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七,按照习惯说法,今年的大新年已过去2天了,大吃吃了,大喝喝了!该玩玩了,该闹闹了,没啥“节、日”了吧?用乡村老人们的话说:今天,该下地干活去啦!
可是,今天,正月十七,我国仍有很多农历传统节日:什么“收(落、罢)灯日、人气日”;什么“老鼠嫁猫、针刺日”;什么“拉死鬼日、芒哥节”;什么“珍珠娘娘朝拜日、连天炮”等等等等10多个节、日,不少吧?!

收灯日
大新年民俗:正月“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灯,即元宵节的花灯。神看灯,即玉帝在看试灯、上灯,也即挂灯;人看灯,就是元宵夜人们赏灯活动;鬼看灯,意即“闹元宵”过了,除了鬼以外,夜间花灯基本无人赏了,到了落灯,收灯时候了。
民俗又称: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七罢灯”。罢灯,即收灯。所以今天叫“收灯日”:元宵节花灯彩灯,均要收去。其中工艺精湛的如舞龙(狮)集中一起焚烧首尾,只留下龙狮身架妥善收藏留待明年使用。

人气日
按民间传统: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人气日”。民俗认为,大新年上述“三个日子”天气好坏,分别预兆今年“各类人”的状况。
正月初七,预兆小孩;十七日,预兆中年人;二十七日,预兆老年人。“人气日”的风俗各地不同,有的地方吃饺子(又称“弯弯顺”)意为顺畅顺利;有的地方吃面条,如过寿吃“长寿面”一样。
老鼠嫁猫
这,似乎在大新年民俗里听闻过:老鼠娶亲。但,由于我国地广多民族,各地风俗有同有不同,同一风俗各地版本也各有异。十二生肖,小小的鼠为何为首为大?现,就从传说“正月十七是老鼠女儿嫁猫”讲起——

我国古代民间传说:天神玉皇大帝指派猫,通知牛虎鸡狗等禽兽上天,按能力资格排座次。精明的老鼠偷听到猫传话,率先跑去南天门等候,糊涂的玉帝见老鼠来得最早,就钦封它为十二生肖之首。只顾忙着通知别的禽兽,等猫赶到南天门时,十二生肖已经排满,反倒没有了它的位次,自此与老鼠结下了深仇大恨。
后,老鼠也觉得自己有点不仗义,论武艺更不是猫的对手,于是很想与猫化解怨恨,便想出个主意,请黄鼠狼当媒婆,把自己最美的女儿许配猫为妻。猫感觉十二生肖没自己位置,能娶老鼠家漂亮女儿为妻也算值了,于是满口答应。然后老鼠择定黄道吉日选定正月十七;又偷来一只女人绣花鞋当作花轿,吹吹打打把女儿送到猫的新房里。

据传,今天夜里要是有人身子趴在床下,还可以听见老鼠嫁妮儿的鼓乐声,能看见老鼠嫁妮儿的婚礼场面,而且可以得到新娘子散发的喜庆礼品。其实,老鼠忙活多日,最终是把亲骨肉女儿送到了猫的肚子里了。
老鼠吃五谷,寄生人类生活,很久很久以前就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我们的祖先早知生态平衡的道理,古时就有祀鼠民俗活动,因此,老鼠娶亲、老鼠嫁女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项重要元素。过去每年今天,很多乡村人家包饺子,试图通过捏饺子的动作,把老鼠的嘴给捏住,防止它们偷吃五谷、咬坏家里衣物,表达了一种祈求与愿望。

连天炮
正月十七,我国一些地方有供(朝)拜炮竹的习俗,为的是图个新年新春好兆头--满天闪烁,红红火火。过去今天,人们会听到似乎周边满天都是接连不断的炮竹声。
朝拜时,各家各户都会在点炮石的炮架上供奉上一大串炮竹,作过仪式后点燃...供拜炮竹早中晚皆可。这样,整天的炮竹响个不停,颇为壮观!如今,城区包括一些乡村都禁放烟花炮竹了,往日炮竹连天响、烟花满眼飞的情景再见了!
(图片/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