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孙女小时候,我和奶奶带孙女去天安门东侧的菖蒲河公园游玩。
====================================================
随笔之一百三十:
《好读书不求甚解》
赵忠心
一
孙女上小学六年级了。已经进入学习的轨道了。能够主动、独
立完成作业和学业,不用家长督促、监督、操心了,学习的事不用管了。
近来,孙女喜欢上了课外阅读。我很高兴。
我家里没有高档的奢侈品。我挣钱没什么本事,钱没别人家多。但我并不觉得“穷”。我家的藏书,不比别人家少,我感到很“富有”。
我家最多的,就是图书。书房里有书橱,小客厅有书橱,客房里堆着很多书橱上摆不下的书。一摞一摞的,就像是一座座“书山”,家里几个屋子里到处都是书。
从2006年开始,我应邀做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终审评委整整十个年头。其中,前八年,是做社会科学图书奖评委;最后两年,是做儿童读物图书奖评委。
每年年初,国家图书馆开始评奖时,就送来百十种全国各地推荐的中外优秀图书的样书,一百多册,要我审读,评出一二三等奖。审读结束后,便把这些书无偿地赠送给我们评委。
我做了十年的评委,总共得有上千种书。这些书都是全国各地的读者、出版社和图书馆推荐出来的优秀社科图书、儿童读物。加上我平时购买的,还有出版社、作者朋友送给我的,我家的图书数量可观,怎么也得有数万册吧。我家就像个小型图书馆,什么书都有。
爷爷说,我这里有。
爷爷说,我这里也有。
孙女一会儿又打电话说,爷爷,我要读心理学的书。
爷爷说,我这里也有。
……
孙女要读的书,爷爷这里是应有尽有。
孙女比我小时候幸福。想读书,就有书读。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就是想读书,家里也没有。我是上了中学才开始喜欢上了读书。每天下午下课以后,就跑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读图书。
到了北师大,就更是如鱼得水,天天去图书馆开架的书库,翻阅各种各样、各个学科的图书,在无边无际的书海里畅游。上大学的那个时候,我不仅阅读了许多教育、心理以外的社会科学的图书,甚至连《圣经》我都看过好多遍,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
二
小孩子读书,是需要因势利导的。引导小孩子读书,要知道小孩子读书兴趣的特点。
小孩子的兴趣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他们的兴趣非常广泛,凡是没有接触过的事物,都想试着探究一番,这是小孩子天生的心理特点;而读书,确实是满足孩子求知欲最为便捷的途径。
二是他们的的兴趣一般是直接兴趣,就是对事物或行为的过程感兴趣。不深,停留于事物的表面,比较肤浅;至于行为的结果怎么样,有什么好处、用途,即间接兴趣还没有产生。但直接性趣继续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发展为间接兴趣。
三是兴趣持续时间短暂,兴趣指向不稳定,多变,容易转移。这是很正常的。不必在意。兴趣指向不稳定,并不完全是坏事,可以使孩子接触面更为广泛。
小孩子在学校通过上课读的书,毕竟是有限的。老师在课堂上带领、指导学生读的课本,那只是选择的最为基础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范文。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的任务,只是教孩子学会读书,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引导孩子热爱读书。不可能读很多的书。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要学生丰富知识,充实头脑,开阔眼界,见多识广,主要还得靠学生自己进行广泛地课外阅读。
一是,不要由家长或老师规定孩子读书的范围和内容。要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任孩子在书海里自由地畅游。小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家长不能强求。“强按牛头不喝水。”强求孩子读“家长认为重要”的图书,适得其反,会引起孩子反感。
二是,不要单纯追求阅读书的数量。喜欢的,就多读。不喜欢的,可以少读,或不读。不要强制。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家长和学校就应该提供,满足孩子阅读的欲望。
要求过高,会让孩子“畏其难,而弃其学。”要紧地是通过阅读,激发、保持孩子阅读的兴趣。就是让孩子“喜好(去声)”读书。
人们不是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对图书的内容理解不深,肤浅,没关系。甚至理解得不怎么正确、准确,也不要紧。
四
小学生阅读课外图书,这仅仅是个开头。只要有了读书的兴趣,“喜好读书”,以后还会有机会重新阅读过去读过的书。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意思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理解能力的提高,对图书内容的理解会逐步加深,不断有新的体会。好的书,经典型的书,不能只阅读一遍,要经常阅读,反复阅读,熟读而精思,不断加深理解。
孙女是在我们学校的实验小学读书。语文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写读后感。每篇读后感要六百字以上。有了这个要求,就可以促使孩子读书落到实处。
孙女前几天来我这里,兴奋地告诉我和奶奶说,她被评为他们整个六年级的阅读明星,还是全年级的第一名。整个六年级的学生,阅读课外图书最多的是她,写读后感最多的也是她。
孙女的进步,我很欣慰。
孙女喜欢读书,那是自然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她是我的孙女。
古人说,开卷有益。只要喜欢上了读书,无论收获多少,都会获得收益的。总比当“低头族”强。
《格言联璧》说:“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将来不论孙女从事什么职业,养成一个好读书的习惯,就是在享受高雅的生活方式, 就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品味的人。
记得孙女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到我这里来,客厅里给她预备了很多的玩具,她玩一会儿就不玩了。总是会悄悄地来到我的书房里,打开所有书柜的柜门,拉开所有的抽屉,东翻翻,西翻翻,翻阅各种图书、杂志、报纸。我从不干预、制止。虽然她一个字也不认识,却乐此不疲,似乎那些书本里藏着什么秘密。
孙女现在喜欢读书,也许是从小受我家环境的熏陶、影响使然吧。
(2017年12月11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