柳(朱文)、壮暮(白文)”。
此图下部同样是文士和童子正在过桥,其中童子抱琴跟随。
2004年11月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上拍,估价200,000—300,000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为220,000元人民币。
《携琴访友图》(七)
又名《南山相对图》。设色纸本,立轴。纵113厘米,横29厘米。
http://s14/mw690/003BCy7agy6S3fKJSJ71d&690
题识:“隐居城市绝尘埃,秋菊春兰手自栽。一为楞伽读来罢,南山相对翠崔嵬。户庭不倦出逢迎,净室焚香也自清。来客莫教谈世事,下分座话无生。嘉靖乙巳(1545)春王正月二十五日,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白文)”。
鉴藏印:“海棠书屋(白文)、浏阳李鸿球字韵清鉴藏(白文)”。
李鸿球(1899—1978后),字韵清,湖南浏阳人,室名海棠书屋、剑花楼。早年习经济,经营银行及信托公司,家富收藏,曾任世界书局总经理,创办大中书局,任董事长。后居欧洲数年,著述甚丰。其藏品大多钤有“海棠书屋”、“浏阳李鸿球字韵清鉴藏”等收藏印鉴。其作为研究董其昌的专家,曾藏有《石渠宝笈》著录之作二十余件。
该图曾为民国名士李鸿球收藏。收录于《剑花楼书画录》下卷。
整幅作品设色高雅,笔迹清丽,气韵秀润,画山渴笔简墨,画树叶叶分明,虚实掩映,着重突出“清秀”之意境。桥上高士大步前行,身后童子抱琴紧紧相随。文徵明的笔下总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气,韵高复胜,笔致楚楚。一片高标绝伦的隐逸情怀。代表着文徵明晚期绘画的整体风貌。此图构图极尽巧思,用笔苍劲古朴,墨色含蓄氤氲,点景人物造型古拙清雅,尺幅间能曲尽草木之态、诗情之妙,是文氏山水的得意之笔。
2011年6月上海工美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拍,估价80,000—100,000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为161,000元人民币。
2011年11月北京泰和嘉成拍卖有限公司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铁网珊瑚—古代绘画专场”再次上拍,估价250,000—350,000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为920,000元人民币。
2012年7月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再次上拍,估价1,000,000—2,000,000元人民币,最终成交情况不详。
《携琴访友图》(八)(扇面)
纸本扇面,尺寸不详。
http://s1/mw690/003BCy7agy6S3fNkIIUe0&690
钤印:“徵明”。
此幅《携琴访友图》为文徵明六十四岁时所作,是其“细文”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画中策杖高士似乎刚刚上桥,桥下童子抱琴站立。文徵明山水从师沈周,故与老师一样,有“粗”、“细”两种风格。与老师相反,文徵明的山水是以“细”见长和最具特色的,这与明中叶“温厚和平”的审美倾向相一致。文徵明虽不否定“苍劲”,却更重视“细润”,喜爱一种刚柔适度、精细秀润的美。此幅作品在盈盈尺幅间展现江南山水的秀美与温婉,营造了优雅清旷的意境。文徵明画树特别有感觉,用笔紧密连绵,看上去格外地营养充足,格外有一种俊拔的习气。树叶往往使用勾叶法,笔清墨巧,生动有致。此幅在树木的表现上,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风雨重阳图卷》有著浑然天成的相似之处。
2011年5月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吴门雅集专场”上拍,估价100—200万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高达1,064万元人民币。
《携琴访友图》(九)(扇面)
青绿山水,泥金扇面。纵16厘米,横48.5厘米。私人收藏。
http://s7/mw690/003BCy7agy6S3fOXcRo46&690
款识:“嘉靖丙午三月既望
钤印:“徵明(朱文)”。
从落款上看,嘉靖丙午为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六年。文征明当时七十六岁,早已放舟南下,定居苏州。此时也正是他艺术创作生涯的高峰期。“既望”为中国农历的十六日。也就可以大致断定此画款于一五四六年三月十六日。
从画面鉴赏。此副青绿山水为细笔法。内容为典型的“携琴访友”题材。此副山水描绘的是江南清灵的丘壑河溪。中间支撑整个画面的是两棵奇松。松下高士骑驴,童子携琴跟随。过桥寻路,后层画面树荫丛中茅舍两三,知音好友依窗静候。近处溪水涓涓,远处平川云起。总体着重色石青和石绿在陈旧的泥金中显得雍容典雅。
《携琴访友图》(十)(扇面)
泥金扇面,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http://s1/mw690/003BCy7agy6S3fZSYRGf0&690
款识:“徵明”。
此图描绘深山郊林、小桥流水、茅屋驿站,骑驴远足者与携琴随从遨游山间的悠闲之景。文徵明的扇面作品题材不拘,人物、山水、花鸟皆有,早年多细谨,中年趋于粗放,晚年粗细兼备。此件扇面画风颇受赵孟頫影响,设色近乎青绿。用笔介于工细与粗放之司,山石皴法洒脱秀润,构筑一派清新宁静之意境。画面采用放射性构图,却能克服不和谐的视觉效果,实在难得。
《携琴访友图》(十一)(扇面)
设色金笺,扇面。纵19厘米,横58厘米。
http://s1/mw690/003BCy7agy6S3gaVumI90&690
2000年11月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上拍,估价22,000—30,000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为22,0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