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幼教杂说 |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学苑出版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二号院1号楼。邮政编码:100079.。
销售电话:(010)6767.5512

《中国家庭教育观察—赵忠心访谈录》
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敬请关注。
《给年轻父母的一百个建议——赵忠心谈婴幼儿家庭教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在某地举办的“家教故事征文比赛”中,一位小学生写的题为《“懒”爸爸》的文章荣获得了一等奖。
“懒爸爸”的良苦用心终获回报
文章这样写到:
这位爸爸“懒”得巧,“懒”得妙,“懒”得绝!
这个小学生,开始对爸爸的“懒”不大理解,还有点儿抱怨情绪。等他自己学会了本领,增长了才干,从爸爸的“懒”中得到了“实惠”,才真正理解了“懒”爸爸的“良苦用心”。
可见,他爸爸不是真懒,而是通过自己的“懒”,给孩子动手、动脑留下空间,创造了实践的机会,让儿子自己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和才能。这位当爸爸的,“懒”得巧,“懒”得妙,“懒”得绝!这真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假如爸爸对他非常“殷勤”,事事都包办代替,一切都替他做好了,恐怕那个孩子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情形。家长太“勤”了,孩子势必会变“懒”了。现实生活中,那些懒惰、能力差的孩子,差不多都是“勤”爸爸、“勤”妈妈给“惯”出来的。
许多做父母的,对孩子的事是做得特别的“勤”,不辞辛苦,事无巨细,件件包办代替。什么事都替他们做,替他们想,实际上就把孩子的手脚和头脑都给束缚起来了。其结果势必是孩子什么也学不会,不仅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也缺乏自信和勇气。一旦离开家庭走上社会,独立生活,会困难重重,寸步难行,更不用说在学业和事业上有什么作为。
实践出真知,能力靠实践,都要“学而会之”。
应当明白,实践出真知,能力靠实践。把问题摆在孩子的面前,让他们自己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家长对孩子的事表现得太“勤”了,实际上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堵塞了孩子向实践学习的这个重要途径。
在家长的引导下,让孩子亲身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利于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你不让孩子亲自做,什么事情也学不会,做不好,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而无论什么事,不亲自做,就总也学不会。
天下的事,有多少是“生而会之”的呢?除了本能意外,还不都是“学而会之”的吗?
孩子做成了一件事,他就有可能会做第二件事。事情做成功的多了,他就会觉得自己还行,自信心自然会渐渐树立起来。
做个“懒妈妈”比做“勤妈妈”更加费心劳神
现实生活中,故意做“懒爸爸”或“懒妈妈”的,绝不是为了享轻闲、图自在,而是有良苦用心的。
一位自称是“懒妈妈”的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实际上,‘懒’妈妈比‘勤’妈妈更加费心劳神,更加辛苦受累。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因为孩子往往‘帮倒忙’,‘添乱’。
“比如孩子与大人分床,夜里就要多次起来给她盖被;孩子自己吃饭,撒得到处都是,就得洗衣服、擦桌子、拖地板。孩子自己洗的袜子手绢不干净,就得全面返工,重洗一遍。孩子自己洗澡,搞得‘水漫金山’,就得‘大禹治水’、抢险救灾。
“处置这些事情,当然没有自己直接包办更为快捷方便,省心省力。尽管如此,我依然坚持做个‘懒’妈妈,因为我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个‘懒’妈妈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对孩子负责的。”
称职的“懒爸爸”、“懒妈妈”要“身懒心不懒”
怎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懒爸爸”、“懒妈妈”呢?这位“懒妈妈”的经验是: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身懒心不懒’。
首先,要通过谈话、讲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让孩子懂得劳动是光荣的,依赖大人是没有出息的。
其次,要创造让孩子独立做事的环境,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帮大人扫地,到邻居家借东西,下楼买日用品等。
第三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要求全责备,不要急于求成,或怕孩子添麻烦帮倒忙;要多表扬、多鼓励,少埋怨、少指责,循循善诱。
最后,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切忌操之过急。要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