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年味,很大程度上是大新年前后,天天有节,吃喝玩乐,热热闹闹......而今天农历正月十一,即是我国民间传统“子婿日、炮龙节、祭紫姑”等节日——
子婿日
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民间传说,前天(大年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昨天(大年初十)吃了一天还剩不少。因此,娘家不必再破费,就留待今天宴请女婿女儿回来吃。过去有民歌称:十一请子婿。
炮龙节
岳丈请女婿这天,也是我国有的地方的“炮龙节”日。炮龙(下图),是一种舞龙,但比常见的民间舞龙要大得多(下图):身长约有40米,其间长的有11节,短的也有7节之多。
传统炮龙年年舞,年年传统舞炮龙!“炮龙节”舞龙,至今已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广西宾阳,每到今晚,都要举办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舞龙。舞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不停燃放鞭炮,夹道相迎,热闹观赏。鞭炮声不停,龙舞不止,故称“炮龙舞”。
不过,近二年大新年期间因为疫情,要求少聚集或不聚集,尽管“炮龙节”或许还过,但炮龙舞恐难欣赏到了!
祭紫姑
正月十一(也有的正月十四),是我国民间一些地区的“祭紫姑”日。祭奉的紫姑(还有称“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虽说名儿听起来无疑不悦耳,但她却是旧时传说中的“女神”,据传说能先知。
查阅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说紫姑是一人家的小妾,遭正妻曹姑妒忌,经常被像使唤家里下人似的做肮脏、污秽不堪的事......一年正月十一,紫姑被害死在厕所里。后天帝怜悯,封紫姑为“厕神”。或许也因此,民间便有了“茅姑、坑姑”等等俗称。
如今看来,得到民间传统祭奉的紫姑,并非仅仅因为是“厕神”,而最主要的是她代表和象征旧时底层受害的女性。所以,过去每年今天很多女性都要请“厕神”紫姑,并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进行祭拜。
(图片/网络
博友,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