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父母修养 |
丁肇中:
《父母从不要求我拿100分》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工作过,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因为发现丁粒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一位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发表演讲的华裔科学家。
1936年1月27日,母亲在美国亚柏尔大学医院生下了我。本来,母亲王隽英当时只是陪父亲丁观海到美国进行学术访问,没想到我提早来到人间。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凡是在美国国土上出生的婴儿,不论他父母的种族、国籍,都能自动取得美国国籍,所以我也不例外。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后来的学习也因为这些原因时断时续,一个月上不了几天课,无奈之下,父母决定让我离开学校,待在家里,他们自己来教我。白天,父母在大学里教书,就让我在家复习功课、做作业;晚上回家后,父母检查与批改我的作业,然后教给我新的功课,如此循环往复。
虽然母亲教给我知识,可是从不要求我去考100分,因为她明白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而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才是关键。这一点,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若干年以后,一有人问起我对战争的感想,我总是风趣地说:“它的好处是,我可以不必上学了。”
非常感激的是,我的父母从来不责怪我,他们不像许多中国父母那样强求孩子在学校中拿到好分数。父母反而常常带我去看京剧、看电影。
1948年,我和弟弟都得了重病,父母果断地花费了他们的全部积蓄,购买当时刚刚出现的新药——盘尼西林。如果他们不那样做,我和弟弟当时可能就不能幸存下来。
那是1976年10月21日,我在纽约的机场给父亲打长途电话,告诉父亲自己获奖了,还想让父亲一同前往瑞典。父亲在电话里激动不已,却推托说:
“得花不少的旅费,我就不去了吧。”
我立即劝父亲:
“旅费由我来解决,只要您能去,我就高兴了。”
父亲终于爽快地答应了。我知道,搞科学研究的人,该多么向往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啊。
现在,我不强迫孩子读书。可是我的弟弟妹妹全都望子成龙,担心孩子学不好,替孩子计划好一切。
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在我认识的科学家当中,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更不曾考过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