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经典名著提高人文素养

(2018-09-05 02:51:4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能够替学生节省时间,以自己的咀嚼代替学生的阅读,把名著制成“压缩饼干”喂给学生,而不少学生也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只看缩写本,只看“名著简介”,甚至只看老师整理出来的讲义。从而使经典名著失去了原有的文学熏陶意义。面对如此种种,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为改变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效微薄之力。

   新课程设置了“名著导读”部分,目标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空间提高文化修养,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时代文化,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目标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至关重要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对作品的选择、阅读自然还存在某些不足,对该看哪些书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熟悉的才是感兴趣的。学生对所学的课文大都比较熟悉,而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是从某些名著中节选的,教师可选准时机,适时推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给学生介绍了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一、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二、略读和精读相结合”“三、做点读书笔记” “四、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拓展视野。 ”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在读上下功夫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首先,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 精读就是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对名著作品重要环节等进行细读,并且慢慢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就要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名著的内容、艺术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得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而略读法是通过对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指的就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如我在指导学生读《水浒》时,为了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我将章节划分,分配到个人,让学生缩写故事,并采用故事会的形式进行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学习任务很繁重,如果离开了教师的有序指导,势必使名著阅读成为一句口号,因此该怎么“导”就成了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成立班级流动图书站,保证学生有名著可读

每学期都开列出必读书目,要求学生几个人一起凑钱买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角,由专人负责,每周借阅一次。并且做好读书笔记,教师相机检查。这样循环使用,巧妙监督,既减轻了学生的购书负担,又巧妙的利用了“书非借不可读”的心理,促使了学生快速阅读。
2开设阅读欣赏课,保证名著阅读的时间
 仅仅给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而不阅读时间上作安排那么名著阅读就会流于形式。而名著阅读贵在坚持,因此时间上的保障极为重要。本着“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基本思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课堂上的时间保证,安静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习惯、兴趣延续到课外,从而带动了课外的阅读。

3巧用读书笔记本,督促学生有效阅读

在新学期开学初,我就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笔记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配上一段解说的文字。规定学生每周必须做一千字以上的摘抄。摘抄是一种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资料积累方法,是对每天半小时阅读的整理巩固。摘抄的形式包括a、语录式摘抄。摘录名人警句、精彩词句b、内容提要式摘抄。梗概主要情节,给短小的文章列提纲。 C、内容赏析式摘抄。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人物的评价、主题的理解。不定期检查摘抄,无疑是对名著阅读的一个有效的检查方法,从而督促了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4、开展欣赏交流课 ,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一个展示其阅读成果、阅读感受的平台。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入,对名著精神思想感悟能力的提高,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开始的时候可以采取故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经典名著,提高人文素养,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老师的使命,更是以“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需要。只有我们大胆创新,敢于尝试,我想名著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名著的最大受益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