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松樵
松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3,998
  • 关注人气:5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蟠小妾香菱何以成为宝钗陪嫁丫环?

(2017-12-29 07:54:02)
标签:

香菱

陪嫁丫环

分类: 红楼十五钗

薛蟠小妾香菱何以成为宝钗陪嫁丫环?

2017-12-29

诚然,《红楼梦》的基本创作方法乃将真事隐去,借假语存焉,但若小觑互为文本这一特色,就谈不上研读了。即便是将真事隐去,曹氏也并未“封实”,随处可读到作者刻意留下真事之蛛丝马迹。比如刘姥姥,其女婿家就住在京城近郊,进贾府可当日去当日归,但第六回文本却说她从“千里之外”而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一个老婆子带了个外孙子,他们能吃多少?谈不上“携蝗大嚼”;刘氏醉后误入怡红院,行为确有些不雅,但谈不上“遭劫母蝗虫”。作者这是在说什么真事,稍谙明末清初史的读众,一定心知肚明。

至于借假语存焉,说的也并非都是假话。比如“营造郎”秦业一家人的结局,松樵以为就是一剂苦口良药。何为“营造郎”?从事建造、修理职业之工匠是也。秦业者,“情孽”也,妄动风月之谓也。秦业一家明里合共有五口,秦夫人为什么“早亡”?显然与“情孽”相关联。从养生堂抱回的一儿一女何来历?“情孽”也。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的秦钟,“情孽”无疑。“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的秦可卿,嫁到贾府后与贾宝玉、贾珍均有乱伦关系这是一定的,“情孽”也。秦可卿之死,既可以理解为以死救宝玉,也可以理解为贾珍扒灰被人撞见而自杀。秦可卿本来是“淫丧天香楼”,是悬梁自缢。但作者为了保全方方面面的面子,更重要的是为了描写浩大的丧仪,于是将自缢改为病死,但自缢的痕迹依然随处可见。“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 的秦钟,不仅贪女色,而且酷爱男风,在馒头庵与智能云雨,“情孽”也。秦钟死前,“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鸣呼死了”——“情孽”老子秦业死于儿子秦钟的“情孽”。至此,秦家因妄动风月而遭灭门。

说到《红楼梦》的特色——互为文本,这在小说中太普遍了。本文将要论述的香菱,这是一位活动于《红楼梦》始终的重要人物。对于小说的一号主人公贾宝玉说来,香菱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远远超过“金陵十二钗”正册所有女性。香菱(甄英莲)是第一个出场的红楼女儿,这本身就是在告知读众,香菱将是贾宝玉生命中极为重要的女性。然而,读众如若不懂得《红楼梦》的特色——互为文本,就不仅读不懂香菱,而且读不懂整个《红楼梦》。

第八回说秦可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第五回说秦可卿“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第七回说香菱“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从形容、模样儿看,秦可卿、薛宝钗、林黛玉、香菱四位女儿,应该是难分伯仲的。从情感角度看,贾宝玉在秦可卿房间午睡时,在梦中是与秦可卿婚配过的。秦可卿死后,贾宝玉是吐过血的。第五回《红楼梦曲.终身误》云:“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贾宝玉之于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情感,松樵相信读众读罢《终身误》,一定心照不宣。那么,贾宝玉之于香菱的情感呢?读众只要读罢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和第七十九回贾宝玉和香菱在紫菱洲的会见,便心领神会了。

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副、又副三册所录入的薄命女,均为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香菱为薛家人,她怎么进入了“金陵十二钗”副册呢?这说明她后来成为贾府的中等女子。

第五回香菱的判词及配画云:“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一株桂花”,显义不言自明,即一棵桂花树或一枝桂花,隐义则是贾宝玉的“遗腹之子”贾桂。有人说,这“一株桂花”隐寓的是“河东狮”夏金桂,这话肯定不对。夏天哪来桂花?曹雪芹决不会将夏金桂作为“一株桂花”画入香菱的判词配画。“两地生孤木”也是一个“桂”字,与“一株桂花”配画同义(包括显义和隐义)。“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意为香菱产下贾桂后就离世了。菱判词的配画说“下面有一池沼,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池沼水涸泥干”,隐寓香菱产后血崩(大出血),失血过多,几近流干;“水涸泥干”了,自然“莲枯藕败”—— 香菱死于产后流血过多。

第八十回文本说: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虽然如此,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今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于是有人说,香菱患了“干血之症”,怎么能胎孕呢?说得好!这正是第八十回贾宝玉天齐庙之行的隐义。

天齐庙老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这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备,亦长在宁荣两宅走动熟惯,都与他起了个浑号,唤他作“王一贴”,言他的膏药灵验,只一贴百病皆除之意。王一贴道:“哥儿若问我的膏药,说来话长,其中细理,一言难尽。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宾客得宜,温凉兼用,贵贱殊方。内则调元补气,开胃口,养荣卫,宁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出死肌,生新肉,去风散毒。其效如神,贴过的便知。”

香菱“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这并非绝望的描写,而是希望的火花。如今香菱跟了宝钗,贾宝玉只需同薛姨妈和宝钗商量,便可以到天齐庙找王道士瞧病。贾宝玉天齐庙之行的隐义,正是王道士的膏药,“外则和血脉,舒筋络,出死肌,生新肉,去风散毒”,治癒了香菱的“干血之症”。香菱的“干血之症”治癒了,自然就可以胎孕了。

问题的结在于,香菱乃薛蟠小妾,何以成为贾府的人呢?

第十六回文本写道:正说着,只听外间有人说话,凤姐便问:“是谁?”平儿进来回道:“姨太太打发了香菱妹子来问我一句话,我已经说了,打发他回去了。”贾琏笑道:“正是呢,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唤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凤姐道:“嗳!往苏杭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些世面了,还是这样眼馋肚饱的。你要爱他,不值什么,我去拿平儿换了他来如何?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故此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我倒心里可惜了的。”

第七十九回的回目为“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所表达的是薛家之败和贾迎春之死。呑噬贾迎春的“中山狼”是谁?是贾府的女婿“孙绍祖”,绝无骂朝廷之意;薛家的荣华富贵是如何到头的?全怪妒妇夏金桂,与朝廷无涉——雪遇热则化,不能经春,况遇夏乎!曹氏出牌也奇,第八十回却是“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贪夫”自然是薛蟠,“妒妇”就是夏金桂了。

第八十回文本说:薛蟠急的说又不好,劝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咳声叹气,抱怨说运气不好。当下薛姨妈早被薛宝钗劝进去了,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的胡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下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薛姨妈道:“留着他还是淘气,不如打发了他倒干净。”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

就这样,香菱成了宝钗的丫环。虽然如此,香菱还是薛蟠的小妾——除非薛蟠死了或香菱被休了。不然,香菱是不能成为宝钗陪的嫁丫环的。

薛蟠在未进京之前,由于薛姨妈的“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最后发展到殴伤人命。第三回文本说:“这个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所以三日后方过门。谁晓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他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再逃往他省。谁知又不曾走脱,两家拿住,打了个臭死,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那薛家公子岂是让人的,便喝着手下人一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

薛蟠住进贾府之后,“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第八十回文本说过:“薛蟠此时一身难以两顾,惟徘徊观望于二者之间,十分闹的无法,便出门躲在外厢。”

“比当日更坏了十倍”的薛蟠,“出门躲在外厢” 岂会安分守己?完全有理由推论,薛蟠“出门躲在外厢”不久,便因女色或男风而殴伤人命,被关进死牢。

“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这薛蟠是知道的。薛蟠本来就是个“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之人,本来就当香菱为“马棚风”,后来心里又只有夏金桂的丫环宝蟾,所以在“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后,薛蟠在狱中干脆写下休书,休了香菱。这样一来,香菱就能一心一意地当宝钗的丫环了,薛姨妈就能真正当家作主处置香菱了。

从“梨花满地不闻莺”看,薛宝钗后来嫁贾宝玉时,其陪嫁丫环不应是莺儿,而应是香菱,香菱也就随之成为荣国府的人——一切矛盾迎刃而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