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松樵
松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3,998
  • 关注人气:5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止见识”最值得昭传的红楼女子都有谁?

(2017-07-15 07:39:27)
标签:

昭传

文化

分类: 红楼十五钗

“行止见识”最值得昭传的红楼女子都有谁?

2017-7-15

《红楼梦》通行本第一回(脂评本则为“凡例”) 开篇写道:“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故当此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怀 况对着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润人笔墨。虽我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金陵十二钗” 正、副、又副三册三十六钗,但曹氏只列出了十五钗。《红楼梦》可谓女人世界,里面到底有多少女儿,很难拿出一个精准数目。这些闺阁女儿,形态各异,性格迥别,没有可以合并的同类项。要说“所有之女子”都值得“昭传”,那也不是事实。松樵以为,最值得昭传的红楼闺阁女子,应该有十二位,她们是:林黛玉、薛宝钗、傅秋芳、香菱、贾探春、史湘云、贾惜春、平儿、晴雯、紫鹃、尤三姐、秦可卿等,权且称为“红楼昭传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就无须展开了。一个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一个是“世外仙姝寂寞林”;一个以德著称,一个以才闻名;一个“林中挂”,一个“雪里埋”,警幻仙子编演“红楼梦曲”,其主旨就是为了“怀金悼玉”。

将傅秋芳排序为三,质疑者诸多,松樵则斩钉截铁。“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能理解为四大家族都成绝户了。第七十五回贾府“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第七十六回善演“先天神数”的妙玉续联“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实证了“佳谶”。“傅秋芳”者,“抚秋芳”也。“秋芳”者谁?贾宝玉遗腹子贾桂是也。宝玉出家,宝钗“雪里埋”、香菱“香魂返故乡”后,是傅秋芳在栊翠寺将贾桂抚育成人,其“贵”远超贾兰。——松樵油然想起春秋史上赵氏孤儿和千秋忠义之士程婴!“金陵十二钗”副册仅录入香菱一钗,且未排序,这是为什么?主要因缘之一就是客观存在傅秋芳。

香菱原名英莲,原籍姑苏,四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却被薛蟠抢回去做小妾,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薛蟠娶夏金桂后,香菱被改名叫秋菱,饱受虐待。她是八十回《红楼梦》里最先出场、最后退场的女子。

香菱者,谐音相连也,薛宝钗终生与香菱相连之谓也。

香菱本为薛家人,她能进入“金陵十二钗”副册,说明她后来成为贾府人,与贾府相连了。为什么?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副、又副三册录入的薄命女,均为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最先败落的是薛家。第八十回说:当下薛姨妈早被薛宝钗劝进去了,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的胡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下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薛姨妈道:“留着他还是淘气,不如打发了他倒干净。”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

这也就是说,香菱后来成为薛宝钗的丫环。薛宝钗嫁贾宝玉时,陪嫁丫环不是莺儿,而是香菱,莺儿已放出去了——“梨花满地不闻莺”(第二十三回)。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后,虽然“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但与香菱感情甚笃,因而孕了贾宝玉的“遗腹之子”贾桂。

第五回香菱的判词及配画云:“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画着一株桂花” 隐寓贾桂,与“两地生孤木”隐义相同。“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隐寓香菱生下贾桂后血崩(大出血),“致使香魂返故乡”。

贾探春为赵姨娘所出,“才自精明志自高”,为贾府苦苦谋划苦苦支撑,兴利除弊搞改革,疾恶如仇,最后远嫁水国异乡,命运如汉之王昭君。留下千古至理名言:“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史湘云祖上作了恶远报到她身上,系地道的受害者,有麒麟为证。“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史湘云“议婚”了,未曾谋面夫婿便死了。“沉塘渡鹤影”, 史湘云以“贞女”终老。

贾惜春绝对是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仿佛八仙之何仙姑转世。红楼兄妹或姐弟迥异者,惜春为最,有“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为证。惜春谓贾珍妻尤氏:“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贾惜春结局“缁衣顿改昔年妆”,“独卧青灯古佛旁”。

“平儿”这个名字应是体现“中庸”,因为曹氏精通儒道释,深谙中庸之道。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红楼人物平儿人如其名——俏也不争春,忠心事主,心地善良,清醒头脑,心存淳厚,始终如一。惟宝玉体察平儿内心:“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姐妹,独自一人,供应琏凤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这是对平儿的点睛之笔。

晴雯如贾惜春一样,也是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宝玉为其杜撰诔文《芙蓉女儿诔》深刻地表明了这一点。晴雯死于冤案,有第七十七回回目“俏丫鬟抱屈夭风流”为证。晴雯之冤案非同一般,乃蒲松龄所谓覆盆之下的沉冤。第五回晴雯的判词及配画说明了一切:“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有几行字迹,写的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紫鹃非愚忠之婢,其与林黛玉的关系乃《红楼梦》里绝无仅有的主仆姐妹情,既有别于《西厢记》中红娘,又有别于《牡丹亭》中春香。紫鹃本是贾母的丫鬟,贾母因见初来贾府的林黛玉身边无得力丫头,便将他与了林黛玉。本名原叫鹦哥,后林黛玉为她改名为紫鹃。第五十七回紫鹃曾对宝玉说:“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袭人鸳鸯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我如今心里却愁,他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我是合家在这里,我若不去,辜负了我们素日的情常;若去,又弃了本家。所以我疑惑,故设出这谎话来问你,谁知你就傻闹起来。”宝玉笑道:“原来是你愁这个,所以你是傻子。从此后再别愁了。我只告诉你一句趸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紫鹃听了,心下暗暗筹画。”

红楼人物尤三姐独树一帜,可以说是曹仕在人物刻画上的一大异彩。尤三姐“风流标致”,贾珍有垂涎之意,但她不似尤二姐随和,因而不敢造次。第六十五回,贾珍欲勾引三姐,贾琏在一旁怂恿,未料却被三姐将两人指斥痛骂一场。这是《红楼梦》写得最精彩、最富戏剧性的片段之一,三姐声容并茂,活跃于纸上。后来柳湘莲因怀疑尤三姐不贞,索回聘礼鸳鸯剑,三姐羞愤用鸳鸯剑刎颈自杀。如果三姐本来就是水性妇人,那么柳湘莲怀疑她乃“淫奔无耻之流”并不冤枉,三姐就更没有自杀以示贞节的理由了。那么尤三姐与柳湘莲的爱情悲剧也就无法自圆其说。正因为尤三姐是烈女,她的惨死才博得读众的同情。

秦可卿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对长辈孝顺,对平辈和睦亲密,对下辈慈爱,对家中仆从老小怜贫惜贱、爱老慈幼,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尤为可贵的是,她托梦王熙凤之话语:“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第一,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於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古来几多女子有如此深邃的远见卓识!

秦可卿有乱伦之过,这是否认不了的。但她并非主动方,且有胁迫之嫌。当她获悉事情败露之后,为拯救家族,断然以死谢罪,也算知过改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